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断章·第三条路--2001年大学生戏剧展演活动观感笔记
感动,在今天已经是一个被用滥了的词。
但在这几个夜晚,这个词,一再被不同的人以同样真诚的声音,重复着。
一件事情在进行与发生的过程中,过多地去谈论它的意义及对未来的深远影响,也许是操之过急。所以,在这里,我只是力求平静地把这些天来的所见与感动,作一些散乱的记录,算是一种文字的照相,存于网络之一隅,希望在将来的某一夜再次翻动这些文字的时候,能真切地回忆起这几个夜晚心灵与视觉的某种经历。
……
一、《结束开始》
做为一部探讨男女爱情的戏,编剧坦陈他的确是想试图从男性的视角去模拟一位女性对爱、对生与死选择的心理状态,剧中的女孩,就在这种安排下选择了以死来实现与爱、与所爱的人“厮守终生”的梦想。在我看来,现实中不论男女,都有可能做出同样的选择,或在身处情感困境时多多少少地闪过这样的念头。区别不过在于,也许大部分人选择的是放弃极端,继续在现实中现实地生活下去,这大概就是剧中那一大段常人对“厮守终生”进行否定与解构的精彩台词存在的原因,也是一出又一出对爱与永恒进行思考的文艺作品长久存在的原因。
这部戏的叙事方式是简短与跳跃的,开篇之后,就不再有记实性的描述,而多以动作、形式、隐喻来表现主人公内心的向往与失望、追求与挣扎。由于这些形式符号的频繁出现,使人很容易将之与某些先锋戏剧的经典作品挂上钩。在看的过程中,也的确时常让我想起同样是以执着、单向的爱为题材的《恋爱的犀牛》中某些片段与场景。虽然在形式上它们可能不同,但在实质上,《结束开始》走的确实是孟氏试验话剧的路线。
尽管有人评价这部戏“形式大于内容”,但是它从实质上去模仿已经比其它一些作品仅仅从形式上去模仿要进了一大步。在我看来,这部戏中那些灵光一闪、匠心独具的形式存在至少可以让某些曾经以试验先锋大腕自命的名导在私下里出一身冷汗。你想想吧,连大一大二的学生都已经能把这些所谓先锋实验的东西玩到这种程度,那些一直或准备继续靠这个混饭吃的大腕们又该向何处去呢?
那部戏里有不少让人被“动”一下的地方,值得记下一笔:女主角红红在和占据她灵魂的声音做最后搏斗时,躁动的乐声与节奏里,女孩一身白衣痛苦地蜷缩着、两条长长的红色布浪此起彼伏着、手执嗽叭的黑衣灵魂大声宣叫着心灵的末路将临,整个剧场里都充斥着一种极端燥动不安的不详之兆。声音喊着、红色的布浪舞动着、节奏一拳又一脚地踏打着……可就在一刹那,音乐、声音,停了;浪,坍塌了;女孩、灵魂、舞者,同时轰然倒地。突然间,死亡的意象被赤裸裸地展现在你面前――是,这就是死亡,寂静、冷漠、冰凉、失去一切的死亡,让每个人始料未及,让你倒抽一口凉气。
还有一个片段是男孩来为女孩“送葬”,隔着一方黑色的纱帘,两人手中各执着一根细细白线的一端。他们最后倾诉的言语我已经记不得了,但那四个人以一种缓慢静穆的姿态在台中间旋转行走的场景,是很难让人忘记的。生与死,用一方黑色的纱帘就隔开了;一根白线,系住了将走未走的情思。这一段的舞台表现,是极为精巧与简洁的神来之笔。
印象最深的,是“送葬”之后那一段。已经人鬼殊途并用一种绝决的姿态向着相反方向而去的男女,手中还牵着那缕“情线”。有轻灵幽缓的音乐响起,后面有两个女孩一轮又一轮的跳着橡皮筋,象无数新生的生命与情感,无知无畏地自然生长着。另外一对陷入争吵的情侣走过其间,又一个被独自扔下的女孩站在那根白线前,掏出钥匙串上的小剪子,用迷茫、探究和近乎求救的目光看着前方。皮筋翻飞着,女孩的眼神迷茫着,我的呼吸屏着……又是一瞬间,刀起刀落,女孩用没有一丝拖泥带水的动作闪电一样的剪断了那根细细的白线,头也不回地走了,那殊途的人鬼也放下最后的牵绊,带着被剪断的爱的痕迹向着各自的方向,走了。
但我的心,却在线被剪断的那一刹那,也被剪开一个小小的口子。
至此,我开始怀疑一切潇洒背后的真相。
这也许就是所有关于爱情题材的作品都不容易为人所厌烦的道理,因为,确实有些东西,是会一直一直打动你的。
全剧最经典的一句台词是在解构“厮守终身”时套用古今中外各路名人的语式之后,最后用了一句:“孟京辉说――哎!厮守个什么劲哟!”
