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辞去中国交响乐团艺术总监的陈佐湟,突然出现在上海广播交响乐团的排练场上。久违了的音乐博士将在艺术节舞台潇洒挥棒,家乡的观众却情不自禁地想说一声:久违了,陈佐湟,你在他乡的日子还好吗?
“大提琴跳音不要离弦太高。”“第一个八分音符拉得再短些。”“好,再来一次!”上海广播交响乐团排练大厅里,响起时而激越雄壮、时而舒缓优美的乐曲声。指挥排练的
,就是刚从美国飞到上海不久的指挥家陈佐湟。
银棒“串”起钢琴名家
陈佐湟这次应邀参加艺术节,担任昨晚“国际钢琴大师与旅美指挥家专场音乐会”的指挥,音乐会也是为2003年第二届中国上海国际青年钢琴比赛作前期宣传。四首曲目中,弗朗克交响变奏曲和韦伯协奏曲作品第76号都是首次在上海演出。
陈佐湟有个习惯,每次演出的曲目对他来说都是新的,必须重新研究一遍再上手;无论与多大牌的音乐家、乐队合作,都要抽出大量时间来进行磨合排练。与他第一次合作的上海广交算是领教到了这位西方人眼里亚洲乐坛未来大家的风格。排练时,每个微小的误差他都要停下来指出,有时候一小节要反复排练十来次,不满意决不罢手。原定4个小时的排练看来要“无限期”地延长了。好不容易到了休息时间,走下指挥席的陈佐湟即使在喝水间隙也要跟团员进行种种沟通。
“中国风”吹到墨西哥
自从两年前辞去中国交响乐团艺术总监去美国之后,国内很少听到陈佐湟的消息。这两年他做了些什么?陈佐湟说,近年来他一直“满世界跑”,担任过20多个国家和地区30多个交响乐团的客席指挥,现在常任的是墨西哥最主要的交响乐团———墨西哥自治爱乐乐团的艺术总监兼指挥,曲目已经排到2004年了。该团有70多年的历史,在中南美洲享有盛名。
当地有一句谚语:“所有弄不懂的东西都是从中国来的。”在墨西哥,很多人都认为中国是一个非常神秘的国家。陈佐湟想通过音乐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每一个音乐季,他都要在乐团排“中国之风”的音乐会,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喜爱中国音乐和中国。他也经常回国,希望自己能对国内外交响乐起到“搭桥”作用。
中国交响乐创作处于“初级阶段”
提到古典音乐在亚洲发展的程度和速度,陈佐湟很自豪地说,这已经让欧美国家感到吃惊和羡慕。特别是中国,不但举办了各种大规模高水准的艺术节,音乐家水平也大大提高。一批批中国音乐人才在国际舞台上的杰出表现,让西方对古典音乐在中国的发展刮目相看。一个犹太音乐家曾对他开玩笑说,过不了多久,中国人就要代替犹太人了(目前古典音乐的重要位置在国外大多为犹太音乐家占据)!
正如陈佐湟所说,近年来国际乐坛吹起了一股“中国风”,以谭盾、叶小钢、陈其钢等作曲家为代表的中国音乐人取得了很大成就。这种状况的出现是否如有些评论得出的结论:“改变了世界音乐格局”?“我不敢这么看。”陈佐湟强调,虽然趋势很好,但是目前中国交响乐刚刚起步,还处于“初级阶段”。这时候最重要的是保持良好心态,千万不能夜郎自大。交响乐的发展要有大量曲目积累;与国际优秀音乐家的密切合作,需要政府和社会的支持,还需要听众来关心其成长。其间有很长的路要走,不是一代人就能完成的,要靠几代人共同努力。他认为,现在中国音乐体制还有很多令人遗憾的地方,希望音乐家能尽量少地遇到音乐以外的麻烦,专心从事艺术工作。
谈话中,陈佐湟多次提到自己出生于上海,回到“家”来倍感亲切。临别前,他笑着说:“音乐家是不能讲太多话的,真正的‘讲话’还是要靠音乐。”(本报记者张咏华、伍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