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张广天沾边的东西似乎都和政治运动以及政治人物脱不了干系,从第一部集体创作的《切·格瓦拉》开始,张广天就开始高举起革命的大旗,以“人民戏剧”的名义陆续推出了《鲁迅先生》和《红星美女》两部作品,他的作品通常是遭到北京戏剧评论界和媒体的很多质疑,但在大学生中总能产生强烈反响,今年张广天寻着这条“红色路线”又推出了《圣人孔子》,该剧由广州话剧团出品,因此选在广州首演。目前该剧正移师北京,将于8月20日至9月3日在北京人艺小剧场和观众见面。
据介绍,该剧涉及的内容发生在1971年9月13日至2002年5月20日这段时间里。从“批林批孔”那一天起,戏剧就让孔子复活了。于是,人们围绕着尊孔、反孔、学孔、灭孔等话题辛苦地活着。观众在剧场里会感受到强烈的综合冲击波——石头般的诗句、流水般的音乐、云霞般的画面,直指灵魂的冲突……《圣人孔子》不只与两千多年前的那位圣人有关,还与今天生活的现代人有关。这是继史诗剧《切·格瓦拉》以后又一个论坛,跨世纪一切重大思想的斗争高度浓缩地展现在舞台上。剧中,爆炸性的事件接二连三,充满机锋的台词层出不穷。斗争大会、圣人受难、搞笑课堂、庄严圣殿、葬礼解构,令人目不暇接。
《圣人孔子》在广州演出时引起观众的很大反响,对于这样一部有争议的话剧,编剧兼导演的张广天如是说:“历经一个多世纪的圣人,尤其是历经了1971年到2001年这激烈冲突的三十年,圣人早就不是以往的圣人。他深刻反省了‘天理杀人’的罪孽,他一步三叩地拜过了所有的洋神,他被红色巨浪掀起来又扔下去,他一夜之间成为暴发户,又顷刻之间下岗流落,他夸父逐日般地追求自由女神,又惴惴不安地归国寻根……如今,他稳住了神气,突然张口——从前是代圣人立言,现在我要代今人立言。”对于该剧媒体的意见也不统一,其中《三联生活周刊》作者舒可文认为:“《切·格瓦拉》更多是从一个理想主义观念出发,拿着格瓦拉这把革命浪漫主义的尺子衡量我们的世俗生活,虽然很有理,但太占理了就失之‘得理不让人’。在《圣人孔子》里,虽说也充满了嬉笑怒骂,但动用的观念元素并不过分,反而是调动了大量生活素材和文化中流行过的时髦。”《广州日报》发表了《〈圣人孔子〉广州找到识货观众》的文章,该文写到:“《圣人孔子》是观众看到的非常精彩的演出。一直关注该剧的孔家后人看了该剧说:这部戏不是专门写古代的孔子,而是写现代的社会生活、社会思潮,因此,该剧具有令人想象不到的精彩。”至于鉴赏力相对比较高的北京戏剧观众能不能买张广天的账,那还要等到该剧演出时。晨报记者和璐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