在观众的一片笑声与掌声中,偶像的神话轰然倒地。
二、《我弱智,我无罪》
“我弱智,我无罪”这句话,近几天来已经成为看过演出的这群人评价很多人与事、包括自我解嘲时常用的一句口头禅,由此可见这部剧的影响力。如王佩所言,这部戏如果放到电视上某台黄金时段的晚会上去演,那这六个字很可能会在全中国流行个三五年。
一个仅仅才读哲学系一年级的男生编导的戏、一部由一年级的大学生演出来的戏能有这样的撞击力与辐射效果,是很值得我们追究一下个中原因的。
这部戏的舞台效果及表演水平,相当值得称道。演员自始至终饱满的激情令剧场里有一种近乎凝固的气氛,而有泪有笑的丰富情节亦令观赏的过程充满了愉悦、痛苦以及二者混然交织的情绪。
但由于这部戏所选择的题材及挖掘的深度是那样的出乎人们意想之外,以至大部份观众对这部戏更深层面的关注已经远远超过了对其表演形式的评价。
一个联合国维和部队的美国士兵在南联盟射杀了一名6岁的阿族小男孩,最后因士兵是“弱智”人士而被判无罪当庭释放并继续服役,小男孩的父母得到了美国人的赔款使这一事件悄无声息地就此划上了句号。一则仅仅在报纸某个角落一闪而过的豆腐块新闻,在人大年轻学子的脑海里、在人艺小剧场的舞台上,被重新完整地铺陈开,抽丝剥茧、原形毕露。枪击事件发生后,美国人想出了完美的“解释”――士兵杨是为了满足孩子的好奇心把手中的枪给孩子看,在检查枪的保险时走火,子弹打在停在一旁的装甲车上、又弹回到那个“倒霉”的阿族小男孩身上――一个近乎于天方夜潭一样的解释,就这样被合情合理地推断出来。在这种“解释”无法平息与应对阿族人民的愤怒之后,杨被送上了军事法庭,可是别担心,一种“解释”不管用,美国人还可以有另一种解释――杨被一份精神科医生的报告认定为“弱智”,而弱智杀人是不犯法的、是可以不用接受惩罚的――就这样,“可怜的杨、善良的杨、弱智的杨”被宣布当庭释放并继续回部队服役直至服役期满,也就是说,一个弱智可以在以后的几年中继续端着枪在南联盟的街头漫步,如果哪一天他再杀个把人的话,那么,他仍然是无罪。而那个小男孩父母的愤怒与悲痛则在美国人的赔款面前变得悄无声息,甚至让他们对美国士兵的敬意“有增无减”。
一切都圆满了、一切都结束了,巨大的悲意却笼罩了剧场里每一个人的心。
当舞台上那个执着于梦想的导演喊出:不,我想象中的现实不是这样的!当想象中的母亲又重新出现在舞台上和她的孩子亲密嬉戏,当她发现这一切只是一个梦、她重重地跪倒地上,喊着:孩子,你说啊,你说啊――妈妈,我爱你!当导演替那个孩子、替每一个观众、替每一个渴望完整的家与爱的人说出:“妈妈,我爱你!”时,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是当场就泪流满面了。至少在我边回忆边写下这段文字的时候,泪水又一次固执地占据了我的眼睛。
一部短短的戏中,有无数的问题被一个又一个的提出来,为什么美国人可以随心所欲地扮演世界警察的角色?为什么打着和平的幌子就可以滥杀无辜?为什么杀了人可以不偿命可以不被惩罚?为什么一个又一个可耻又可笑的解释会被整个世界默默的接受?为什么强盗的逻辑却有着种种科学与善良的外衣?为什么亲情骨肉可以被金钱交换与替代?为什么质朴的人性沦为在可以在市场上询价出售的商品?为什么我们把这一切称之为理性称之为现实?为什么我们居然没有意识到,我们所选择的理性与现实竟是这样的冷漠无情?
