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小刚进3亿俱乐部 个人作品破10亿 冯远征角逐最佳男女配角]
票房:[13天破两亿 次周末收5千万 创单日票房新高 六天过亿]
动态:[“四姐妹”是真实经历 上新闻联播 最红冯女郎出炉]
媒体:[冯导有观众撑腰足够 一直都很真诚 贺岁档最好笑电影]
影评:[冯小刚的神来之笔 邬先生就是冯先生 体验三十年兴奋点]
挺刚:[温暖的冯氏喜剧 终于和冯小刚团圆了 冯小刚学会了从容]
倒刚:[首尾突兀情节松散 冯导心有余力不足 掺文艺腔浪漫变味]
解析:[葛优和本山的贺岁心态 冯小刚中年危机 他懂女人和情感]
冯小刚拍贺岁片的一个规律是“铁打的葛优,流水的女主角”。“流水的女主角”固然成为冯氏贺岁片票房大卖必不可少的神秘噱头,但冯小刚之所以能够缔造中国贺岁片这一商业文化奇迹,其中葛大爷的巨大贡献实是功不可没。
徐帆作为“冯小刚这个成功男人背后的女人”,在“夫唱妇随般我把青春献给你”的同时仍旧在观众心目中保持着自己极高的人气和地位,令人不得不佩服徐老师的“手腕儿”和实力。
傅彪的英年早逝可以说是至今为止以冯小刚为代表的中国贺岁片体系最大的损失和遗憾。彪子的圈内人缘之好,对生活小人物的诠释之准确,套用冯小刚一句虽是玩笑但绝对准确的评价:“傅彪为人民服务的态度非常端正。”
这种“自命不凡”决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贬义之词,而是拥有某种普通人不具有的那种能力的自信状态。英达足够的聪明,也足够的有才华,所以他也足够的拥有这种“自命不凡”和“英格力士”的资本。
现实生活中,傻根的饰演者王宝强无疑是“幸运”的,拍的第一部电影就一不小心拿了个金马奖的最佳新人,紧接着第二部戏就被冯小刚导演纳入了自己的贺岁片体系,并且配以众星捧月的超强阵容,大有不捧出其来不罢休的架势。
若论其演技,关之琳不能说完全不合格,但也绝对是“水土不服”,可以说是冯小刚的电影中难得一见的比较失败的角色选择;若论其将泛华语观众一网打尽的市场野心,她也是前有吴倩莲,后有刘德华等港台天王天后。
刘德华和刘若英作为港台地区当红的天王天后级人物一起出现在04年底的《天下无贼》中,这绝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而是其中蕴涵着以冯小刚为代表的大陆贺岁片真正走向成熟的象征。
冯小刚曾经这样评价张涵予 :“涵予是一个生活在过去的人”。的确,在《集结号》的前期筹备过程中,也许有人可以像张涵予那样感受到身为一部战争史诗贺岁大片主角的兴奋之情。
在冯小刚的贺岁片体系中,友情客串的演员群像是绝对不能不提的一类人。他们往往都已经在其余的影视主持等领域中确立了自己的观众地位,基本也不属于冯氏贺岁片的常备军。
张国立参演的冯小刚两部年度贺岁片在题材上是截然不同的:一部是冯小刚试图超越探索自己的情感正剧《一声叹息》;另一部又是其驾轻就熟的荒诞喜剧《手机》。一种“正常”正剧的表演方法,另一种荒诞幽默的表演状态。
十年前的1997年,那一年中国发生了许多事情:总设计师辞世、香港回归、三峡截流、亚洲金融危机……这些大事每件都足以让国人终生铭记。与此同时,那一年的中国电影界也发生了两件大事,大银幕上的两部电影让广大中国影迷至今记忆犹新——美国人
的《泰坦尼克号》以其惊天动地般的气势,让国人目瞪口呆,心甘情愿奉献了眼泪的同时,也奉献了空前绝后的三亿五千万票房;另一件“大事”,则是年末上映了一部叫叫《甲方乙方》的贺岁电影,看的广大国人心情畅快耳聪目明,第一次感觉到原来我们自己人也能拍出这么棒的喜剧电影,于是大家开始关注这个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导演——冯小刚……[详细]
贺岁片是用来过年的,它是针对中国人春节档期量身定制作的,可以说是中国春节文化的特定产物。
细数冯小刚十年贺岁历程,已成经典的台词比比皆是,其中一些不仅给观众带来观影时的愉悦,还成为时代的“酷语”,在大众生活中被广泛传播。
冯小刚深谙草根阶层的人心世态,并以客观和宽容的心态去看待,用心做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敏锐的捕捉,没有丝毫的偏见和说教以及浮夸。
在冯氏贺岁片奠定江山的最初几部作品中,“平民喜剧”风格一脉相承,但冯小刚并不是原地踏步。
冯小刚的萝卜种得不错,华谊兄弟卖萝卜也卖得出色。在冯小刚的十年贺岁历程中,除了第一部《甲方乙方》其他影片全是和华谊兄弟合作的结晶。
冯式贺岁片的品质之一就是贴近百姓,贴近时代,也许就是暗合了80年代以来的“春节晚会群众美学”。
冯氏贺岁片十年的票房神话源于成功的商业策划,而他的转型则预示着贺岁片从“迎合市场”到“引导市场”的一种认知上的飞跃。
口水仗和潜规则一样是娱乐圈的一道风景线,潜规则被挖掘出来后本身就成了一场口水仗,由隐到显。
王朔是京味文学的代表人物,而从导演《编辑部的故事》起家的冯小刚深受王朔的影响,所以从拍《甲方乙方》开始,他就自觉选择了一条京味文化的路线。
冯式贺岁片多年来形成了一个近似于007的商业电影策略,但吊诡的是冯式贺岁片的固定搭配是丑男和美女,这一黄金搭档在中国贺岁片市场上倒也屡试不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