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要过年了,又一茬贺岁音乐会平地而起。新年音乐会之于中国只有短短的六七年的时间,但在成为了一个“脍炙人口”的文化话题的同时,又很难掩饰其“深不可测”的商业目的,其中的“孰是孰非”大大地耐人寻味。
-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艺术商业“双赢”
追根溯源,新年音乐会的故乡就在音乐之都维也纳,时至今日,每年一度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仍然是世界上最引人注目的年度音乐盛会,阔绰的演奏阵容,当今最负盛名的指挥大师轮流执棒。客观地讲,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不论从艺术质量上,还是商业运作上都为新年音乐会提供了一个“双赢”的范本。它没有过分夸大商业的市侩气,也不是曲高和寡的沽名钓誉者,而是真真正正做出了一种新年文化艺术,或者说是一种兼艺术与商业于一体的新年“仪式”。
-中国新年音乐会:形似神不似
中国人第一次看到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是借助了电视这一“大众传媒”手段。新年音乐会在中国从一开始就是“大众化”的,加之我们特殊的“文化市场体系”,使得我们对“新年音乐会范本”的“克隆”,从一开始就发生了“基因突变”。原因很简单,就是“西洋音乐”与“中国本土”之间的“排异反应”,以及太过明显的商业利益与文化市场环境间的二律悖反。
我们似乎只是克隆了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形式,而内容和质量相去甚远。从内容上看,我们的新年音乐会简直就是施特劳斯家族音乐会的翻版,然后再加上些电影音乐的原版复制。从根儿上讲,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演奏的施特劳斯家族音乐所具有的民族性是它得以流传的根本所在。而我们的新年音乐会在克隆了它的形式之后,其运作只能是“炒炒冷饭”,并用“高雅”二字来“蛊惑人心”。专业人士称:“远离施特劳斯,《蓝色多瑙河》已经太多太滥了……我们自己民族的优秀艺术都‘躲’到哪里去了?”其次是形式,中国人的新年音乐会总要搞得“浩浩洋洋”,就北京头两年的新年音乐会看,好像不摆上两三个“满编”的乐团、一场中换上个把指挥,就“难孚众望”似的。后来干脆应用“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定理,把个西方的巡演乐团同国内乐团一起和盘推出,名曰:国际化是也。这样的音乐会近乎拼凑,哪怕乐团本身是再一流不过的乐团。
中国人“克隆”新年音乐会时,看得最清楚的莫过于其中的商业价值了。中国人花钱,年底要突击,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一场音乐会最多能卖100万,再拉上几个赞助商,拿到了钱就“万事大吉,哪管身后事万千”,仔细想来浪费掉的商机不说,把本来可以规范起来的演出——传媒——音像制品——观众普及的“食物链”彻底地破坏了。再来分析北京新年音乐会的观众,自己买票的不多,让演出商兴奋的是那些“耍支票”的大客户,百十张票拿来分送客户,可笑的是往往会导致演出场地中的“鼾声四起”。
-期待今年的新年音乐会
其实,商业和艺术能够在一种良好的秩序和标准下“和平共处、相生相长”,我们已经有了很经典的范本,只在于我们自己学习的方式和视角了。2002年北京的新年音乐会又开始红火,近闻中国对外演出公司将组织捷克国家广播交响乐团访华。这个团是著名的“布拉格之春”音乐节的开幕乐团,代表了斯拉夫系音乐的精华——热情洋溢、长于抒情,特别是捷克民族的骄傲——斯美塔那和德沃夏克,《伏尔塔瓦河》和《自新大陆》对大多数乐迷而言肯定是耳熟能详。这个团加盟北京的新年音乐会演出,应该能给2002年的新年音乐会提提档次。(文/大象)
   新增诺基亚数百首手机铃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