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奏响帕格尼尼的十三岁琴童杨天娲
http://ent.sina.com.cn 2001年01月17日08:58 北京青年报
每个人都有一个高度,每个人只要坚持总能达到一个高度,有的人比别人有更多的灵气,
所以他能达到的高度比别人更高。但是更多的人在仰望着别人的高度,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也会有一个最高点。
我有一把吉他,5年前学了一个月左右就开始四处炫耀,等到我和我周围的人都厌倦了之后,这把吉他被剥夺了哪怕发出一个单调音符的机会,它的弦松松地耷在琴身上,被忽视了一天又一天。
我还听过一两次交响乐演出,但是我听不懂,我只和很多人一样知道这值得去听。初中时音乐老师在课上放了一段录音,然后神采飞扬地对我们说,瞧,这多像一辆火车在穿越山谷,从那以后,我听任何交响乐的想象力都超越不了山谷和火车。我想我可能就是这样,不像某些人对交响乐自然而然地感兴趣。
但是杨天娲对我说,她也有不愿意拉小提琴的时候,她现在如果第一次听门德尔松也会听不进去,这让我对音乐少了些敬畏。
对我而言,杨天娲的话很有说服力,因为她是一个小提琴神童。更确切地说,杨天娲是一个很小开始学琴,而且拉得很好,所以被称为神童的13岁小女孩。天娲的父亲对我反复强调这种因果关系———天娲是因为现在小提琴拉得很好才被称为神童的,而不是说天娲生来就是小提琴神童所以拉得很好。
天娲的左手是因为拉琴拉大的,左手手指的长度比右手手指要多出将近1厘米,而且手指头上结了厚厚的、硬硬的茧子。在当初,老师曾认为天娲手指不够长,不适合学小提琴。
如果称得上天赋的话,天娲最初的天赋就是能把父亲偶然在电子琴上摁出的音符叫出名字来。于是喜欢音乐但是不懂音乐的父母便把四岁的天娲送去学小提琴。其间的经历是每一个让自己孩子学琴的家长都可能遇到的,天娲的父母一去上班,天娲就把琴一扔拿起了玩具,下班时听到父母上楼的脚步声,再满处乱找琴和弓。
天娲从来不觉得学小提琴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虽然她也觉得很苦、很枯燥,但她经常会在某一时刻表现出自己超前的领悟和技巧,灵气这种可遇而不可求的东西依附在幸运的天娲身上。可能就是这一点,天娲的父亲看到了希望。从天娲学小提琴的第一天起,天娲的父亲就开始和天娲一起学习,没有间断地学习了9年多,现在已俨然是位会指导不会拉琴的行家,他已经能从某位大师的CD中听出,大师拉曲子的状态是舒展还是牵强。所以天娲的父亲安慰我,听不进去交响乐的原因是因为陌生,只要多多地听,一定能够听懂,这让我觉得交响乐对于普通如我的人也是给予希望的。
两年前,天娲的父亲听天娲学校里的老师带着赞扬的口吻讲,天娲在学校从来不练琴,但是拉得还是很好。天娲的父亲就此辞去工作,专门陪伴和监督天娲拉琴,他不愿看到天娲永远停留在这个高度上,许多天才琴童到了成年,才气尽失,因为许多摁弦的技巧是仗着年幼时手指的柔软做到的,没有一个很好的基础,到了成年,手指的优势一旦消失,天才和小提琴上的音符将一同僵止。
当有一位母亲为自己的儿子拉琴没有灵气而发愁时,天娲的父亲告诉她,灵气并不能撑起一个人的高度,天娲能走到今天只是因为坚持。天娲的父亲用手比画着一个道理,那手与手之间的距离好像是天娲所走过的路,每个人都有一个高度,每个人只要坚持总能达到一个高度,有的人比别人有更多的灵气,所以他能达到的高度比别人更高。但是更多的人在仰望着别人的高度,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也会有一个最高点。
