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带有浓厚天津味儿的话剧将在
北京舞台上演,原作者冯骥才说———
去天津采访冯骥才,是因为他的小说《俗世奇人》被改编成话剧,并将在3月4日搬上北京舞台。但是在冯先生的工作室,排在我们前面的许多记者并不是来采访这出话剧的,因为就
现在来讲,至少有四件很引人注目的事件或活动与冯先生密切相关,一是我们采访的这天晚上,根据冯先生的小说《神鞭》改编的电视连续剧在天津有线二套首播,二是冯先生第二天将赴京参加“两会”,三是他目前主要精力投入的是参加中国民俗艺术抢救工程,第四才是话剧《俗世奇人》的演出。在四件事里,我想这最后一件大概是离他最远的一件事。
冯骥才:不是不关心,也不是不重要,是我对导演王向明非常信任。四个月前他和空政何团长一起来谈剧本,我给他们讲了很多关于天津人的故事。当时我还谈了一些建议。我这个人与影视导演、话剧导演合作,会给他们很大的创作空间。话剧是另外一种创作,何况这部书写了19个奇人,又没有完整的故事,他们肯定会有自己的创造。这中间肯定会失掉一些原来文字中精彩的东西,也会有与原著格格不入的东西,而且根据需要还会加人物,这都没有关系。
记者:但您肯定会有些要求和期望,换句话说,改编成什么样你会感到满意呢?
冯:我的书被改编成其他艺术形式的不少,但我想有三个方面最好不要改。一是原著的主旨思想。比如《炮打双灯》被改编成电影后成了单纯地表现性压抑,就违背了原著的精神。二是人物的主要性格不要变。三是故事大的脉络不要变。具体到《俗世奇人》改编成话剧,我是有期望的,3月4日首演那天我会去看,首先看它是否抓住了天津人的文化性格。这性格不是天津话、天津味儿,而是一种地方精神,集体性格,王向明如果抓住了,那他就是大导演。其次我要看是否能让我有一愣的东西,那应该是他们的创造和绝招,要是有,我就服。
记者:当初您给他们有什么具体的建议吗?
冯:当初我想舞台上有两个不同时空的区域,一个可以是茶馆或是酒馆,那么多人物都可以在这个时空里,故事发展到这些人物,他们就可以跳到那个时空里,进入主要表演区等,这只是我的建议。当然我主要强调的还是能反映出天津人的精神。
记者:您多次强调天津人的精神、集体性格,那么具体地说,这精神和性格是什么呢?
冯:天津人的精神是一种有血有肉的感觉。天津是水路码头,有北方人豪爽大气的一面,也有市井里人情厚重的一面。而特点是以自嘲进行自我保护,也可以说是黑色幽默。我曾经和邓友梅探讨过京津人特点的对比,京油子是说话说得溜。而卫嘴子是在最后抖包袱。侯宝林和马三立就是两地的代表,前者语言顺畅,后者是最后给你抖包袱,马三立的相声是民间文学,我的这个《俗世奇人》很多篇就借用了马三立的这个抖包袱的手法。语言上我也有些追求,故事叙述用白描的手法,人物语言才用天津口语。
记者:这么地道的天津人物和故事,在北京会得到性格完全不一样的北京人的认可吗?
冯:你问得好,这是我的一个担忧。北京是精英政治文化,天津是市井文化。写天津市井,如果你不站在一个高层上,就会把这些市井俗事写俗了,而如果有高度、写得好,俗文化就会更有味道、更有深意。搞话剧也一样,单是靠天津话演绎一些市井俗事,肯定不行,但如果搞好了,我相信北京人一定会喜欢。当然,如果他们能来天津演,并且得到天津人的喜欢,那就更没的说了。
记者:北京这边给《俗世奇人》这个戏冠上“爆笑民俗剧”的名头,您怎么看?
冯:但愿这只是一种媒体的“炒作”行为,而这个戏不是真的这样一种搞法。首先,《俗世奇人》不是民俗小说,要找民俗,这里没什么民俗的东西,其次,“爆笑”也不太对吧。我给你讲个天津人的故事,你就知道什么是天津人的性格了。大概是上世纪80年代,从深圳来了一个劲歌明星叫白咪咪,他们在剧场玩了一邪招想把天津人镇住。演出时灯突然黑了,大家以为停电了,这时一束追光打到舞台中央,只见一个穿着白毛大衣的女歌星摆着姿势像猫一样站在追光里,场子一下就静了,而后这女歌星“啪”一下把大衣一脱,露出三点式,天津人哪儿见过这个呀,从追光亮到脱衣服,天津人一直是鸦雀无声,似乎是被镇住了,就在这时,突然楼上有人喊了一句:“我说大姐,您可别冻着。”全场哄堂大笑,一下子就把场子气氛给转过来了,这就是天津人,他不愿意被你压着他、镇着他,但他又用一种特别的方式来转化这个关系。后来那次演出就变成天津人的狂欢了。
记者:在《俗世奇人》一书里您写了19位天津奇人,但据说您脑子里这样的人物还有不少。
冯:没错,其实在我的另一本书名叫《阴阳八卦》里,都是这样的“俗世奇人”,我用了得有几十个,加上我脑子里还有的人物,这“俗世奇人”总能凑上八九十个。但是我害了自己,当时我想写另外一本书,所以我在这本书结尾写了,我不打算再写,如果再写就算我无能。所以这书是不能再写了。
记者:那么接下来您的计划能否透露一下?
