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久以来,中国电影在体制与市场之间摸索向前,却同时不可避免地被自身制造出来的敌人——资本——所吞噬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杨梅菊发自北京 “2010年电影票房超过100亿,改变了进口大片主导我国电影市场的局面。”2月28日,中央外宣办召开的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新闻发布会上,中宣部副部长孙志军说。
100亿,这一数字,足令一大批长期浸淫于小格局的电影人狂喜:中国电影的“黄金时代”终于来临。
然而,与此同时,我们却也目睹狂喜背后的苦涩:当跻身亿元导演俱乐部代替艺术奖项成为无上荣耀,当票房完胜艺术成为终极追逐目标,当人们再次回归影院却仍苦于选择太少,当艺术院线迟迟不能赢利回本而商业院线大肆扩张……长久以来,中国电影在体制与市场之间摸索向前,却也同时不可避免地被自身制造出来的敌人所吞噬——愈是真金白银的市场,愈意味着真枪实弹的抢掠。
一个市场,两份榜单
追求一亿人民币已经不刺激了,要进就进“一亿美元俱乐部”——确切地说,是姜文升级了中国导演们的胃口和野心。尽管其艺术主张和隐喻技巧无不深具划时代意义,但《让子弹飞》更加强烈而真实的刺激在于数字:超7亿元的票房,让其成为首部实现“一亿美元”目标的华语片。
而仅仅几年前,票房过亿还几乎是个奢望。
张华勋凭《神秘的大佛》、于本正凭《生死抉择》、张艺谋凭《英雄》、冯小刚凭《天下无贼》、陈凯歌凭《无极》纷纷成为票房破亿的导演,其中冯小刚从《天下无贼》开始,拍摄的6部作品票房均过亿元,张艺谋则以5部紧随其后。在随后的两年中,这一阵容飞速扩大,仅2009年,“亿元户”成员就增至11位。而随着《武林外传》、《将爱情进行到底》等华语片票房过亿,导演尚敬和张一白也正式跻身“亿元俱乐部”。据统计,目前中国内地已有17位导演执导的电影票房成功破亿,再加上执导合拍片的我国香港和台湾地区的导演,“亿元户”已有35位。
就在中国电影市场捷报频传的同时,两份票房榜单却令业界哗然。今年1月,某网站评出“2010年内地影片票房亏损前十位”和“十大最差”榜单。榜单显示,投资2500万元的电影《惊情》,票房收入仅为10万元,收益比约1/250,位列榜首。由陶虹监制的影片《米香》,上映不到一周,就被迫下线,全国票房不到10万元,收益比约1/50;《异空危情》投资高达3000万元,票房仅150万,收益比不过1/20……
一将功成万骨枯——到底是多少中小成本影片的落寞,成就了亿元导演们的荣光?而若要为今年中国电影市场票房过百亿的出品人摆一场年夜饭,那注定将成为少数人的狂欢,在门外默默垂泪的,则是沉默的大多数。不仅榜单中的影片,2010年,除了《人在囧途》、《失控》等少数影片以小搏大,获得了票房奇迹,大多数中小成本影片都遭遇了昙花一现的窘境,像《绝命岛》、《迷城》、《我是植物人》等中小成本影片都是安静地上映,又落寞地下档。
一样大片,两样赚钱
有业内人士私下聊天时曾自嘲地说,整个中国电影产业全年的收益还比不过一个腾讯值钱。的确,相较其他行业,中国电影的盘子不算大。但令人称奇的是它的增长速度:从2002年的不足10亿票房,到2010年的逾百亿,只用了8年时间。
新影联副总经理高军在接受《国际先驱导报》采访时表示,目前中国电影产业正在高速发展的轨道上,这一发展不仅得益于现行发布的各类电影产业扶植政策,更得益于大量的行业外投资。2010年一部《阿凡达》在中国大陆狂卷13亿人民币,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电影市场的潜力。于是,大量的业外资本,包括部分房地产业资金、风险投资以及境外投资都瞄准了中国电影市场这块“大蛋糕”。各类资本的进入在一定程度上使中国电影丰富了起来。大银幕上喜剧、警匪、爱情、惊悚等各种类型的作品百花齐放,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实力增加了,综合收益也有了大幅提高。不得不说,这是中国电影最好的时代。
然而,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也是最坏的时代。
有媒体算了一笔账,2010年过亿的电影达到了26部,占到百亿总票房的65%。但是这26部电影中,真正赚钱的国产电影只有《狄仁杰之通天帝国》、《让子弹飞》、《赵氏孤儿》、《山楂树之恋》、《非诚勿扰2》和《唐山大地震》等不足10部。高军曾多次表示,中国电影目前虽然数量激增,票房总量不断提高,但也大约只有两成能赚到钱,其他都是赔本生意,“因此可以说目前中国还没有哪家制片公司敢说自己赚得多,赔得少。”
相比投资较少的中小影片来说,那些动辄投资几千万或者所谓大片的亏损甚至更高。单从票房上计算,2010年大片失利的例子不在少数,九月份上映的《剑雨》,虽然口碑极好,却惨败给另外三部同期上映的大片,其对外宣称的投资额是1400万美元,即使除去海外售出的600万美元,也还差800万美元才能全部收回投资。投资8000万的《西风烈》喊出过亿口号,结果只以6600万惨淡收场。
一条院线,别无选择
有人说,2010年是中国电影发力的元年。2011年年初,广电总局电影局一年一度的通气会上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电影各项数值均创了近十年来新高:全年产出的故事片达到526部,位居世界第三;票房超越百亿,增长超过60%;全年累计有17部国产影片超亿元票房,63部次影片在25个电影节上获得89个奖项;国产片《唐山大地震》创造了6.73亿元的超高票房,缔造了国产片的票房神话,冯小刚个人票房超越十亿;博纳成为了继华谊兄弟之后又一个成功上市的民营电影公司……
然而,同样是今年1月,第十一届“海峡两岸暨香港电影导演研讨会”上,导演郑洞天则给出另外一组数据,“2010年拍摄出的影片一共有626部,但其中真正进入院线上映的只有120部左右,也就是说,有500多部没有人看到,80%的电影拍完就算了。”而120多部进入院线上映的影片101.72亿元票房里《唐山大地震》和《阿凡达》就卷走了20多亿元,占了总票房的五分之一,剩下的全是些或打打杀杀,或无厘头的低俗搞笑,或戏说胡说乱说的所谓历史片,因此,2月份的《文汇报》上,评论员发出这样的疑问:中国观众能有更多的选择吗?
