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综艺大观 >正文

音乐剧《歌剧魅影》热演 回头客看什么(附图)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01月27日19:10 南方周末
音乐剧《歌剧魅影》热演回头客看什么(附图)

安德鲁-洛伊-韦伯作曲的《歌剧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是迄今为止上演时间最长的音乐剧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娱乐图片


  上海大剧院的宣传资料上建议去观看《歌剧魅影》的观众穿“高贵红色或者典雅黑色正装”,但音乐剧毕竟不是歌剧或芭蕾,没有着装要求,在百老汇或伦敦西区,即便穿短裤入场也不会被认为失礼。“我一直以来的一个志向,这次终于实现了———第一次进大剧院的观众席,要穿着牛仔裤进去!”音乐爱好者网站“爱音客”的论坛上,一位网友这样说。

  如果这种愿望真具有代表性的话,从2004年12月18日开始在上海大剧院上演的《歌
剧魅影》能让很多人愿望成真。《歌剧魅影》将连续上演96场,上海大剧院方面估计大约会有13万至15万人次前往观看。

  1月15日晚,《歌剧魅影》在中国的演出第32场的时候,记者在上海大剧院观看了演出。剧院内仍然维持着极高的上座率,能容纳1800人的大剧场几乎座无虚席。上海大剧院副总经理钱世锦告诉记者,全部96场的出票率已经超过70%,首两轮共32场的演出出票率更超过100%———因为有加座。“现在我们已经发现有回头客了,比例大概是3%左右,按照这个比例,全部下来就有三四千回头客啊。”钱世锦对此很满意。

  对比《歌剧魅影》官方网站上一次网络调查的情况来看,这个比例并不太让人激动。3万多人参加的调查中,54%的人看过一次以上,看过5-10次和10次以上的比例都是9%。正是这些“回头客”撑起一连串魔术般的数字:作为迄今上演时间最长的音乐剧,《歌剧魅影》自1986年10月9日在伦敦女王剧院首演以来,19年在全球20多个国家的超过6.5万次演出共有近6000万人次观看,创造了超过25亿美元的票房收入。

  但对钱世锦来说,3%的回头客有着不同的意义。在他看来,这是5年来《悲惨世界》、《猫》、《巴黎圣母院》等一系列世界顶级音乐剧培育出的市场。这些演出,从几场到十几场再到几十场,小心谨慎地试探和提升着中国的音乐剧市场容量。去年底今年初,中国出现了一个音乐剧的小高潮,北京人民大会堂演着《芝加哥》,上海大剧院演着《歌剧魅影》,张学友正带着《雪狼湖》剧组在中国四处巡演,虽然中国还没有真正的音乐剧剧场。

  为什么音乐剧需要自己的剧场?

  因为音乐剧具有与歌剧不同的欣赏特点。譬如说,在设计定位在上演歌剧和芭蕾舞为主的上海大剧院,前排位置比较低,观众无法完整观看到舞台地面。这在欣赏芭蕾舞的时候,可能是优势,但对于讲究舞台特技效果的音乐剧来说,却可能造成很大的欣赏损失。《歌剧魅影》舞台上,大量干冰营造出的湖面行舟效果,前排观众就无法很好地感受到。“我咬牙买了最贵的票进场,凭什么看不到最经典的场面?”新浪网上一位网友在留言中发着牢骚。

  首先是因为音乐剧非常强调舞台特技效果和声音效果(包括各种环境声效,而不仅仅只是传统意义上对演员声音的表达效果),这需要大量精密的高科技设备,传统剧院的设施可能不适应这些设备。钱世锦向记者介绍了1月13日演出的一次意外。那晚,上海大剧院遇到一次“瞬时掉电”———在短得不影响普通民用电器设备工作的时间里,供电突然中断,然后迅速恢复———《歌剧魅影》随团的音响器材上自我保护装置立刻生效,需要重新启动才能正常工作,这造成演出中断10分钟。

