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这些年,东北二人转这个词汇因为赵本山的缘故渐渐成了各地报纸文娱版面上的常见词,从《刘老根》热播到央视小品大赛表演风波,二人转在追捧与呵斥中已渐渐把脚步迈进了山海关内。而从上周四开始,中国评剧院的“红馆”剧场每晚都将上演吉林东北风二人转艺术团表演的二人转,按现定计划,表演将在这里持续一年。
在演出的第一个周末,“红馆”座无虚席,据东北风艺术团的李团长透露,其中有
70%的票是售出的,还有30%则是赠票。以后的一年里,是否每晚都能这样火爆呢?李团长说:“我们是在‘摸着石头过河’,事在人为。”石头是北京市民的欣赏口味,也是有关部门的审查规定,这里表演的二人转打出了“绿色”的口号,声称过滤了不健康的内容。从现场看,带有性暗示的表演确实被减少到了最低限度。
“二人转代表了民族文化”“夫妻档”明星眼中的二人转
第一次看东北二人转还不大习惯,但想想这本来就是吃着开心的小菜,何必把它当作大餐。表演的第一次高潮是东北“红转星”阎森和周玲玲夫妇上演的《聪明的傻子》,几个包袱抖得全场大笑。阎森是去年辽宁东北二人转展演中的“十大名丑”之一,也是东北风艺术团的主力演员。当记者在演出结束后见到他时,他已经卸了妆,脸色刷白嗓音沙哑,他的妻子周玲玲说他正在发烧,而一旁的李团长告诉记者,演员带病演出是常有的事,但只要演出气氛好,什么病痛在台上都不存在。
新京报:听说东北二人转90%都是夫妻档演员,是不是这样的组合更利于表演。
周玲玲:二人转的灵活性比较大,需要演员的临场反应能力,马上能够跳进跳出,夫妻档可以使这种配合更加默契。而且我们每天都要练功,夫妻更方便些。
新京报:你们觉得二人转能在北京扎根落户吗?
阎森:我们从小就特别喜欢二人转,是舞台促成了我们的婚姻,虽然我们常在东北的舞台上演出,但进京演出一直是我们的梦想。我们演出的宗旨就是活跃都市人的文化生活。希望能在北京扎根落户,这一点我们充满信心。我们进京不但是将东北民间艺术介绍给北京的观众,也希望通过演出让北京的观众喜欢我们。
新京报:不过北京观众眼光很挑剔,对演出的内容、演员的阵容和剧场环境都很在意,那么对于打开北京的市场,你们做好准备了吗?
周玲玲:当然。二人转艺术包罗万象,它借鉴了京剧、评剧等许多其它的剧种,演出内容也根据观众不同的口味而定。作为演员,要在365天里天天演出,如果总演一个段子,不超过10天,观众准烦了,所以我们团聘请了东北最有名气的二人转导演、编剧为我们量身订做演出节目,并定期更换一批演员,永远保持演出节目的新鲜度。
新京报:从今晚的演出可以看出,观众对二人转还是挺感兴趣的。但是作为演员,你们认为二人转最突出的艺术特点是什么呢?
阎森:有这么多喜爱二人转艺术的观众,我们感到很荣幸。二人转是一种地域性很强的艺术形式,但现在它已经出省了,这就意味着它不仅代表了东北文化,也代表了民族文化。我们来京城演出也希望不断地丰富它,在为北京的观众奉献丰富节目的同时也充实自己。
曾经有人问我,东北的二人转能不能做成中国的二人转,并且能不能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我们所有二人转艺术的传播者都在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我们团的演出有一个规矩,那就是不靠“脏口”,不靠“荤段子”吸引观众,而是展示演员的绝活,演员真正的实力,说唱伴舞绝哪样都不缺,打造“东北风”自己的品牌。
本报记者天蓝
访谈二人转
二人转也叫“蹦蹦”,产生并盛行于东北三省,是一种有说有唱、载歌载舞的走唱类曲艺形式,迄今大约已有二百年的历史。
二人转的表演由一男一女,也即一丑一旦组成,以丑角的表演为主,七分丑,三分旦。
二人转的唱本语言通俗易懂,幽默风趣,生活气息浓厚;音乐唱腔则以东北民歌、大秧歌为基础,吸收了东北大鼓、莲花落评戏、河北梆子等曲调而构成,高亢火爆;其舞蹈也主要来自东北大秧歌,并吸收了民间舞蹈及武打成分,以及耍扇子、耍手绢等技巧。
发展到现在,除了传统的二人转以外,还出现了“曲苑杂坛”式的综艺性质的二人转,这种形式加大了小品表演的成分,淡化了传统的唱腔。目前在中国评剧院演出的二人转就是以后一种形式为主。(小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