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DVD/CD >正文

彼得-杰克逊全解析《金刚制作日志》(组图)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1月12日12:44 新浪娱乐
彼得-杰克逊全解析《金刚制作日志》(组图)

知道这些几可乱真的东东是什么吗?答案:动物排泄物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娱乐图片


  2004.10.5(第二十二天)

  “冒险号”的厨房里充满世界各地的调料和长满了绿霉的食物。

  2004.10.8(第二十五天)

  可别小瞧简单的“打板”工作,其中的学问还真不少。那些特定的数字,符号和标帖给后期的剪辑以及特效制作工作提供了便利。

  2004.10.12(第二十七天)

  用电脑预先制作的动画来执导演员演戏给导演的现场指导工作省去了许多麻烦,这种“预视”动画相信在以后的很多大制作电影中将会非常普遍的使用。以后导演拍戏也许只需携带一部便携式DVD即可!

  2004.10.18(第三十一天)

  布景部门依旧在“骷髅岛”上奋斗,这些用树脂制作而成的路面已经软性石头让人不得不叹服电影制作技术的发展之快!

  2004.10.20(第三十三天)

  终于完成了“骷髅岛”的搭建工作,剧组也从摄影棚中来到了外景地,但似乎天公不作美,一场大雨给剧组带来了少许的麻烦。

  2004.10.26(第三十六天)

  片场来了“间谍”,拍了许多关于拍摄进度的照片并放到了互联网上。导演彼得杰克逊大光其火。全剧组都在找“间谍”,不料发现所谓的“间谍”原来是白袍巫师“甘道夫”……“老顽童” 彼得杰克逊又恶搞了一回,给紧张的拍摄工作带来了一丝轻松。

  2004.11.1(第四十天)

  在原来停靠“冒险号”的地方,剧组把船拖走以后又挖建了一个大池塘,艰苦的“沼泽地拍摄”开始了。知道那些几可乱真的浮萍和泥土是用什么材料制作而成的吗?如果我告诉你是用泡沫和煤你不会感到惊奇吧?

  2004.11.3(第四十二天)

  剧组开始拍摄“枪战戏”,导演彼得杰克逊给观众介绍了1933版《金刚》拍摄时所使用的恐龙模型。彼得杰克逊坦言这些能记载电影历史的艺术珍品给了自己很多的启发。

  2004.11.9(第四十六天)

  在影片中扮演CARL DENHAM的演员JACK BLACK开始对网站上标明自己的身高仅为1.63秒表示不满,最后的解决之道嘛,当然是……嘿嘿,还是您自己去看吧!JACK BLACK这个大活宝保证能让你笑翻在地!

  2004.11.11(第四十八天)

  壮观的森林该如何从图画中搬到屏幕上,后期制作部门的巧妙构思和完美精准的技术给彼得杰克逊提供了有利的保障。演员们只需在按比例搭建的沙袋上完成规定动作,其他所有的一切交给电脑吧!它不会让你失望的!

  2004.11.16(第五十一天)

  “骷髅岛”的搭建工作是项艰巨的任务,但剧组的后勤部门也是不容忽视的,保证四百人队伍的吃喝拉撒睡,工作量也不小。

彼得-杰克逊全解析《金刚制作日志》(组图)
愚人节玩笑:伪造的《金刚》续集的剧本

  2004.11.18(第五十三天)

  来自世界各地的记者们来探班了!

  2004.11.26(第五十八天)

  网友对《金刚》的美术部门怀有浓厚的兴趣,彼得杰克逊满足了他们的要求。美术部门除了正在工作的人员之外,还包括时刻处于待命状态的油漆匠,木工等工种以处理随时出现的种种状况。而那些在影片中出现的绿色植物除了一些仿制品之外,剧组在现场搭建的苗圃也派上了大用场,至于说常规的对场景进行拍照也是美术部门的活,这样做的目的当然是为了保证在细节上不要出前后不一的纰漏。

  2004.12.2(第六十二天)

  摄影部门的助理和摄影师们给网友初略介绍一下关于摄影机的知识,让如我这般很少接触这方面的影迷大开眼界。

  2004.12.7(第六十六天)

  这一段日志实际上是上一段日志的续篇,网友们在在看了上一篇日志后对底片在拍摄完毕后的流程非常感兴趣,导演彼得杰克逊当然得满足这些影迷的需要,提供了一次机会去追踪一下编号为“B432”的底片从摄影机拿出后在整个系统中都经过了哪些流程。除了正常的“毛片”制作之外,胶片的数字化以及为导演审片而特别提供的DVD版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2004.12.9(第六十八天)

  要想到纽约实地去拍摄30年代纽约的风貌是件不现实的工作,《金刚》剧组不得不在新西兰搭建了部分的模型,并借助神奇的电脑技术将具有30年代风格的纽约完美得呈现在观众面前,当你在银幕上看见纽约的实景时你是否会有如在梦中的感觉呢?

