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井喷成了今年中国电影市场利用率最高的词后,以往被院线老板们忽视的“二线城市”——沈阳,得到的光顾越来越多。截至目前,已有10多个剧组来沈宣传,而且近日还有剧组在洽谈来沈宣传事宜。缘何沈阳这个院线老板们少有涉足的城市,一年间成了香饽饽,昨日,记者拿到一组数据,原来这所有的秘密都藏在这组天文数字里。
2007年,沈阳全年票房4000万元;2008年,沈阳全年票房7000万元,2009年,沈阳全年票房有望实现1亿元。
就在人们感叹,8天的票房总额约为2.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近50%,中国今年“十一”档票房出现有史以来的最大井喷之时,沈阳电影也迎来了历史上最大的一次“井喷”。
大片成了幕后推手
但话说回来,在沈阳电影票房不断攀升的曲线图中,国产大片也起到了推手的作用。今年以来,加盟亿元票房俱乐部的影片有《赤壁(下)》、《疯狂的赛车》、《非诚勿扰》、《南京!南京!》等多部影片。此外,美国影片也借助庞大的中国电影市场不断掘金,仅一部《变形金刚2》就狂卷4.3亿多元。而5年前,中国全国电影票房还不足10亿。亿元大片的层出不穷是一个很好的晴雨表,反映出中国电影观众强力回升的好势头。在刚刚过去的国庆黄金周里,沈阳的电影市场也是一片繁华,很多影院不止出现排队买票的情况,更有观众为看《建国大业》主动要求加座的,这在以往都是没有的。华臣影城的孙经理告诉记者,“《建国大业》的最新票房是3.9亿元,虽然还没追上《变形金刚2》,但这两部片子在我一家影城都能创下两百四五十万的票房,这绝对是我们影城的最高票房纪录,换而言之,没有这些大片影城想在票房上有突破,那简直太难了。”
商场影院异军突起
近几年,沈阳年票房以接近一倍的速度递增,如此大的发力,让影城老板们看到了实惠。不过想破解这密码可不是简单事,华臣影城的孙经理介绍,华臣落户沈阳后,他也想过到外阜城市扩张,但在调查市场的过程中,碰到的更多的是惊讶。孙经理遇到最多的情况是从未见过商场影城,对到电影院观影毫无概念的现状,“我们在鞍山商业街南京路上随便问一个男孩,他一脸错愕:‘看电影在家看碟、上网下载不就行了吗?’”这个问题问得人心酸,孙经理感慨,这样的市场还需要长时间的培育,而沈阳之所以这两年电影票房异军突起,跟商场影城有着直接关系。
的确,省电影公司的孙总也承认,目前沈阳票房最好的三家影院都在商场里:华臣、新东北、中影百老汇。在商场里建影院,这是从欧美这些电影发达的城市学来的,这样影院初期可以借助商场的客源来促进票房,良性发展后,商场与影院能达成共赢。不过在沈阳却出现了截然相反的“景象”,东舜、百联、华府这三个新兴的商场,百货都很萧条,影院却成了商场的“龙头”,一位影迷不客气地说,“假如这些商场没有影院的话,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因为根本没人去逛。”话说得有些刻薄,但沈城商场影院的确脱离商场,走出了独立发展的步伐,如果华府、百联及新开业的众多商场能经营成功,双方将形成良性互动,共同推动沈城商业及文化消费市场的发展。即使在今天这个特殊历史时期,影院的成功,实际上也起到了拯救商场于危难之时的功能。据统计,沈城各大商场影院2008年票房销售额逾3000万,已占全沈阳市的80%以上。传统的独立影院,正面临市场份额被逐步蚕食的局面。
外地消费被吸纳进来
有了好场地,又有了大片,可以说沈阳电影市场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不过这东风可不止从东面刮。你听说过外地影迷开车来沈看电影吗,听起来像是耸人听闻,可对于华臣影城孙经理而言却见怪不怪了。“就是从今年起,辽阳、铁岭一些沈阳周边城市的影迷来的越来越多,不过最多的还是抚顺的观众,因为那里唯一一家影院也拆了。”孙经理说,由于电影票是不登记的,因此外地来沈看电影的人数不好统计,但从一些细节上也能够辨别一二。“我们大老远来的,再等一场就来不及回抚顺了。”据孙经理透露,5月份的时候,影城接待过不少这样的外地影迷,所以为了到影城就能买到票,很多外地影迷都办了影城的会员卡,这样就可以提前订票,保证开车来到沈阳一定能看到电影了,孙经理说:“目前我们影城有10%的外地会员,多的我不敢说,一年下来有了一两百万的收入应该是没问题的。”华臣影城捡到了实惠,沈阳其他影城就没这么好运气,太原街、中街两大电影消费圈就少有外地影迷。谈到秘诀,孙经理分析,这就是品牌效应,“就像很多外地人来沈阳卓展、西武等购物一样,外地人还是很认牌子的,看电影也一样。”
本报记者 高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