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9月,应“中国国家话剧院国际戏剧季:永远的契诃夫”邀请,加拿大的史密斯•吉尔摩剧院将给北京的观众带来本次戏剧节的又一个亮点。他们将演出根据契诃夫的五部短篇小说改编而成的《契诃夫短篇》,把5个笑中有泪的故事联接起来,在舞台上给予独特的艺术表现。
《契诃夫短篇》由该剧院的创始人迪恩•吉尔摩和米歇尔•史密斯根据
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在列车上》、《套中人》、《喀希坦卡》、《困》和《洛希尔的提琴》而创作,是剧院推出的契诃夫系列中的第一部作品。剧中描述了四名旅客登上列车,准备横越俄罗斯冰天雪地的荒野,由此展开四个人的故事,每一个故事各不相同,但通过这辆火车贯穿始终,如同一次“戏剧性的旅程”。该剧院的演出风格受法国大师雅克•勒考克动作戏剧的影响,十分独特。典型特征是演员一人要扮演几个角色,运用性别转换,用身体来表现不同的场景,还要自己制造声音效果。全剧的演员仅一男三女,道具也只有四只箱子。在一开始,演员手中的行李箱还是作为车厢的座位。而随着主人公一个一个地讲述故事,那些行李箱也相应地成为了故事中的墙、剧院座位、乐器和棺材,以最小限度地使用道具,来产生最大限度的视觉效果,与中国的京剧对道具和舞台的运用有异曲同工之处。四位演员分别扮演四个故事里的主人公:《套中人》中容貌怪异的别利科夫,《喀希坦卡》中迷路的小狗,《困》中受尽困倦折磨的年轻仆人,《洛希尔的提琴》中的棺材匠。他们在表演中借助身体动作、面部表情和语言,抓住一些小的细节,塑造出了独具魅力的角色。而且四位演员既相互配合得天衣无缝,又各显神通,相得益彰。
凭着卓越的艺术表现才华,极其独特的形体表演和黑色幽默,《契诃夫短篇》于2000年获得三项“杜拉•莫沃•摩尔大奖”,包括杰出演员奖,杰出导演奖和优秀剧作奖。该剧于2000年到2001年在多伦多上演15周,受到极大好评,之后该剧又成功地在加拿大、英国和中国香港进行了巡演。
此次参加“契诃夫戏剧季”是史密斯•吉尔摩剧院首次来到中国内地演出,北京是他们本次中国之行的首站,之后还将去上海和香港演出。2001年9月,该剧院在香港演出《契诃夫短篇》获得了极大成功。他们在北京的演出将会给戏剧界带来耳目一新的感受,再次挑战观众们的想象力。
剧情介绍
《在列车上》是《契诃夫短篇》多个短篇剧目的中心结构,故事讲述了一辆在“咔嚓咔嚓快乐车站”开出的列车,正前往“寻觅人生”车站,途中遇上不同的人物,发生了一连串的故事,其情节就像俄罗斯的特色工艺品套娃,愈揭愈深,耐人寻味。在列车上,小个子别利科夫容貌神情怪异,仿佛似被从壳中强行拔出的寄居蟹(《套中人》);迷路的小狗喀希坦卡被马戏团团长收养,要表演叠罗汉,最后喀希坦卡为了忠诚而放弃了在马戏团的欢乐(《喀希坦卡》);十三岁的女仆瓦尔卡实在是倦透了,而摇篮中的婴孩啼哭不止,疲惫压得她透不出气,简直不容她活下去,最后她找到了那个不容她活下去的敌人(《困》);棺材匠感叹自己死后,小提琴便会被人丢弃,每当想到人生充满失落与空虚,他不禁悲从中来,为小提琴哀歌(《洛希尔的提琴》)。
剧院介绍
加拿大的吉尔莫•史密斯剧院组建于1980年。组建人迪恩•吉尔莫和米歇尔•史密斯曾于1978年同在法国巴黎雅克•勒考克大师的学校学习。剧院自成立以来,排演了30部戏剧,其中16部为该剧院的原创。剧院在加拿大进行了多次全国巡演,还出访过欧洲和亚洲的14个国家。他们的作品曾荣获了24项多伦多剧院“杜拉•莫沃•摩尔大奖”的提名奖,并5次夺得该项大奖,2次荣获Chalmers(查尔莫斯)最佳加拿大戏剧提名奖。他们还被加拿大《现代杂志》评为“最优秀的小型剧院”。史密斯•吉尔莫剧院的典型剧作是一人扮演几个角色,运用性别转换,演员用身体表现场景,自己制造声音效果。运用这些技巧,他们创造出的角色和讲述的故事比对话戏剧更加真实、更加激烈。富有冲击力的视觉形象超越了大脑的理智思考,激起人们内心的情感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