  2004.12.14(第七十天)

  一场在剧院内拍摄的内场戏聚集了大量的群众的演员,对于导演的现场调度和化妆造型部门是个不小的考验,而在片场一次意外则让所有的人都大吃一惊。

  2004.12.17(第七十三天)

  彼得杰克逊结合实例为网友们介绍了什么叫“概念艺术”。那些出自“概念设计师”之手的天马行空般的图片给影片的拍摄安上了想象的翅膀,给所有的拍摄工作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2004.12.22(第七十六天)

  圣诞假期前最后一天的拍摄充满了节日的气氛。剧组甚至特别安排了“有奖竟猜”,题目是:到目前为止的十四个星期全剧组所有的部门一共拍摄了多少镜头?奖品是豪华新西兰旅游。想知道是谁获奖了吗?想知道最离谱的答案是多少吗?看过短片后答案自会揭晓!

  需要特别介绍的是在按照时间顺序观看的分段菜单里隐藏着一枚小彩蛋,具体位置是在“第六十八天”的选项底下,点击进入后可以欣赏到关于第二摄制组于2004.12.12在新西兰惠灵顿动物园实地拍摄的短片,全长3分45秒,这一段可并未在网络上播放过,仅仅能在这套DVD中才能欣赏到。

彼得-杰克逊全解析《金刚制作日志》(组图)
看见绿色椅子了吗?那是“金刚”同志的胳膊

  DISC2:

  首先是新年的第一声来自彼得杰克逊的问候。在圣诞假期里,彼得杰克逊并没有闲着,而是泡在剪辑室对已经完成的前期拍摄进行了剪辑,并对即将开拍的纽约戏份做了充分的准备,道具和置景部分早已开始了忙碌。

  2005.1.24(第七十七天)

  2005年的第一天的工作是拍摄纽约街头的戏,为了重现经济大萧条时期的纽约剧组在细节上颇花了些功夫。

  2005.1.31(第八十二天)

  细节上的精益求精是所有好电影共有的特点,《金刚》剧组在群众演员的服装上也颇花心思,一人三套行头是标准配置。

  2005.2.3(第八十五天)

  影片中那些古董车可都是货真价实的东东,难得的是在新西兰竟然能找到这些老古董。

  2005.2.7(第八十七天)

  纽约街头名叫“老王酒家”的中国式饭馆,挂满肉的肉铺,帮助失业人群的职业介绍所……剧组几乎还原了整个纽约市的旧街区。

彼得-杰克逊全解析《金刚制作日志》(组图)
全家福

  2005.2.10(第九十天)

  纽约特色:不断冒出蒸汽的下水道在《金刚》中被彼得杰克逊重现,剧组为此专门修建了锅炉房,铺设了长达2公里的地下管道和可以控制蒸汽大小的阀门。但似乎包括导演彼得杰克逊在内的每一个人都对为什么纽约街头的下水道会有蒸汽这个问题,都有着自己的见解和看法。最离谱的答案和臭屁有关。

  2005.2.14(第九十二天)

  “灯光协调”这个称谓对于大多数影迷而言恐怕还是个陌生的字眼。“灯光协调”负责将所有场景的灯光数据整理出来,以供拍摄和后期制作参考。相关的电脑软件和数码相机是“灯光协调”不可缺少的工具。

  2005.2.17(第九十五天)

  因为拍摄的需要,剧组工作人员需要把时代广场的布景在两天内改建为贺洛广场,这对于置景和美术部门是个不小的挑战,但是风雨给拍摄工作带来了变数。

  2005.2.21(第九十七天)

  对于大多数需要驾驶汽车的戏,不是使用替身就是使用电脑后期制作,但在《金刚》你将看到奥斯卡影帝布洛迪亲身驾驶古董车在纽约街头飞驰的惊险场面,全剧组的人对这位影帝的驾驶技术都赞不绝口,但唯有其特技替身似乎并不认同,因为这样下去他就快要失业了。

  2005.2.24(第一百天)

  进入到100天,今天的日志跟踪拍摄了彼得杰克逊的一天是如何度过的。自行驾车去编剧家讨论分镜头脚本,制作短片提供给环球公司高层人士对影片拍摄进度的检查,和第二拍摄小组确定今天的拍摄任务,拍摄娜奥米倒地的一场戏,检查第二拍摄小组的拍摄情况,百日工作人员聚会,在剪辑室工作时睡着了,参加威塔工作室的数位会议,继续拍摄。从早上8点到凌晨拍摄结束杰克逊先生持续工作了16个小时。

