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3月26日至4月1日,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在云南丽江进行了巡演。
丽江,这个自然遗产、文化遗产、记忆遗产三大世界遗产的聚集地,因为艺术团的到来而激动;因为艺术团的到来,给它的文化增添了一份光荣;因为艺术团的到来,又多了一份美好的记忆。
监狱义演——用艺术和生命的力量温暖冰冷的心
3月27日,艺术团来到丽江监狱进行慰问演出。由于前一天晚上飞机误点,演员们凌晨两点才休息,加上丽江的海拔比较高,很多团员都出现了不适应的高原反应,但是,早上八点,所有演职人员就都按原定的时间赶到了演出现场。
按计划,艺术团将在监狱进行一次小型的义演,但是现场看到的一切让艺术团的成员不由地为监狱方面的努力所感动:广场上,用数条大木板连夜搭起的舞台已经用火红的地毯装点完毕、舞台周围遍布的鲜花、整齐排列的凳子、专门腾出来两间房子作为演员的化妆间,甚至专门为演出人员准备了厕所……当大家看到这一切的时候,除了惊叹,更有一种来自内心的温暖。
团领导决定加演节目,原定四十分钟的节目,加演到一小时四十五分钟。高原上强烈的阳光、猛烈的风沙、还有捣乱的音响设备没有影响大家的情绪和演出水平。专业的演出深深打动了在场每一个人的心灵。当《烛光里的妈妈》歌声响起时,很多囚犯低头抹泪,他们是否想起了远方的妈妈?
一些警官也是流着泪看完了演出,一位警官说:“这样的演出,让我花一千块钱来看我也愿意。”
据监狱部门介绍,在此之前,只有一个老年表演队到监狱演出过,那个时候,很多囚犯就舍不得他们走。而这次,艺术团带来的不仅仅是高水平的演出,更有自强不息的精神。这些曾经失足的人们感受到的是生命的力量!
当我们的车驶出监狱大门的时候,两边监区的铁栏里、窗口前,伸出了成百上千只手,黝黑的胳膊摇成一片,直到在我们的视野中消失。
演出结束,艺术团回到宾馆休息,这时,监狱长赶来,他带来了三千块钱:看完演出后,许多犯人感动之余,把他们仅有的一点买生活用品的零花钱捐给演员,他们想让大家买一点纪念品带回去,让大家不要忘记丽江,不要忘记丽江的人们。
演出——不能打半点折扣
在丽江的三场演出,舞台条件都不是很好,其中两场是露天的,没法体现灯光效果,而音响条件也非常有限。尤其是3月28日,在束河广场的演出。高原那喜怒无常的性格好像成心是要和艺术团开一点玩笑,从上午走台开始,空中就偶尔丢下几滴雨点,下午演出的时候,不时袭来的大风给跳《红扇舞》和《秧苗青青》的演员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为了演出的顺利进行,演员队长邰丽华现场创新,将舞蹈动作做适当调整,聋人舞蹈队的演员们抓住表演前的间隙在后台反复练习,最终成功地保证了演出效果。
最后一场是在丽江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的演出,由于场地的限制,有些布景及灯光无法完全按照原有的舞台要求实现,但是,艺术团的全体演职员并没有因这些外在因素的存在而给自己表演水准打半点折扣。演出取得了圆满成功,轰动了丽江。
殊途同归——自胜者强
27日晚,艺术团全体成员到丽江古城观光,经过著名残疾人书法家和志刚的书斋时,演员都不由驻足观看。
和志刚,这位失去双臂的年轻人,因为他的艺术成就和自强不息的精神,被评为2003年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在大家欣赏和志刚的书法作品的时候,书斋经理立即通知了和志刚。听到残疾人艺术团来到自己的书斋,和志刚放下饭碗就赶了过来。
在这里,他看到了艺术团的肢残演员黄阳光。
