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婉婷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娱乐图片
张婉婷与先生罗启锐是大学同学
是工作中的最佳拍档更是生活中的伴侣
他们合作了经典的电影《秋天的童话》、《玻璃之城》
如今他们又共同为纪念电影百年献上音乐舞剧《电影之歌》———
张婉婷小传
张婉婷是香港电影导演,1950年11月17日出生于香港,在香港大学心理系毕业后到英国学习文学及戏剧。1981年—1984年在美国纽约大学攻读电影硕士。1985年执导《非法移民》,获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奖。1987年执导的《秋天的童话》颇受拥戴,获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奖。1989年执导的《八两金》获金像奖五项提名。这三部电影是张婉婷的“移民三部曲”。
之后张婉婷与罗启锐合作编写《七小福》剧本,获金马奖最佳剧本奖。较后期的作品则有描写中国近代史上三名重要女性的《宋家王朝》、描写香港大学生爱情的《玻璃之城》、描述北京摇滚乐的《北京乐与路》。
张婉婷注定要在北京呆上一段时间,因为由她执导的电影频道大型多媒体音乐剧《电影之歌》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中。也因此,我有机会与这位颇受影迷爱戴的香港著名女导演深入对话。
采访的地点是张婉婷选的,离她的工作室很近,是一家环境优雅的法国餐厅。我们准时到,但她已坐在那里等我们。面前的她完全不似想像中叱咤风云的女导演,温婉文静,甚至还有一点柔弱。也难怪她能执导如此细腻唯美的电影《秋天的童话》和《玻璃之城》。
当我把我的感觉告诉给她时,她笑了,坦言不要被她的外形迷惑了。其实,骨子里的她是很果断很执着的,甚至有一种男人的坚忍。相反,与她有过多次合作的先生——罗启锐倒是一个做事很细致情感很细腻的人。这次他们夫妻仍然联手打造《电影之歌》。
圆梦“电影之歌”
《电影之歌》这种音乐歌舞剧的样式你是第一次尝试吗?
我也叫它为歌影舞剧,也就是电影和歌舞的结合,观众看到的不只是歌舞,也有情节和故事。我希望《电影之歌》结合百老汇歌舞的形式,在电影多媒体上做出新的尝试。
《电影之歌》的主创班底可谓是超豪华的,编剧罗启锐,舞美叶锦添,音乐李宗盛等,通过一段时间合作,你对这种强强组合的感受怎样?
我觉得蛮好的,班底越强碰撞出来的火花越大。作为导演,我是最清楚全剧方向的人,可能很多人有很好的建议,但我要统观全局修正大家的意见。大家在合作中都不端着架子,氛围很轻松很愉快。我觉得创作不要太严肃,有时候我们去李宗盛的工作室开会,他家专门有一个现场烤面包的工作人员,我们通常坐在阳台上,谈工作的同时,也不耽误喝咖啡吃蛋糕听音乐,蛮有意思的。
作为资深电影导演,你平时对音乐、服装设计等有兴趣吗?
我很喜欢音乐,上中学时就组织了一个叫“墨西哥跳豆”的民歌队。我们是女校,民歌队有五个人,每天放学都去练歌,一年外出表演两次。我也喜欢舞台剧,因为我大学主修英国戏剧。我觉得英国戏剧演员很棒,后来就报名去英国读戏剧。1981年到1984年我在纽约大学读电影硕士时,差不多一星期有两三次去看舞台剧,几乎百老汇的音乐剧都看过了,甚至懂得怎样唱。
对音乐和舞台剧的偏爱一直保持着?
对,我现在依然喜欢看舞台剧,不过拍电影的这些年从来没有人找我拍舞台剧。拍电影自然离不开音乐等元素,每次剪完片子配乐的时候,是我最享受的时光。片子还没配音乐的时候看是很闷的,注入鲜活的音乐后就完全不同了,那种感受无法用言语表述。
这次《电影之歌》的创作应该是圆了你一个梦,电影、舞台、音乐的元素都有,你多年汲取的东西正好有了一个释放的渠道?
但愿如此,我正在享受这个过程。《电影之歌》虽然是献给中国电影百年的,但我们没有完全展现百年电影的历史,剧中没有具体的时间界定,而是通过剧中人物在时空中的变化来表现他们对电影的追求和热爱。
同学+搭档+夫妻
《电影之歌》的编剧是你的先生罗启锐,他写过舞台剧吗?