所有的这些问题都不是我们在看完那部戏之后能马上回答出来的,而这也许正是戏剧或其它的艺术作品所想要达到的终极目的。戏剧,并不仅仅是为八小时以外的生活提供娱乐与休闲的,它除了要给人们带来某种轻松与开怀的笑之外,还应该会给人们留出那么一些需要我们在走出剧场之后不得不继续思考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长久地存于我们心中,在某个夜里、在遭遇某种困境或选择时,它惊鸿一现,提示与引领着我们,向着某个应该的方向前行。这样的戏剧,才能算得上是一部伟大的、成功的戏剧。
仅从选材上看,《我弱智,我无罪》是很容易陷入一种政治或意识形态的辩论中去的,如果这样,观众的感受就可能因此而发生分化。但创作者慧眼独具地跳过了这一樊蓠,直接深入到对最普遍的人性的探讨中去,这个几乎能被所有人理解与接受的基点牢牢地抓住了每一个观众的心。毕竟,无论是在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哪一个家庭,他们的遭遇、他们的感情、他们的心,其实都是相通的,一旦强权与金钱介入,人性的天平便倾覆在即。故事虽然是发生是遥远的欧州,可是焉知某一天不会发生在我们的身边与土地上呢?当我们亲身经历相同或类似的际遇时,我们又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
“当坚持让你痛苦,那么放弃吧;当理想让你困惑,那么遗忘吧,来吧来吧,到现实中来吧……”强大的画外音在剧场里这样令人揪心地蛊惑与飘荡着。
而当通向现实的那道屏风被咣铛推倒在地时,灯光下飞扬的尘土,已经为我们召示了某种方向。
三、《春暖花开》
这是一部让我抱了最大希望但也给我以不少失望和打击的戏。
抱最大的希望,是因为很早就看过这部戏的剧本,那些诗化的无比优美而又充满韵律感的语言曾经让我在今年春天的某个夜里无法平静,正是那个剧本让无缘诗人海子那个年代的我突然间接近了那颗已经远行十二年的心,那一夜我真切地听到了海子的声音,他的心声、春暖花开的海边潮水此起彼伏的涛声、那些怀念海子的朋友们为他轻歌一曲的吟唱声……
失望,是因为这部戏被搬到舞台上以后,由于演绎或表演方面与我最初的想象有着某种巨大的落差,使我几乎失去了原来对于海子的某种意象。
文本方面无可置疑的先天优势及部分演员的优秀表演(比如婵娟、春生两位演员的演出等)使这部戏仍然赢得了众多的赞誉,但由于海子的死、海子的诗以及那个年代的一切已经与今天观众席上的人们隔了整整一个年代的久远,加上编剧某些最关键的创作意图似乎并没有被导演和部分演员所领会与认同,使得这部戏在叙事效果上有了一些硬伤。是已才会在某天的演后谈中有好几位观众问出为什么要把海子的死进行升华与神化的问题。
在我的理解中,编剧在原剧的创作中想要表达的正是对这种“升华与神化”的反对,我觉得,在他看来,海子是不应该选择死亡的,如果可以重新选择,海子是绝不会选择死亡、也绝不会原谅那些在他身后刻意将他的死“升华与神化”的魑魅魍魉们的。
误读与肢解,又一次被不经意地在舞台上变成了现实,这是海子当年的悲哀,也是今天这部戏编剧的悲哀。
可我还是喜欢这部戏,因为它的剧本、因为那里面的春生和婵娟,我也希望将来还可以看到一台更好的《春暖花开》,一台真正能够让我再次接近海子逝去的灵光、听见他真切声音的《春暖花开》。
四、纯粹的戏剧――《沃依采克》
已经是第二次看这部戏,第一次是在北京理工大学一个简陋的室内体育馆的一角,大家坐在细细的长条木板凳上,那个晚上我的惊讶与兴奋之情可以说一直持续到这次在人艺小剧场再次见到他们。而在此之前,已经无数次见到朋友就郑重推荐这部戏,因为它所难以言喻的魅力。