  “后台果然是故事发生的风水宝地!”爱音客论坛上一位网友对这次事故显得很兴奋。事实上,这个网站正是“回头客”们聚集的地方,他们最为津津乐道的是各场演出中的非正常场景。他们把这些意外叫做“花絮”。

  一部分“花絮”是关于表演的。“B角的克里斯汀在戏的最后,突然吻魅影,由于她太矮,魅影只好一直半蹲着被吻,我座位离得近,不知道当时魅影两腿始终在打颤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歌剧魅影》上海演出的A角女主角玛尔尼-拉比向记者描述过这出戏女主角的“标准”:“我想所有的‘克里斯汀’看上去都很相像,他们为这个角色选择特定类型的女性,通常他们需要一个漂亮的女孩子,要外形修长,要看上去显得很年轻。”上海的“克里斯汀”玛尔尼-拉比与第一代“克里斯汀”莎拉-布莱曼和都符合这个条件,她们在舞台上仍然呈现出不同的“克里斯汀”。与流行很久的《歌剧魅影》CD中布莱曼自始至终高昂嘹亮的演唱不同,拉比唱第一首歌《念着我》时,一开始的声音非常小,还有些发抖,慢慢才进入稳定的演唱。网友们对这种处理比较满意,认为更符合一个跑龙套的小女孩突然获得机会当主角时那种怯生生的感觉。类似地,他们虽然对B角“克里斯汀”的身材颇有微词,但对她更年轻化的演唱表示了赞赏。

  更多的“花絮”则集中在演出中出现的小事故。“12月21日晚上,歌剧院屋顶场景。魅影见拉乌尔、克里斯汀好得不行,悲痛欲绝,捂着耳朵甩着头不听他们的情歌。可这次头摇得过分厉害,把礼帽从半空甩了下来……”

  “12月23日,第二幕,魅影良心发现,放克里斯汀和拉乌尔乘船去也,这时本该有一猴子八音盒在舞台中央发声音,此时八音盒却不知跑到哪里去了。魅影一张望,发现那盒在座椅后方,于是跌跌撞撞走过去抱起来,嘴中唱着歌,他到底没有处理八音盒的经验,放下时把个猴屁股朝向了观众……”

  ……

  对这些音乐剧迷来说,早已通过CD、DVD甚至在国外观看的现场演出,把《歌剧魅影》的每一个细节烂熟于心,只有看到演出不那么统一的一面才能给他们带来与别不同的感受。

  但对剧组的演职员来说,“花絮”却不是好事情。“我的主要工作就是维系《歌剧魅影》全球统一的标准,”《歌剧魅影》上海演出的执行导演费利普-格达瓦向记者解释他的主要工作,“我要保证观众看到的都是同样的演出,同样出色的演出。”为达到这个“同样的演出”,除了执行导演把关之外,每场演出都有质量监督员坐在观众席,记录每一处“花絮”。

  “我觉得这完全是一种流水线的生产方法,他们到的时候什么人站在什么地方做什么动作,这个都是流程化的,包括魅影怎么摔这个帽子,”钱世锦对剧组的考评制度印象非常深刻,“他们每天晚上都有一个值班的经理坐在下面看每天的演出,哪个地方有问题,我们第二天一定会拿到一份由技术总监和舞台监督签名的报告,报告前一天晚上演出是哪几个主要演员,演出当中有什么问题。”

  “有一天,最后的时候抓魅影的人应该从架子上面爬下来,应该有五个人一起往下爬,那天有两个人没有爬,后来舞台监督说,这两个人说保险锁没有钩住,第二天一定会改进。这个很多观众并不知道,我们觉得他们是很负责的。剧情没有受影响,但这个细节说明了他们的敬业程度。”本报记者 风端

评论 | 影行天下 | 推荐 | | 打印 | 下载点点通 |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双响炮
经典四格漫画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