冯:正在弄《思想者独行》这样一套作家评论家对话的书,王蒙、贾平凹等一人一本,我那本正在写。前一段时间我对杨柳青地区进行拉网式调查,收集了关于年画等民间艺术的非常丰富的资料,准备写一本名为《南乡问话记》的文化随笔。另外我的计划里还有一本小说,是写第一批外国人到天津来的那段事,是一个很个别的小说。4月份我去欧洲,我要在那儿为我的女主人公找一个出生地。
记者:希望您还有机会与话剧结缘,祝您这次的《俗世奇人》能演出成功。
冯:与话剧一定还有缘分。我的另一本小说《三寸金莲》也给了北京的话剧导演,是导演《原野》的李六乙。
《俗世奇人》连排纪实
灯亮起,梅花大鼓的鼓点就敲起来,在空政话剧团一个很隐蔽的小礼堂里,即将在3月4日亮相人艺小剧场的《俗世奇人》进行了第一次连排。
大年初六(2月6日)刚刚建组的小剧场话剧《俗世奇人》,系根据天津作家冯骥才的同名小说集改编而成的,导演王向明调集了空政话剧团的全明星阵容,洪剑涛、刘亚津、周贵元、林永健、周明汕、杨青、周冬齐、程鹏、郭伦等几位优秀演员,只有他们才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攻克艰巨的任务———他们将在剧中轮流演出全部28个人物。
未见舞台,先在礼堂门口看到色彩浓重的招贴画,剧组紧张的排练气氛已经弥散在空气中。由于是第一次连排,很多周边条件还没有完全到位,场内观众主要是话剧团领导和少数几家媒体记者,但演员都很投入,观演双方都十分过瘾。
全剧共分三段。第一个故事说的是韩老爷悬赏一幅丈二匹长卷,画家孔七爷未获青睐,酒婆旁敲侧击,韩老爷请出津门高手,无奈皆败,孔七爷鹤立鸡群,韩老爷当场赏金。真假功夫立见分晓。第二个故事说的是钦差大臣荣禄不识茶汤中的芝麻,杨八巧舌如簧,荣禄恍然大悟又有了台阶,遂赏银百两,而贺道台养的八哥却因为说出“荣禄那王八蛋”而被摔死。说假话的人名利双收,说真话的畜生却没了命。八哥由服装奇异的演员来扮演,鸟相人言,妙语连珠,可谓本戏的一大亮点。第三个故事说的是古玩店鉴别大师蓝眼买了幅《湖天春色图》,市井却风传此乃赝品,蓝眼也对自己产生了怀疑,于是高价将“真迹”买入,两厢对比,却发现刚刚花高价买来的才是“如假包换的赝品”,自觉毁了一世英明,轰然倒地气绝身亡。
整剧的第一感觉就是容量很大,作为一个小剧场戏剧,却有着大剧场的容量,绝不偷工减料,在场的一些业内人士都表示:在小剧场演,多亏啊。虽然容量大,看起来却并不枯燥,包袱一个接一个,许多接踵而至的小包袱都淹没在笑声当中了。
第二个感觉是演员齐整,空政话剧团不愧是“军中明星团”,演员整体水平很高。
同时,从剧组获悉,冯骥才先生将在3月4日人艺小剧场《俗世奇人》的首演后,和观众座谈,并签名售书。
导演王向明欲借此剧表达看法
在我采访冯骥才的同时,北京这边《俗世奇人》正在进行一次有领导和部分媒体记者参加的重要连排。23时30分左右我与刚刚从排练场出来的导演王向明通了电话。
王向明对这天下午的连排感觉还可以,但他说排练时间只有20天,还需改进。而且作为喜剧必须见观众才能真正得到考验,因为喜剧必须有现场舞台上下的互动才会产生效果。他觉得:“真正演出五六场之后会演得很漂亮。”
《俗世奇人》当初被改编成电视剧,但是王向明觉得话剧更适合表现这部由19个传奇人物构成的奇书。于是王向明和王志安、胡玥共同改编,将19个相对松散的人物,整合成三个故事,并用梅花大鼓将其构成一出完整的戏剧。三个故事分别选用了孔七爷卖画打擂台、孟道台驯八哥、蓝眼辨画真假三个故事,并以这三个故事为主体融入其他人物构成全剧。
王向明说,他之所以把《俗世奇人》搬上舞台,一方面是他喜欢很民族很民间的东西,而且《俗世奇人》中的某人某事也暗合了当下社会的某些东西。王向明说这个戏是一出针砭时弊的戏剧,同时也有讽刺知识精英的内容。他说这样的戏不会太写实,反而有后现代的倾向。同时他也表示,是不是具有天津味儿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想通过这个戏表达他对当今社会的看法。
王向明特别提出对冯骥才先生表示敬意,没有他笔下那么鲜明生动的人物,就不可能有这出戏,而且冯先生非常宽容,给戏剧创作以很大的自由空间。(杭程、娄启勇、王超、王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