这次在人艺小剧场的演出,再一次证明了我的热望没有白白付出。整场演出的效果是惊人的几近完美,几乎每一次暗场时都会有热烈的掌声响起。当长达二个多小时的演出结束时,我们如同经历了一场挣扎的梦境,醒来之后,近乎失语。那种气场让人很难在短时间内回过神来并从容地加以评判。
作为导演和主要演员的顾雷,是一个今年七月刚刚毕业的生物工程系的学生,如果你只看他演出后或平时内敛与近乎木讷的表现,你是很难想象他在舞台上的光彩的。我觉得如果他将来仍有兴趣从事戏剧创作或表演工作的话,那么三五年之内,真有可能会成为一位大师级的人物。这种大师并不是靠对某种形式和流派的投诚或依靠所能造就的,而是建立在无数阅读及深入独立的思考和真正属于天赋的表演能力之上。
如果有天才或者勤奋的天才之说,我相信他就是。
一部毕希纳的悲剧中的悲剧,仅仅三页纸的原本,在没有任何参照物和楷模的影响之下,被改编成一部立体丰满的既有很高的观赏性又有深刻思想性的剧作。由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去演绎这样一部沉重的作品本来就有相当的难度,再加上演员那些接近“残酷戏剧”表演方式的肢体动作和控制能力,让人根本难以想象这只是一群理工科大学生们演出的戏。
戏后的讨论中照例有人提出什么校园戏剧和业余戏剧的概念,其实不客气地说,如果这场演出事先不告诉任何人是由什么人来演的,大概根本不会有人想到这是一出“业余的人演出的业余戏剧”,因为他们的表演早已超越了许许多多的所谓专业演员。也有几位观众不断地问演员们是不是从某些名导演的作品里借鉴了很多东西,言下之意是这样好的东西似乎是不可能横空出世的,必然是从某些前人那里学来或模仿来的。场内有数位真正的老前辈用自己的声音回答了这些疑问,其中一位白须飘飘的老者(据说是多年从事舞美工作的)断然回答,这部戏中绝绝大部分形式其实都是那些同学们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所获得的,因为以他的经验来看,在中国以往的戏剧作品中其实根本就没有他们今天所表现出来的那些东西可以供他们去模仿。另一位社会科学院的学者也明确指出,这部戏选材的精神取向与某些先锋实验戏剧或商业戏剧是完全不同的,这是一部没有任何功利色彩、纯粹表现对社会、对人性思考的戏剧作品。
正如《沃依采克》说明书上所引用的那段毕希纳的话:“抛弃各种幌子与理由,在某一瞬间,戏剧了恢复了本来的面目:一种久违的精神生活与集体生活。此时,它与生存的信念密切相关:代我们呻吟与嘶喊,忏悔与狂欢。”
一部纯粹的戏剧之所以能在深刻打动人们的同时又令人们陷入对自我的拷问与反省,正是因为其完全摒弃了商业化的诱惑和骟情搞笑的肤浅。
这一夜,《沃依采克》做到了这一点,带给了我们久违的、真切的精神体验。
五、演后谈
每天演出结束后的演后谈,是比戏本身更为有趣的延续。
还记得第一天被请上台的三位导演:孟京辉、王小凡、田沁鑫,那天的主持人是湖南卫视新青年节目的主持人柴静,名主持人加上名导演,颇令第一天的演后谈有点崔永元《实话实说》现场的效果。
后几天的演后谈也都有许多戏剧界和文化界的前辈出席。第三天在演后谈之前有民间歌手何力和同样曾经是民间歌手的张广天为大家演唱了两首歌曲,一首是何力的《新生儿》,一首是《鲁迅先生》里的《贺礼》。当时的气氛令我至今记忆犹新,一束灯光对着歌者,二三十名刚刚谢完幕的大学生们席地而坐围在旁边,观众席上那么的安静……我又一次听到了那首我深爱的:“风儿吹斜的透明雨滴,雨儿淋湿的金黄水梨,还有圆圆的鹅卵石和松球,这都是我要送给你的贺礼;……害怕月光而起飞的野鸟,野鸟身上美丽的羽翼,还有那荷花尖尖角上的蜻蜓,这都是我要送给你的贺礼。让我们一起来祝福你,祝福你健康美丽;让我们一起来希望你,希望你幸福如意……”