  2005.3.1(第一百零三天)

  今天是微缩模型拍摄的第二百天,威塔工作室的工作成果将会呈现在观众面前。除了提高每秒的拍摄速度之外,在缩小的植物上用鱼钩增加重量以满足真实感的需要是威塔的独门秘籍。

  2005.3.3(第一百零五天)

  “金刚”终于出现了,一个特制的绿色坐椅代替了金刚强壮的手臂。想知道金刚是谁扮演的吗?给你点提示:还记得那个“冒险号”上脏兮兮的厨师吗?

  2005.3.7(第一百零八天)

  应网友的要求,今天的日志特意来到了剧组的化妆车上,所有演员的头发,胡子,甚至是身上的纹身都是在这个车上完成的。

  2005.3.10(第一百一十天)

  环球公司的高层峰会邀请了诸多发行渠道的重量级人物飞抵新西兰来观看《金刚》的片段。为了这个长达18分钟的不同于预告片性质的短片后期制作人员不得不加班加点的赶工。18分钟的短片获得了全场的掌声和欢呼,这给了包括导演在内的剧组成员极大的信心和鼓励。

  2005.3.14(第一百一十三天)

  今天的制作日志是由第二组导演RANDY COOK讲解第二摄制组是如何工作的。RANDY COOK表示自己和彼得杰克逊的品位基本相同,并对彼得杰克逊给予自己充分的信任和发挥的空间表示了感激。

  2005.3.16(第一百一十五天)

  今天的制作日志介绍了《金刚》的声音部门。知道男演员的麦克风都藏在什么地方吗?答案是:领带。

  2005.3.21(第一百一十八天)

  剧组为了还原上世纪30年代美军使用的地狱式飞机,原本打算在美国博物馆中去找寻当年的模型,不料业以失传。最后不得不找出当年飞机工场当初设计的原始图稿重新制作了一架。在一架“真”飞机上用机枪扫射的确够拉风的,这份幸运的工作落到了来新西兰度假的《指环王》制片人的头上。

  2005.3.23(第一百二十天)

  对于剧组而言现场拍摄工作逐渐进入尾声,包括JACK BLACK在内的演员在完成了自己的戏份后开始离开剧组,搭建的纽约街道也开始了拆除工作。

  2005.4.1(第一百二十三天)

  彼得杰克逊终于对外公布了环球公司制作《金刚》续集(SON OF KONG)这个令无数影迷欢呼雀跃的决定。现在能知道的SON OF KONG的故事和希特勒有点关联,第一集中的主要演员也都会出现在续集里。但请注意,今天是4.1愚人节。

  2005.4.3(第一百二十五天)

  服装设计师从原版《金刚》开始着手研究30年代服装的特点。

  2005.4.5(第一百二十七天)

  彼得杰克逊介绍了影片的剧照摄影师皮耶芬纳,这位在片场极为低调的人物最后忍不住带上金刚面具恶作剧了一把!

  2005.4.6(第一百二十九天)

  金刚的扮演者ANDY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将全剧组对DVD制作小组的“怨气”拍成了一部搞笑式的短片。

  2005.4.7(第一百三十天)

  疲劳过度急需睡眠的彼得杰克逊给自己找了两个替身,曾执导过《夏申克的救赎》的大导演弗兰克•德拉邦特(Frank Darabont)也来客串了一把。老顽童童心未泯啊!

  2005.4.8(第一百三十一天)

  新西兰土著的舞蹈给剧组最后一天的拍摄带来了欢乐。

  除了上面介绍的内容之外,DISC2中还收录了一部名为“The Making of a Shot”的短片,金刚大战恐龙是影片最大的看点之一,想知道PJ岁率领的团队是如何拍摄这段全数字化的场面吗?看完短片之后你自会知晓。值得一提的是短片最后播放了这段金刚大战恐龙已经制作完成的精彩样片,着实让人对《金刚》充满了无限的期待。另外DVD中还收录有动态的DVD制作人员名单。丝毫不比正片逊色的两张花絮碟,环球制作方在DVD的质量上也是精益求精,可变宽屏的视频比例,复杂的各种动态链接,方便的DVD功能设计以及精彩的花絮内容肯定会让身为“金刚粉丝”的你“欲罢不能,大呼过瘾”,将《金刚:彼得杰克逊制片日志》作为享受这场视听盛宴前的热身是件让人愉悦的事。(乐琳/文)

[上一页] [1] [2]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