这是一次怎样奇特的见面:两个人失去双臂的青年人,用坚定生活的信念各自支撑起了一片广阔的天空。命运的不公让他们失去了双臂,相同的命运又让他们聚到了一起。他们交流不是失去双臂的痛苦,而是各自走过的人生之路。他们用自己的努力让命运低头,让他们有了实现自身价值的机会。抑制不住心中的喜悦,和志刚当即让人取来笔墨,用嘴写下“自胜者强”四个字送给黄阳光,并且跟艺术团其他演员进行了交流。而后艺术团在束河广场演出的时候,和志刚也来到演出现场,表演书法为艺术团捧场。
同在一片蓝天下,他们展示的不仅仅是艺术,更有艺术背后的坚韧与拼搏精神。
宾至如归——古城人心换我心
艺术团的到来,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当地政府的重视,新闻媒体的大规模报道、广泛宣传,让这个古典与现代交融的小城充满了节日的气息。在丽江的日日夜夜,艺术团所到之处,无不受到热烈的欢迎和真诚的款待。
●27日,在监狱的义演本来由于管理原因不允许外来观众观看,但是,仍然有很多家属到场,在场地周围站了满满一圈。
●28日,艺术团在束河古镇演出,下午演出,上午就有村民赶来看艺术团走台、帮助布置现场,主办单位准备了一万五千个座位,但还是远远不够,十里八乡的乡民都赶来观看演出。老太太们穿着纳西族节日的盛装成群结队地赶来,学生换上了干净的校服,后排的观众由于担心看不到演出都站到了凳子上,周围的土坡、卡车、拖拉机甚至自行车上都站满了人,当地的小贩也来“赶潮”,把小摊摆到了舞台旁边。
●29日,在交流中心的演出,剧场外买不到票的观众聚集在剧场门口四处询问过往的观众有没有余票,剧场内近800的席位座无虚席,即使是剧场的工作人员也只能站在过道上观看演出。
●30日晚,艺术团到一个纳西农家参加农家乐。纳西村民用他们的最高礼节来迎接艺术团的到来,全村的老人一起跳起了舞,艺术团的演员也即兴表演了节目。听了盲人演员杨海涛演唱的《天堂》之后,激动的纳西族老奶奶拿出一部分自己的积蓄,送给杨海涛,并对他说:“孩子啊,这是我们纳西人的一点点心意,你收下,我们希望你能把眼睛治好,来看看我们美丽的丽江。”演出的时候如此,其他时候,当地群众更是表现出了纳西族人民的热情和好客。艺术团的每一个成员、在古城的任何一个地方,都能感觉到当地人民的盛情。
●31日,大家到著名的长江第一湾游览。当天太阳很大,结果刚下车,路边开饭店的老板就给大家拿来了草帽,一位曾经在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中报道过的老人,给大家当起了义务导游并热情地为演员们讲解古城的历史。观光结束后,饭店老板招呼大家喝茶休息,并且执意不收钱。
在古城观光,各部门都主动给大家提供方便,游人和当地居民都尽可能提供帮助。为了给演员提供方便,丽江市古城区团委组织了当地职校的学生志愿者给艺术团担任服务工作。从年龄上来说,演员大都可以做他们的哥哥姐姐,但是他们给予演员无微不至的关怀让大家感觉到兄弟姐妹般的热情。在玉龙雪山的索道上,她们用悠扬的纳西民歌表达了他们对远方客人的欢迎和热情。几天的相处,志愿者和演员建立了深厚的友谊,4月1号早上艺术团离开丽江,本来可以回去休息的这些志愿者早早的等候在宾馆大堂里为艺术团送行。临别,志愿者给艺术团的好多成员都写了信,信中说出了他们眷恋的心情。有一位志愿者在信中说到:“我们在一起的时间很短暂,可是这短暂的时间便是我们认识的渊源,也将会成为我们一生的回忆。”这些可爱的纳西族小姑娘,用最纯朴的方式,表达了丽江人民对艺术团的爱。
短短的七天,艺术团把它对丽江的爱融入在每一场表演里、每一个动作里;而丽江人民,把他们的爱化作了每一次呵护、每一次关怀播撒在团员的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