于这几夜的大学生戏剧演出而言,这的确是一份最好的贺礼。
演后谈上的嘉宾和来自不同层面的观众,几乎无一例外地表达了他们所受的感动与震撼。的确,很少有人会想到,在校园里,居然有着这么多热爱戏剧、极富创作与创造力、同时又兼具表演才能和表演激情的年青人。这几天的演出,足以让人们在很长时间内对校园戏剧的现状惊讶不已。
在演后谈的过程中,总是不可避免地要触及几个话题,比如专业戏剧和业余戏剧、学院戏剧与民间戏剧、形式与内容、大学生戏剧对戏剧业的影响等等。这些问题有些是不容易回答的,有些需要在未来更长的时间里才能得到真正的答案,而有些则是需要立刻澄清和被消解的“根本不成为问题的问题”。
事实上,这几天演出的大学生戏剧平均水平已经在某种程度上接近甚至超越了很多现在的商业演出戏剧,所以在这儿探讨“专业戏剧和业余戏剧”这个问题实属多余。要知道,这6部戏都是普通院校的大学生们在没有任何报酬、完全利用业余时间自发进行排练和演出的情况下呈现给大家的,它们每部戏的投资几乎都在一千元以下,没有什么所谓专业的指导老师、没有戏剧专业基础和背景、没有专用的排练场地和灯光音响,在这种情况下,那些动辄投资几十上百万的商业戏剧又有什么资格去与这些大学生戏剧相比呢?如果要比,最合理的比较方式就是让那些以此为生的大小名导、名星们和专业演员们也在同样的物质和时间条件下去创作并演出一部戏,然后再来和大学生们的这些戏比,那样才有真正的可比性。同理,如果用那几十上百万去合理运作和分配,你根本无法想象可以用这些钱培育出多少部优秀的大学生戏剧作品和演创人员来。
在此探讨“形式与内容”这一问题也同样属于多余,因为不论是在大学生戏剧还是商业演出或其他艺术演出中,形式与内容都是一个大家要面对的普遍问题,而并不专属于大学生,因而没有理由要求大学生戏剧就一定要形式大于等于或小于内容。好的形式、有表现力的形式、有感染力的形式、能真正为内容服务的形式,都是会受到欢迎的,而不论它和内容之间的等式如何去平衡。
所以,这次活动真正值得大家深入探讨的问题其实只有两个,那就是“学院派戏剧与民间戏剧的问题”及“大学生戏剧对戏剧业的影响”。
还记得话剧《狂飙》中田汉曾经说过的一句话:戏剧是从民间来的,应该回到民间中去。一种表演形式(这种表演形式通常就是来源于民间)被总结升华至理论和某种表演体系,并被载入教课书和登高堂入教室之后,通常便被加之以“学院派”的桂冠。体系建立之后,如果不能不断地抽枝发芽、超越自我,原来的体系就可能变成掣肘的框框。
新鲜的动力与突破,可能来自于框架内部,但更大的可能是来自于框架之外的冲击与挑战。戏剧不变的命运就是正视与接受这种来自框架内外的挑战,并与时代并进。
今天大学生戏剧带给我们的思考是:以前中国戏剧面对的挑战可能更多的是戏剧本身不同流派之间的相互挑战,而现在或不远的将来,将会有很多很多完全不同专业背景和从业条件的人及团体来对现有的戏剧界进行挑战,今天他们的生力军可能是大学生,明天也许会是普通的工人、农民,后天可能会是社会上任何一个对此有兴趣的个体或群体。在这样的挑战及未来面前,已经在被电影、电视、网络等各种新兴介质围追堵截着的戏剧界如果还仅仅坐观清谈、继续悠哉游哉地好闲与自得下去,将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可怕前景?!
