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自由评论 > 第57届戛纳电影节专题 >正文

评论:阿彼察邦的《热带病》是种什么病?(图)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03月25日16:51 新浪娱乐
评论:阿彼察邦的《热带病》是种什么病?(图)

《热带病》法国海报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娱乐图片


  作者:云风

  现在,最能够唬人的艺术电影不是伯格曼或戈达尔的新作,也不是到处拿奖的《出海》,而是泰国导演阿彼察邦的《热带病》。这部影片在戛纳获得评审特别奖,不过反常规的结构也让不少观众头昏脑涨、不知所措,看完全片响起一片嘘声。也难怪,后半段的“故事”一句对白都没有,全在丛林里打转。但影片却让另一些专业级的观众如痴如醉,包括本
片的狂热崇拜者——《电影手册》的主编,他喜孜孜地把《热带病》捧到2004十大电影之首,同时被征服的还有香港电影怪物:徐克

  这部电影需要观众相当的耐心,而且要对艺术有足够宽容度才能看得下去。对于把电影当做娱乐的人来说,看这种电影真是“有病”,或者直接归功于导演“有病”。但《热带病》继续受到一些专业人士认同,而且普遍提到影片对“电影语言”发展有一定贡献。要知道这种话可不是随便乱讲的,电影语言怎么着也有个二十三年没什么新突破了,阿彼察邦要是真有这么一手,再闷也值。

  首先来看影片内容是什么。如果你在网络上搜索热带病的剧情,你会得到一段思维清晰的介绍:“影片上半段描绘泰国乡村一个士兵与一个男孩间半推半就、欲说还休的同性恋情”。这只是影片前半部分的内容,而令普通观众不解的是,影片后半部分说的故事压根与前面毫不相关,无论是人物、情节还是内涵上,甚至是手法上,都像完全属于另一个故事。这就是《热带病》让人最摸不着头脑的地方,也是我认为本片最有创意的手法之一。一部电影突然被断裂成两部电影——不是两个故事,而是两部电影——一种干脆、大胆的断裂,两部分内容又都在《热带病》这么一个总片名引领之下,叙事上的这种巨大裂口使我在观赏时也时常处于精神断裂状态。

  影片前半部分,是那种经常可见的小型艺术片架构:一段同性恋情作为主线,用现实主义的手法表现城市和乡村之间的情趣,强调环境声,再加上一些小细节和小传说,轻快中带有随意,一点都不难看懂,能体现出导演的某些风格,但这种风格并不足为奇,第三世界国家不少导演和影片都有这种调子。倒是上半部分结束时,一首电子风格的歌曲很抢耳,配合着泰国夜色下的城市,以及在其间穿行的车辆、人群,阿彼察邦流露出的这种温暖让人心生亲切,也对剧情的继续发展产生期盼。没想到导演讲到两个男生刚刚接受了对方,故事就嘎然而止,开始玩花招了。

  影片后半部分讲述的基本不构为一个故事,只能说是一段行为。镜头下表现一个士兵在丛林里捕捉一只白老虎,好像这只老虎体内有高棉僧侣的灵魂,还能变身。很难用文字形容那几十分钟充斥着鸟语虫鸣的潮湿雨林,镜头跟着士兵四处穿梭,时而平淡,时而神秘,有时又有点疯狂。没有任何可供娱乐的场景,没有对白,只有一些喃喃自语的话外音。整个视听风格也大变,阴暗、沉重的色调,缓慢的切换,有点不知所云的镜头关系,还有时不时出现一个身有虎纹的裸体男孩,隐隐出现的白老虎……整个影片陷入了一种沉闷和诡异之中。

  关于后半部分,我想每一个认真观看的人都会陷入各种奇思怪想之中,因为导演在银幕上呈现的影像没有任何结论,没有严密的逻辑,因此让人不懂,甚至引人入眠。与其它让人看不懂的影片相比,它不像实验电影那样有强烈或花巧的形式,也不像戈达尔那种把影像和声音按照某种“密码”进行重新组织,阿彼察邦镜头间的关系好像很简单,多一个少一个似乎无所谓,他就这样慢慢把你拉到一个压抑的环境中,然后给你一击。

  每个人在《热带病》里接收到的“冲击”都不同,我感受最深的是影片最后一个段落:士兵趴在地上,用手电筒打亮树梢,发现了那只白老虎。然后镜头切回士兵,他一脸恐惧,这时候镜头切换到老虎的脸部,特写,然后光线突出了它的两只眼睛——老实说,我从来没与一只老虎对视这么长时间,无论是在生活里还是电影中,这让我很震惊。它的眼呈淡黄色,平静,但相当锐利,身体还在轻微蠕动,眼晴死死盯住你。我瞬间在脑海里起了很多反应,恐惧、不安、冷漠等等,都很难形容,而这一切与下半部影片结合起来,我发现这部电影给了我一种新的体验,它无法用文字概括,它就是一种直感,用影像和声音才能达到的直感。导演在电影语言的外在形式上并没有任何创新之处,但他拍出了一种用正常手段都达不到的情绪,可以说这也是一种创新。

  尽管看完之后,还是很难理解电影上、下部分的联系和关键所在,但我已经慢慢领略到阿彼察邦的手法特点,他的影像从结构上和意义上,留给了观众相当大的思考空间,影片中插有还有一些文献、图画的镜头,也留给观众自己解读。影像是暖昧的,尤其是导演故意制作暖昧的情况下。对于本片的读解有着各种各样的说法,其实这类影片主题是多义的,没有标准答案,甚至不需要答案,关键在于过程的体验。从某种程度上讲,《太空漫游2001》就是这种影片的代表,只是库布里克的叙事意图更加明显。而阿彼察邦可能是掌握了联系影片上、下部分的某种情绪或某个意念,但显然普通观众是很难触及到那一点,这也许是导演功力不到老候,还无法自如控制影片信息传递。也有可能是他故意拿本片当试验田,在同一部片中尝试不同的手法,看看自己能够做到什么程度,也想试试有没有人能解开这一谜团。

  《热带病》最后一个镜头,定在一片涌动着树枝的暗色天空里,然后让观众不明不白地欣赏片尾字幕,半天回不过神来。这确实是一部需要人费点神去看的电影,你很有可能骂导演故作深沉不学无术,或者会暗赞他拍出了一种莫明其妙的情怀。而且我相信,看完电影都没什么人能搞明白“热带病”倒底是什么玩意,不过这不影响导演自顾自的玩艺术。观众需要商业电影、娱乐大片,但有的时候,没点稀奇古怪、异想天开的导演头脑发热地拍部《热带病》,电影艺术又怎么能继续发展下去呢?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热带病》新闻
评论 | 影行天下 | 推荐 | | 打印 | 下载点点通 |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双响炮
诠释爱情经典漫画
水蓝幸福
海螺爱情精彩图片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