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邵泽辉 年轻=激情
在戏剧舞台上,好像导演年纪越大就越有分量,但在《麻花Ⅰ》大受好评的前提下,《麻花Ⅱ》却启用了名不见经传的年轻导演邵泽辉,对此,他既感到意外,又有一丝“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味道。
今年刚刚拿到中央戏剧学院硕士学位的他,因为热爱戏剧,相继在赖声川的两部在内地演出的话剧中担任导演助理,积累了丰富的舞台经验,但对于《麻花》这样的贺岁喜剧,他认为与别的戏剧差别较大:“《麻花》是玩闹的、可爱的,能给观众带来直接愉悦的,虽然前一部的成功并没有给我带来太大压力(剧情不同嘛),但如何把形式与内容结合,在搞笑的形式上发展感人的故事情节,这点很难呐!”但幸好有好的演员和音乐、舞蹈设计全盘合作,每晚排练邵导只感到兴奋与期待:“我以前学过好久的舞蹈,当初也正是因为对舞蹈、舞台的迷恋才选择戏剧的,所以在舞蹈上你们放心啦!音乐更不用说,歌手林依轮、音乐人伍洲彤都不是白给的!”
让我们期待年轻导演的活力与激情带来全新的《麻花Ⅱ》!
林依轮 我最担心“笑场”
(扮演不拘小节、“不务正业”的医生)
印象中林依轮是个很低调的人,不经常出现在狂轰滥炸的媒体上,不经常参加搞笑搞怪的的综艺活动里,他的朋友甚至“埋怨”他:“你能不能‘坏’一点?别只会唱歌,什么绯闻、新闻都没有!”然而为了自己深爱的“麻花”系列贺岁剧,他侃侃而谈,一口气说了这么多:
失去——为“麻花Ⅱ”我推掉了至少两部电视剧,演出就更不用说了。都是我“自找”的:在看“麻花Ⅰ”的时候我就喜欢的不得了,几经辗转找到制片人,跟他说“我报名出演‘麻花Ⅱ’!不管什么角色,我一定要‘霸着’一个名额!”其实那时候我还不知道自己年底有没有时间演呢!呵呵。
获得——这是我非常谨慎对待的一部戏剧,不光因为它是我的‘第一次’,更因为它圆了我妈妈的一个梦:她一直希望我能参与到话剧——这种艺术中最高级别的表现形式中来。
爱情——相比起“麻花Ⅰ”的爱情是副线来说,“麻花Ⅱ”里爱情是主线,更彻底,更感人。举个例子吧,我为其中一段感情独白选的歌曲被一些“圈内人”听到后,都非常感动,他们几乎是无条件地要把它做成动画。我希望看完这个戏后大家的反应是马上打电话给朋友,与朋友一起分享那种温情。
虽然剧情讲的是遥远的未来,但它反映的很多问题现在已经出现了,比如人们对感情的麻木——有人说自己“这一次动了真情”,旁边就有人说他“你傻了吧”!我们正是要通过这个戏,告诉人们什么叫爱,我们还需不需要爱!
台词——每天早上冲凉时我会说一些让我自己感动的话,更有一次刘孜让我为她最后一场独白说点能感动观众的话,我说着说着把自己说哭了!当晚的排练刘孜就用了这段话。
幽默——我扮演的李欢是一个爱好中国武术加迷恋针灸催眠的医生,他不拘小节、爱耍小聪明惹小麻烦,没事还踢踢腿捅捅梅花针呢。语言动作上带着一股冷幽默。这可给了我机会让你们看看我天分中的幽默细胞了!
好玩——这个团队有多好玩?每次排练前我们都要跳一套广播操,后来又跳拉丁的小鸡舞;排练时经常我们自己就“喷”了,笑的演不下去了非要调整一会儿才行,所以我真担心正式演出时我们会笑场!
不光是好玩,这种集体合作的精神也是干任何事缺不了的——就算你是史泰龙,也得有飞机把你搭到越南你才能成为英雄吧?