在微软垄断全球的商业机器压榨下,有越来越多的年青人加入象Linux这种自由软件联盟;在未来会有更多热爱戏剧的年青人完全凭着鲜明纯粹的热情去创作排演诸多优秀的、低成本剧目这一宏观走势下,我们那些高成本的商业戏剧以及戏剧工作者们难道真的没有意识到某种危机么?
六、第三条路
在这次活动的几部主要作品中,我读到了一个同样的主题,那就是面临选择,我们有没有第三条道路?
《结束开始》中,红红选择了死亡,他的男友和另外一位失恋的女孩选择了现实,在对爱绝决的执着与放手之间,有没有第三条道路?《我弱智,我无罪》中,吉恩特里特的父母在愤怒与出卖亲情之间有没有第三条路?那两个编剧之间有没有第三种选择?《春暖花开》中的海子,如果让他重活一次,在用死亡来逃避和在现实中堕落之间有没有第三条道路?在《沃依采克》里,在以死抗争和忍辱负重麻木地活下去之间,有没有第三种选择?
选择,这个无所不在的难题,我们一生中要遇到多少次?我们要放弃多少次?我们要逃避多少次?我们要妥协多少次?我们又有勇气坚持多少次?坚持多少天?
这是这些天来我一直在问自己的问题,相信也是很多看完演出的人们会在心里问自己的一个问题。当我们下一次再面对良知与伪善、执着与放弃、利益与原则、爱与恨甚至生与死的选择时,我们会怎样?
……
整个活动能够呈现出今天的面目,我不知道曾经有多少人付出了多少努力。他们一定都遇到过各种各样的困难与阻碍吧,他们一定都曾经在某个时候想过:算了,我们不做了,放弃吧!
可是,他们没有。
正因为他们没有,我们才得以在今天因他们的坚持而获得了某种共同的感动,才得以在现场那一张张热切的脸庞和一脉脉温暖的眼神中发现足以支撑我们在未来的一段路中继续坚持下去的动力与勇气。
我们凭着那星星点点的烛光在暗夜里相互取暖与安慰,这火光也许今天很微弱,但如果我们坚持、我们相聚、我们互相依靠着、鼓励着前行,也许就可以向前开出一条光路。
我想起《结束开始》的导演在一次演后谈时提到对这次活动主要策划者袁鸿的感谢时,他真诚地说到:“我希望,你不要象海子一样放弃,你一定要保重,一定要坚持下去!”
全场的掌声里,我意识到――正是这次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本身,为我们指出了那样一条道路。
一条在现实中,坚持着、不躲不避、永不妥协地向着梦想执着前行的道路。
新浪漫情缘,寻找浪漫约会,每日MP3、百元上网卡大赠送!
动感短信、闪烁图片,让您的手机个性飞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