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刚刚结束的第七届中国戏剧艺术节暨“金芒果”小剧场演出季中,来自全国各院团的11部小剧场作品参加了调赛评选。记者从一个普通观众的角度,在几部风格迥异、极具情感冲击效果的小剧场话剧中,深深地体验到了小剧场话剧这一门新兴戏剧表现形式的独特魅力。
火爆异常的票房
本次小剧场演出季在几乎没有太多宣传、炒作的情况下悄然拉开序幕,但狂热的观众还是闻讯赶来。在北京人艺小剧场、青艺小剧场、中国社科院报告厅、煤矿文工团演播厅4个场地,每次开场前都会有大批小剧场戏剧的爱好者挤在剧场门外,在门票早已售罄的情况下,他们会对每一个经过身边的行人询问:“有没有富余票,一张也成。”在《无常-女吊》、《www.com》、《押解》、《夏天的记忆》等本次汇演的精品剧目上演时,竟出现了场内加座、甚至出售站票的现象,不禁令人感叹小剧场戏剧的独特魅力。
真实自然的表演
由于小剧场大大拉近了观众与演员的距离,所以演员的表演风格自然平和,在对生活真实的再现之中蕴藏着极大的戏剧张力,使观众能全面细致地了解人物并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演员没有了脸上浓重的油彩,没有了夸张的形体动作,没有了拿腔作势的戏剧腔调,小剧场演员平和真实得就像你生活中的兄弟姊妹、朋友。小剧场剧目的编导努力寻找现实生活中的焦点现象切入视角,经由演员生活化的人物塑造,一个个鲜活生动的艺术形象跃然舞台之上,使人观后久久不忘。
亲切直接的交流
不可否认,话剧艺术的最大魅力来自现场观众与演员之间的直接交流,而小剧场戏剧则更加缩短了两者间的距离,在某些戏中,演员突破了传统的交流方式,交流的双方为了展示人物性格,全部面向观众,少了“背台”的制约,能帮助观众更好地了解人物、进入剧情。同时演员在表演时已经不再固守着舞台这块狭小的表演范围,他们“不安分”地走出了舞台,拓展自己的表演空间。
天津人艺的《夏天的记忆》与广州市话剧团的《押解》在此次汇演中好评如潮,其中很重要的一点便是剧中主人公经常走下舞台或者主动地和观众进行现场交流。《押解》剧中的“甜甜”在毒瘾发作时,爬出舞台不停地向现场观众呼救,再加上一束惨白的追光,令观众发自内心地感受到了“甜甜”撕心裂肺的痛苦。有些善良的观众甚至忍不住伸手去搀扶浑身颤抖、蜷缩在地上的“甜甜”。
不可思议的舞台
之所以用“不可思议”来形容“小剧场”的舞台,因为在小剧场的实验性、探索性的追求上,舞台美术是观众最容易直观感觉到的,服装、化妆、道具、灯光的运用在烘托演员表演的同时还巧妙地划分出了台上的表演区域,而记者也想不出第二个词汇去形容那些构思精巧的舞台装置。《夏天的记忆》中台上垂下的绳索、脆响的铜铃都极大地激发了观众的想象,表现出了惊马、分娩等舞台上无法表现的场景。如果说《夏》剧在戏剧写意上做出了极大的突破,那么《押解》更是写实地把越野吉普车破天荒地“开”上了舞台,它不仅能旋转,还能上下攀升、俯冲,令观众大开眼界。《押解》中演员还在舞台上点起了火,开了枪(发令枪改制的无弹头手枪),这些尝试性的舞台装置设计都使观众感受到了小剧场戏剧异于传统戏剧的创新性,增加了戏剧的影视效果,强烈地烘托了戏剧主题。
贴合节奏的音乐
此次演出中不容忽视的是小剧场戏剧的背景音乐,它突破了传统的播放录音带的模式。《夏天的记忆》中一名现场演奏者始终在剧情发展的转折时候,若隐若现地吹奏出凄美的笛声。而《押解》在全剧尾声、感情冲突上升到极至的时候,音响中播放出了蓝调歌手丁薇的《女孩与四重奏》,这些音乐的节奏情绪与剧情发展水乳交融地贴合在一起,使沉浸在感人情节之中的观众眼中早已饱含着打了好几转的泪水一下子奔涌了出来。新报见习记者翟翊
手机铃声下载 快乐多多 快来搜索好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