广告——我很乐意和朋友分享这么好看的剧,已经给好多人打电话请他们来看了。你说我做广告?好东西,当然要让大家知道!所以到时候也许会变成“明星大聚会”,观众们要带望远镜哟,没准就会看到你的偶像!
下午温暖和煦的阳光下,林依轮修长提拔的身材被拉成了剪影,金色的剪影。这个剪影一刻也不闲着,不是随着音乐随意舞动,就是在排练场里走位、表演、踱步、大笑、深思……举手投足间,林依轮生动灵气的表演让人不相信他从来没有登上过话剧的舞台。也许,他将创造出艺术生命中更高的高峰,更美的风景!
伍洲彤 不辞辛苦 不怕曝光
(扮演“爱的小屋”的守门人、电视节目的总策划人)
北京音乐台的节目主持人伍洲彤,在已经主持了12年的《零点夜话》中,用他深沉磁性的声音、理性而又温暖的安慰给无数人带去了温馨和关爱;现在他不仅主持着这档内地时间最长的直播类情感节目,还将在2005年开辟重头栏目《我为歌狂》,并且担任着音乐台流行节目的音乐总监。如此忙碌的他,却因出演“麻花Ⅱ”,而必须每晚直播节目一结束就马不停蹄地赶往海淀剧院。到底“麻花Ⅱ”有什么魔力这样吸引他?
“剧中我扮演伍小彤,就是我伍洲彤的后代喽,他曾经是一个‘爱的小屋’的守门人,却因为3046年没有人再谈感情而关闭了小屋。后来他策划了这场爱情真人秀,希望人们找回真情和关怀。最后终于ü罨逗托∽蔚陌楦卸?046年的人们,重新打开了已经关闭1000多年的爱的小屋。这个戏与我多年来作节目的意图是一样的:呼唤爱,呼唤关怀。所以我毫不犹豫地接了。”
演出时每晚从北京台跑到海淀剧院,从主持节目到参加演出他能安排得好吗?
“有一些不确定因素会影响我赶到舞台,比如堵车,但那也没有关系呀,观众看到我气喘吁吁的冲上台不是很好玩吗?而且我的听众朋友们听节目时想到我过一会儿就要去演戏,不是也会觉得很刺激吗?节目里的热闹、玩笑,戏剧里的深沉、善良加起来考验了我。”
作为电台节目主持人,他不害怕因为舞台曝光而失去在听众心中的神秘感?
“我会保留原汁原味的节目中的声音,但更想让大家了解舞台上的我,近距离的我。”
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的他,除了声音,还将贡献什么?
“我是这出戏的音乐总监,虽然剧情以搞笑为主,但音乐会变化多端。”
采访他的当天,一见面就发现他瘦了,真担心他的身体会因为年底紧张的工作而吃不消。但看见他排练时开心的大笑,明白一件事:做着你自己喜欢的事情时,不觉得累。
刘孜 潜力无限
排练当天刘孜有些安静,坐在台下观看时常常抿着嘴微笑,但轮到她上台时,一招一式非常有模有样,无论是大笑的表情还是满场跑的动作都很放得开,颠覆了印象中的“淑女”。她说连她自己也没想到:“当初接到剧组电话时没当回事——那时候想我哪能演喜剧呀,以前都推了不少情景喜剧了,觉得尴尬,觉得会破坏我的形象,呵呵。现在我被这个‘磁场’吸进来了,但一开始还是手足无措,经常演着演着停下来问他们‘我演的对吗?’那时候很痛苦,慢慢的发现我自己还是很有喜剧潜力的嘛。”
刘孜当天有重头戏要排,所以没有说太多,也许林依轮说的比她自己说更好,“她是一个随和的女孩,但又认真,每次排练完都要做记录的!”
