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北电管理系系主任俞剑红 植入广告降低大片门槛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26日10:39  新浪娱乐

  赵静/采写

  新浪娱乐讯 植入式广告与中国电影,尤其是贺岁档影片亲密接触的历史已有多年。在好莱坞,影片运作商业化和流程化的电影帝国中,植入式广告早已成为消化电影投资成本、减轻投资压力的绝佳途径。但在国内,植入式广告却一直和产业化距离较远,也不断有因广告的植入影响电影的品质的争论。在今年的贺岁档,植入式广告却润物细无声,与每部现实题材的贺岁影片都有所接触,在某些大片中的比例愈演愈烈。为此,新浪娱乐独家对话北京电影学院(blog)管理系系主任俞剑红,在他看来,只要把握好度,植入式广告还是值得肯定的。因为,植入广告降低了大片制作的门槛,也降低了优秀人才借中小投资进入电影行业的门槛。从微观上来说,能够促成中国电影产业化的早日实现。

  俞剑红肯定地说,“随着我们在制片领域和电影市场的完善,以及我们的商业制作机制的成熟,和我们向好莱坞学得越来越到位,植入式广告会成为影片投资非常重要的来源和组成部分。”

  新浪娱乐:植入式广告进入到影视剧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就您看为什么中国目前影视剧的植入式广告越来越多,尤其在今年的贺岁档期的电影中显得尤为突出?

  俞剑红:电影是非常重要的载体,我们原来更多地把它看作艺术作品,但实际上它是重要的传媒载体。植入广告在国外作为影片投资的来源之一,非常成熟。我们从好莱坞学习影片商业运作经验。好莱坞的影片自策划起,制片人就开始对投资负责。片子要卖座,就要求使这个影片的价值最大化,同时需要降低风险。比如影片的投资全部来自银行贷款与债权融资,则压力太大。资本的结构和资本品质的好坏决定影片的好坏。资本结构应该多元。资本品质就是所谓的资本代价或能够拥有的资本周期。

  比如两个制片人,都是拍一千万预算的影片。一个人的一千万,全部来自银行贷款,民间拆借或债权融资,周期短,代价高,运作空间小。但另外一个人的一千万,有植入广告,有赞助,有政府资助等已经解决了一半的投资以上,那么运作压力就会减轻很多,可以非常自如地把更多精力放到创作上,让影片做得更加有艺术性,更加有商业价值。

  新浪娱乐:很多人,无论是专家、媒体还是观众对植入广告的最大非议,都觉得它有可能会降低影片的艺术性。

  俞剑红:做为制作方来说,植入广告肯定是多多益善,但并不是说没有一个度。故事还是要很有艺术性,很有可看性。电影的本体还是根本,不是我们把电影的商业价值最大化之后,它就变得不是电影了。尽量要在符合电影创作规律的情况下,将广告有机结合到影片里去。所以,主流商业片自运作策划开始,就一定要考虑这些问题,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8364;

更多关于 植入式广告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