这样的局面显然暴露出中国电影产业的另一重难堪:尽管发展速度惊人,但无法掩盖中国电影仍处于初级阶段这一事实。且不论凭借市场无法做到“细化需求、合理分众”(而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电影的消费平台太狭窄),更严重的问题还在于,对于逐利的院线资本来说,“宁在繁华城市多块屏,不要偏远地区十个厅”——在中国2800个县级以上城市中,只有224个城市有票房记录,这意味着中国目前1800家影院的近6000块银幕都集中在这200多个城市里。
退一步说,即使影院多到了遍地开花的程度,就真的会带来电影的百花齐放吗?显然不是,因为“决定片源的不是影院,而是影院所属的院线”。有业内人士分析:当片商把影片交给发行公司时,都会对票房有保底要求。所以尽管从理论上说影院可以直接向发行方购片,但几乎所有发行公司都会选择把影片卖给院线,而不是单个的影院——二者间的区别就像批发和零售一样明显。由此造成的现实就是:对影院来说,只有加盟了院线才会有片源;而对于院线来说,既然有些电影注定是老少通吃的票房灵药,为什么还要去研究观众的不同口味,为不同地区的影院配置不同的影片呢?
一个好莱坞,两种命运
在所有老少通吃的票房灵药中,好莱坞毫无悬念地成为神迹一般的存在。回顾15年来,从《亡命天涯》到《阿凡达》的引进大片名单,能代表“基本反映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和当代电影艺术”的电影竟然基本被好莱坞独家代表了。
而中国人的胃口就是这么奇特:无论是繁复而考究的西点还是统一面目的快餐,只要标签为“进口”,便无一例外地成为票房大拿:2010年24部进口电影,共取得近40.4亿元人民币,平均每部票房在1.68亿元。除了《阿凡达》外,甚至连晚于全球公映日期的“批片”都纷纷破亿,而迪士尼和华纳兄弟更是分别创下在华纪录……蓬勃发展的中国电影市场正在成为越来越多好莱坞电影的全球第二大市场。
然而与巨大的收益金额同样不成比例的是,好莱坞的亿元票房背后,则是更多无法进入中国内地观众视野的优秀影片。由于受到每年“20部分账大片、20部左右批片”的进口名额限制,仅2009年,中国观众便错失除《2012》、《变形金刚》之外的不少佳作,如《母亲》、《拆弹部队》、《朱莉与茱莉亚》、《白丝带》、《了不起的狐狸爸爸》……
“对于当下的中国电影,饥饿是审丑的最大成因。多烂的大片都能过亿,是因为人们没有看到过大片之外的好文艺片,多弱智的好莱坞影片都能过亿,是因为人们没有欣赏到更多、更对得起票价的好莱坞。是时候放开片源,从根上培养中国观众的电影口味了。”在高军看来,中国电影的当务之急不是抵制好莱坞,不是抵制商业,也不是扩大院线,而是从片源入手,给予那些回归影院的观众更加丰富的选择。而3月4日上映的《观音山》,某种程度上算是一次破冰,“必须告诉人们,除了商业,电影还等于另一种概念,那就是艺术。”
根据我国与世贸组织的协定,从今年3月19日开始,外国电影将可以直接进入中国市场,这意味着,困扰中国观众多年的进口影片配额限制将逐渐成为历史,而进口片搅动中国电影格局的同时,必将令其秩序与资本市场得以重新洗牌:也许会催生一批分众化的发行公司,也许会出现几个不同口味的观影场所,也许会给不同类型的电影以更具公平性的竞争环境……而只有到那个时候,我们才能真正有资格谈论中国电影的“黄金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