以下是林依轮口中的“各顶各的好”的其他演员们,没有他们这些绿叶,再美的红花也不能开放;有了他们带来的笑声,保证你在两个小时中一直“审美兴奋”!由于他们是一群为戏剧痴迷的年轻人,允许我用“自白”的方式原汁原味的保留他们的话,用文字再现他们为戏剧、为“麻花”付出的热情。
周昱丞 没有野心的演员不是好演员
(副导演,扮演“海归”等角色)
原名叫“周大勇”的他,因为孝顺,听从妈妈意见改了这个文绉绉的名字,其实他本人是有些“匪气”和野心的——
“麻花Ⅱ”的压力肯定比以前大,因为“麻花Ⅰ”是尝试,就算不成功还成仁呢!但是现在大家越来越有信心——今年麻花肯定比去年好!因为压力就是动力。而且我们不想跟“翠花”争,我们要和“自己”争,要超越自己!这点在境界上就高了一些吧。
告诉你个内幕,其实在“麻花Ⅰ”里本来应该我是男一号的,因为我有语言天赋,能说七种方言呢,当然最后换成何炅不光是因为他名气大,也是他确实演的好——所以我就好好演好我的绿叶,挑了个词最多的!嘿嘿你可别笑我!
这次和上次一样我仍然担任副导演,因为我有强烈的导演欲和组织欲。而且我们是有优良传统的一个剧组:在“麻花Ⅰ”公演的初期票房压力比较大的时候,我们都团结一心,坚持了下来,取得了话剧空前的票房成绩!参与麻花真的都改变了我的性格,从此不再3分钟热度!
沈腾 不放弃的搞笑捕快
(副导演,扮演捕快等角色)
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作为两任“麻花”的副导演,除了良好的表演功底,强烈的创作欲望在他身上更是展露无疑——
我在“麻花Ⅱ”里扮演某某年代的捕快。具体年代保密不告诉你!呵呵。你看你一下子就想到了《十面埋伏》,你真聪明。这不,导演今天还拿《十面埋伏》的碟让我回家观摩学习呢!不过我这个捕快可比他们搞笑多了,是怎么好玩怎么演的。而且我还作着副导演,主要负责后两场的编导。
讲讲过去的“辉煌历史”?俺们东北人实在,不好意思说呀!也就是在“军艺”的时候有些作品反响不错,比如话剧《我在天堂等你》,基本上观众是从头笑到尾,包括看戏的中央领导,还获得了曹禺杯一等奖的第一名,当时它得了十几个奖呢——甚至还有“升降台奖”,这种奖据说以前都是没有的。
但我这个人有个最大特点就是比较倔强,还在学校的时候有一次由于戏剧的表演理念不同我和老师吵起来了,她都跑到校长那里哭了!但由于我特别有信心,校长只好说“看他考试时的表现吧!”后来考试时据说由于太逗乐了,在舞台最上面给我打灯光的同学乐得差点翻下来!所以一直到现在我都比较较真,你说没灵感的时候怎么办?我不会因为没灵感而放弃什么,那不是我的性格!
