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仔细注意光线节目后的人员列表,会在娱乐现场,音乐风云榜等多档节目的制片人一栏找到卓玛的名字,她说自己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搬,十年随着光线一起成长,光线的行事风格在她身上有清晰的体现。刘童,进入光线三年,和卓玛一起负责广告营销,干过经纪,做过制作人,最后落户广告。他们有广告人的影子,干练,豁达,开朗,精力充沛。这是一群穿着波鞋做广告的人,自由奔放,工作的时候热情如火,不知疲倦,为一个创意和行销方案"自鸣得意",也有为一个拿不下的案子暗自神伤,与其说采访,不如把这场对方称之为聊天,因为,欢乐的因子一直围绕在周围。
新浪娱乐:我们知道光线娱乐营销是很有特点的模式,两位先简单给我们网友介绍一下。
卓玛:光线的娱乐营销肯定分几块,光线最早期的娱乐营销也分几个步骤。初期的时候仅仅做贴片,这个是光线第一个试水,节目发行到所有的台,然后广告植入到节目里,贴片的方式,这个"贴片"的叫法也是光线所发明的。之后发展到软性植入,把内容和广告的核心所要体现的东西非常艺术化的体现,这是一种。紧接着我们采用超越电视营销的理念。我觉得光线娱乐营销很核心的一点就是创业人员也会成为整个广告营销的一分子,我们的架构里面,其实就能体现这一点。比如说我们在日常的电视台看到的架构可能是制片人、主编或者责编这样的概念,但在光线的节目架构里面是总监,然后里面有品牌营销、品牌经理打造这个品牌或者推广,是站在这样的角度。另外还有一个是我们光线的销售总监,就是这个节目的销售总监,项目总监兼销售总监这样一个架构,然后地下的销售人员和制作员一起工作,它植入到我们整个节目的最底端或者第一个生产链上,所以它的娱乐营销是最深入骨髓的。
刘童:刚才卓玛讲到第一块是贴片,第二块是软植入,第三是我们品牌的营销,比方我们跟品牌合作不仅只局限在节目,同时也会链接到报纸、网络、电台、地面活动等,我们把所有的媒体拉在一条线上,一站式的服务,全方位的覆盖。光线在做的事情就是把一个产品的东西完全开发,然后光线全部来做,而不需要你聘请各种各样的团队,这就是品牌化的营销。
新浪娱乐:作为观众来讲,光线最成功的地方就是让这个符号或者品牌深入到观众心里面就是光线制造,这也是两位比较自豪,或者引以为傲的事情?
卓玛:不是站在自豪的角度,而是从八九年前我们做光线整个公司的时候,深入骨髓的概念就是我们的品牌,从第一线记者开始就有这个概念,我们所有节目出去带的话筒是统一的一个LOGO。我们无论走到哪里都要体现"E"所带来的内涵……[点击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