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金钱燃烧的岁月》穿凿附会得离谱 |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虽然标榜让观众走进剧场的目的不是听所谓的道理,更不是用低级的乐趣来缓解生活的压力,但小剧场话剧《金钱燃烧的岁月》究竟想带给观众怎样的心理暗示,恐怕没有几个人能说得清。改编自迪伦马特的《弗兰克五世》,并因此成立了《弗兰克办公室》工作坊,一群来自中戏成教学院的学生用一种介乎探索与写实之间的表现方式将这部作品搬上了舞台。
近十几年来,迪伦马特的剧作屡现北京舞台,《罗慕洛斯大帝》、《天使来到巴比伦》、《老妇还乡》等为这位受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影响的剧作家赢得了不少中国拥趸。但初闻《金钱燃烧的岁月》,恐怕没有人能将其与迪伦马特联系在一起,即使创作者并非刻意,也难免给人借《××燃烧的岁月》吸引关注之嫌。迪伦马特的剧作,大都形式上看似荒诞,但并不晦涩,用生动的语言阐述严肃的道德问题,但全剧在表演之余,还不时穿插节奏感很强的歌舞,即使是墓地的一场戏也抬着棺材、举着十字架高歌起来。其实,剧中银行总裁弗兰克五世精心营造的圈套从一帆风顺到峰回路转,原本已很具戏剧性,为了使其通俗以符合老百姓的口味所加入的作料大可不必,尤其是歌舞、电视屏幕等等,不仅手段陈旧,也割裂了剧情的延续性。不是所有的艺术作品都可以用所谓通俗的方式来解读,毕竟戏剧的受众不同于影视,当你试图用诸多时尚元素来“丰富”一部作品时,你失去的可能更多。
后人对该剧的评价简言之便是金钱、物欲是高悬在人们头上的双刃剑,欺骗、虚伪、诚实、善良,究竟哪一个更为高贵?这是一个永远值得探讨的问题。不过导演林荫宇的视角却更为广阔,她将全剧主题词定位为“不流血的战争”,这是因为受了上海首富周正毅大案的震惊,而全剧所揭露的“强盗逻辑”甚至可以引申到目前的世界局势,它们是扩大了的“弗兰克银行”,“弗兰克银行”也是它们的缩影。(作者:郭佳)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