黄妮娜 有乐儿您别绷着
(扮演电视台女主持人等角色)
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2001级表演专业,因在“麻花Ⅰ”中将“刘丽丽”表演的生动活泼,令人印象深刻——
麻花这一类型的喜剧给我最大的感觉是,演员的表演在剧本基础上再创作的空间很大。简单说吧,剧本本身就有一个很好的故事,是个基础,加上了众多演员在排练中加上的彩儿,有趣的包袱——这样出来使剧本的效果更好!比如说爱情戏吧,“麻花Ⅰ”Ⅰ里以喜剧为主,爱情只是浅谈,我的朋友看完了有人就问我“王东和依琳”怎么就好上了呢?我只好回答“好了就好了呗”!而“麻花Ⅱ”里林依轮和刘孜的爱情更生动,对爱情发展解释的更清楚。
去年我还接演了本来有谢娜表演的“麻花”这个角色,2场——因为她出了交通事故。那时候我们到医院去看她,她拄着拐杖满屋子跳,大声嚷嚷“没事没事,我要接着演”!她对舞台的热爱真的是让我们感动。可看她当时伤的情况,导演还是决定让她休息,结果咣当一下,让我顶替她上两场!我都顾不上懵了,何炅还是临上场前一个小时才和我对的台词呢!但这样的“刺激”很大的锻炼了我,后来无论是“麻花”,还是“刘丽丽”都得到了群众们的认可(挤眉弄眼的笑了)——都是熟人,我可就不客套了。
去年印象最深的两场是“观众对演员影响最大的两场”:一场是某老艺术家协会的包场,不但座位空了很多,而且他们都不笑!我们演员都傻了,从幕布缝里往下看,你猜我看见什么?原来他们都在紧绷着脸,憋住笑呢!有的实在想笑的,看看身边人不笑,就硬给憋回去了!你说他们累不累呀?!这正是我们这个戏想倡导的:想吃麻花献给你拧,有乐儿您别绷着!生活本来就应该是轻轻松松的嘛!
还有一场是某艺校的小孩和家长包场,大多数都是何炅、于娜的崇拜者,不但连过道里都坐满了人,有拍照的,有高声喊“何炅看这边,我给你照张像!”嗬,这哪儿是演话剧呀,倒像歌友会!这两场给我们演员的影响有点大,但今年再演“麻花Ⅱ”我向大家不会再沉不住气了——不管看戏的是谁,我们都能发挥出最好水平!
梁超 宽街影帝 救场功臣
(扮演电视台台长、医院院长等角色)
经历传奇、经验丰富的梁超,介绍名字时诙谐地说“我的名字就是梁启超去掉中间那个字”——
我在上学的时候喜欢唱歌,后来到了部队也就是文艺兵,当时很穷嘛,大街上唱一首卡拉OK要两元钱,所以遇到部队领导来考试,我就和朋友说“就当免费去唱两首歌吧”,没想到唱完歌领导问我“你还会什么”,我就表演了个小品,然后就考上了!就开始在部队表演相声、小品、演唱等,什么都学,什么都来——甚至有一年在部队的晚会上11个节目里我表演了8个,包括跳舞!
后来到了中央戏剧学院,因为每次交作业都又多又勤,老师送我一个外号“宽街影帝”(中戏位于宽街),不好意思。
2004年正月十五“麻花Ⅰ”剧组打电话给我叫我火速来北京“救场”。凑巧的是我之前就非常喜欢这个戏,曾经连着看了8场,台词早就背熟了。真是想什么来什么,于是我就连夜从河南坐火车来到了北京,下午看了一场现场表演,第二天就上台了,所以又被“麻花”剧组封为“救场功臣”,嘿嘿,还是不好意思。
田甜 秋水一样的眼睛
(扮演裁判等)
同样是中央戏剧学院2001级表演专业毕业的田甜,有着一双秋水一样的眼睛,恰如她的名字“甜”,原来这是多年来戏曲表演的缘故——
我16、17岁就开始在锦州市评剧团唱戏了,你说年纪小?已经不算是童工啦!苦恼的是刚到中戏时,表演时动不动“戏曲范儿”就出来了,半年才扳过来,后来排练的《无言交流》就是完全没有台词全靠动作表现的一出话剧,当时大受好评——从那起我才过了这个“坎”。
你看我文文静静的,怕我不能搞笑?其实我很喜欢看喜剧的,今天还特意重新看周星弛的《食神》,因为里面有个裁判的角色,因为这次我扮演的裁判是个你从来没见过的“古代的女裁判”哟。