后来,我听到了天娲的琴声,我是第一次这么近地听一把小提琴发出这么好听的声音,我甚至想,不管现在的家长出于什么目的让他们的孩子学习乐器,他们的决定都是绝对正确的,那是另一种语言和文字,是能让空气快乐、叹息、颤动、变成各种状态的神奇咒语。
天娲的琴是借来的一把古琴,琴的声音和琴的姿色一样美。所谓“琴随人走”,就是说一把昂贵的好琴也是需要有一位很好的主人来调教的,拉琴人的水平越高,琴的声音就会变得越发好听,越接近于人歌唱时的声音,如果让一个水平不高的人来拉,这把琴的音色也就被毁了。所以,这把古琴的收藏者就很放心地把琴交给了天娲。
实际上,天娲到目前自己只买了一把99元钱的琴,天娲曾拉过3把古琴,都是别人借给她的。天娲在启蒙老师林丁丁和现在的老师林耀基那里上课都是免费的,甚至天娲现在上的艺术学校都是优惠了学费的。天娲在国内演出,他的父亲都要自费跟过去,天娲家的生活费来源于她在工厂上班的母亲每月600到800元的工资。曾经有人问天娲:你家多大呀?天娲说,我家27平方米。那人反而惊奇地问天娲,你演出了这么多场,干吗不买一个上下两层的楼啊,住那么小干什么?人们想象天才的成功,常常忽略了天才在和音乐做怎样的交流,人们更关心你的成功是不是与音乐世家或家境富裕有关。
虽然天娲家的楼又老又旧,可是她的家里非常漂亮,墙壁四周垂着的长长的布帘,是用来吸音的,但也因此把她的屋子衬托得像舞台。而天娲就在这里拉小提琴、弹钢琴、看她喜欢的春秋战国各种史书。天娲说她的小提琴是要靠文化来提升的,小提琴需要站在文化的金字塔座上。
天娲在拉琴的时候特别安静,而且对音乐总是深有感触。例如她感觉音乐就是一种想象,这就很让我羡慕。她还说自己能拉帕格尼尼的魔鬼曲目是因为用音乐来带动手指,而没有去想技巧,但是也会感到手指吃力,也会觉得那简直是对手指的虐待,在天娲身上似乎并没有什么奇迹。
我还羡慕天娲有一位能让音乐变得简单的林耀基老师,他用纺纱时的抽丝来形容小提琴的运弓,用炒菜来形容手腕的放松,用玉渊潭秋天的银杏树林来形容圣.桑作品的感觉,他把天娲所走的弯路都抻成了直线,他让天娲的小提琴从心中拉响。
天赋、良师和一位专心致志的父亲,尽管如此,琴童天娲还是要用9年时间才走到今天。曾经有一位老师听了天娲拉琴,只做了一个评价:她真是一点点练到现在的。是基础让天娲游刃有余。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放弃过自己想去了解和追寻的一些东西,例如吉他、例如音乐、例如自己的一个好的想法、例如我们每天都能看到的美好的事物。每个人今天所拥有的、所熟知的、所能达到的高度,是我们自觉自愿的结果。只是在如此贴近了一名天才琴童之后,才明白天才也逃不掉时间和耐力,在如此贴近地观看了一名天才琴童的成长,我才开始自省其身。
-杨天娲背景
北京市艺术学校音乐分校学生,四岁从师林丁丁学习小提琴,4岁半在东城少年宫首次登台演出。5岁获北京市“华姿杯”小提琴比赛第一名。6岁获全国“华凌杯”小提琴比赛第一名和中国作品演奏第一名。1997年被音乐教育家林耀基教授收为弟子。2000年5月开始学习帕格尼尼《随想曲全集》,是目前世界第一位最小年龄灌制和演奏帕格尼尼《随想曲全集》的中国女孩。
神奇的“24首随想曲全集”是帕格尼尼的惊世骇俗之作,能拉好其中9首即体现演奏者出色的技艺。准确地“一气呵成”24首全集对人的生理机能、体能、耐力、思维、技巧、音乐表现所承受的极限考验是极为巨大的。
2001年1月1日,杨天娲在北京金帆音乐厅成功地首演了《帕格尼尼24首随想曲》。文/萧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