“麻花Ⅰ”让人笑死了,但是好像少了点内心的东西,Ⅱ就会着力从这方面加强,让你“又哭又笑”。
这个喜欢看韩剧的女孩,这个声音细腻却很有穿透力的女孩,身上有一点戏曲的优雅,古典的味道,也许将带来不一样的话剧舞台表演。
王伟 坚定地奔着理想走下去
(扮演电视台主持人等)
毕业于首师大中文系的王伟,身上却一点书生的“文酸气儿”也没有,他笑说“我是个另类”——
我出演过8部话剧,导演过3部,先后与张广天、赖声川、林兆华导演合作过,其中和赖声川导演合作的《千禧夜我们说相声》和《他没有两个老婆》获得了“2003年中国杯原创戏剧最佳新人奖”。你问我怎么从“非专业”到“专业”?因为当初没考上中戏呗,所以矢志不渝的奋斗呗,终于进了这个圈子呗!——嘿嘿开玩笑,因为太喜欢戏剧了。
最开始为了从事热爱的戏剧事业,我差点“衣不蔽体,食不裹腹”呢,所以去学校里作了一阵语文老师,现在又在学校里教表演专业,还在央视的《东方时空》的“百姓故事”里主持了一期“春节特别节目”,得到了内部的肯定,最后却因为没有崔永元有名气而被换掉了!唉,失去了出名的机会,遗憾呐(自嘲的笑)。
在“麻花Ⅱ”中我除了演员角色,还担当了编剧、策划的一些事情,我觉得它与Ⅰ不同在于更强调演员的自我创作和舞台的控制能力,现场感、观众的融入感肯定更强!
应良鹏 出了排练场就不会活的人
(扮演电视台台长等)
说话时忽闪忽闪着一双虽然不大但很有神采的眼睛的大鹏,同样来自解放军艺术学院,同样对母校充满自豪——
我们军艺培养出来的学生更能吃苦,纪律性较强,更有觉悟吧(这时刘孜插话“真的,我们在排练时的很多严肃问题都是他把握的,比如有一次排练,他提醒我们不要出现丑化中国足球的行为呢!——听到夸奖的大鹏腼腆的笑了)
我能走上戏剧这条路不容易呀,说起来眼泪哗哗的呀,呵呵其实现在都过去了。高中的时候家里人坚决反对我报考艺术类院校,于是我与妈妈签订了“为了表演,只好脱离母子关系”的协议!怀揣600元钱就闯京城了。2001年才和家里恢复了“双边关系”——因为终于考上了,因为他们终于理解我了。
你看我这长相吧,也不能演电视剧,但我写东西好呀,从最开始给江苏电视台写情景喜剧,到后来给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的电视台写各种剧本,还参加很多晚会的策划,不过都是打戏剧的“擦边球”,现在好了,有了“麻花”,我可以好好折腾了!
“麻花”剧组给我的最大感受是它虽然是商业戏剧,但没有浓浓的商业味儿,不是那种“你给我钱,我给你演,演完就拿钱走人”的剧组,这里是一群遇到困难靠乐观度过的人!比如说头一天我们对某个段落设计的一致通过,大家很得意地去吃饭,但第二天回来发现不对劲,就一直枪毙!艺术创作要严谨嘛(呵呵)。
我是个出了排练场就不会活的人——作为一个男生,不会打牌不会打游戏,一年当中丢掉无数的手机、眼镜。所以,我还是呆在舞台上吧。
王程 话剧演员是用头脑来演戏的
(扮演医生、店小二等)
18岁就进入曲艺学校的他,一直没离开文艺行当——
我来自中戏相声班,就是当初冯巩倡议下建立的班,因为相声发展到现在,已经不能再是过去的单一模式了,必须借鉴很多别的艺术表演方式——其实喜剧也一样,一定要融合多种元素,就像我们“麻花”,这一版里就会加入很多相声因素,让你发自内心的笑。
我这个人虽然貌不出众,语不惊人,但是有本事把正剧拍成喜剧味道,就是我们毕业演出时的《日出》、《16条枪》,看过的人都大呼“没想到你们能拍成这样!”,可他们都爱看!
严谨朴实、话语不多的王程却每句话都让你听了舒服,良救我才明白:听他说话特象听相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