通常我们一起构思故事,故事架构是他写出来的。剧中人物对白不多,大都通过歌词来表现人物内心的感受。他有过写歌舞剧剧本的经验,曾写过一个有关邓丽君的歌舞剧。
你们夫妻曾合作拍摄了多部电影,这次合作舞台剧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没有。我工作的时候只当先生是我其中的一个搭档,不会把私人的感情加入到工作中,那样对我们都不公平。我跟先生是纽约大学的同班同学,我们班只有三个中国人,我跟他常常在一个小组里拍戏,我们对很多事情的看法比较一致。所以,这么多年来我们已习惯了这种专业的工作关系.据说大学毕业前你就跟罗启锐合作拍摄了第一部电影?
那是1985年我们合作拍摄毕业作业,后来这个“作业”成了电影《非法移民》。当时我们的经费很少,我就找到了“尚氏”的方华,他给我们100万港币拍毕业论文。我用我的同学做幕后,找朋友在幕前演出,结果电影拍出来卖了500万港币。
而且我凭《非法移民》获得了金像奖最佳导演奖,刚刚毕业就获此殊荣,觉得自己特别幸运。当时很多人还以为张婉婷是从美国回来的“资深”导演呢!也是因为这部戏,我才有机会拍了后来名噪一时的电影《秋天的童话》。
你跟罗启锐合作《非法移民》时候已经确定恋爱关系了吗?
我记不清了,可能有一点吧,朦朦胧胧的,总之两个人在一起创作时很有激情。
你和先生在情趣、审美方面很一致吗?
不太一样,在审美上我们还是有一些分别。我觉得在大方面比如故事架构上我比先生看得透,而他对细节的描写及情感的细腻把握上比我见功夫。
通常都是女性的情感更细腻一些?
所以说我们的这种差异和性别没有关系,完全是性格决定的。我比较粗线条一些,他比较细致。
在生活态度上你们两人差异大吗?
我比较乐观,他比较悲观。他想问题很细,拍一部电影前会遇到的诸多问题他都会考虑到,所以他拍的电影量不多。而我是因为电影有诸多好玩的因素就拍了,而且拍的很多,在这点上我比较积极。
这样看来你不是一个三思而后行的人?
有些地方需要三思就三思,但对我喜欢的东西通常在思考的过程中就付诸行动了。
当你们两人意见不一致的时候通常怎样处理?
在工作中谁是导演谁就有最后决定权。拍电影每个人都有很好的想法,但没有既定的大目标就成一盘散沙了,所以需要导演决定大方向,我是导演自然有决策权。
在现场你是导演先生听你的,但回到家他有不服气的时候吗?
工作上先生不会不服气,只是有关生活上的琐事我们会有小分歧。
力荐周润发出演《秋天的童话》
据说1987年拍摄《秋天的童话》的时候,是你力荐的周润发?
那个时候的周润发还没有红,刚从电视台到电影界发展不久,因为一些绯闻影响了人们对他的印象,甚至被行内认为是“票房毒药”。但我看过他的很多作品,觉得他可以演流氓也可以演绅士,他身上有一种浪漫的气息,最适合演《秋天的童话》的男主角。但是投资方希望许于是我就找到另一家公司的老板,他很喜欢这个剧本,就拍板定了周润发。当时周润发刚演完《英雄本色》,他还请我一起看这个电影。看完后我用力地鼓掌,说他一定能火起来。他笑言我是在安慰他,并说他心里一直很忐忑。随着《英雄本色》的公映周润发很快就火了,档期于是排得很满。但他很讲义气,践诺出演《秋天的童话》。
当时,你为什么那么坚定地认为“周润发行!”
我觉得周润发是一个很优秀的演员,戏路很宽。我坚定是因为他是惟一可以演这个角色的人选,如果别人能演我会妥协,关键是我眼中没有第二人选。我的个性是很执著的,希望一部电影的所有环节都能达到自己的要求。
另外,周润发的形象很高大,有一种特有的男性魅制力,能压得住阵脚。当时《秋天的童话》是在美国的,拍摄组里的美国女孩儿都很迷他,还把周润发的照片贴在自己的钱包上。
周润发凭借《秋天的童话》获得了金像奖最佳男主角,这一点他也要感谢你当时的“坚持”。之后你们联系多吗?
我们成了朋友。他去美国发展前还把他的老爷车卖给我了,就是《玻璃之城》黎明开的那辆很老的奔驰车。当时周润发跟我说,要是我不要了,不要卖给别人,一定卖回给他。他很疼他的车,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汽车发烧友。
《秋天的童话》片名很美,是你的创意吗?
是我定的,就是觉得很好听很有意境。我记得老板听完说“什么图画”?我说不是“图画”是“童话”!
《秋天的童话》在金像奖上获得了最佳影片等四项大奖,踏进影坛的前两部作品就取得了这么好的成绩,当时的心态怎样?
我应该感谢我入行的年代是香港电影最繁荣的阶段,作为一个电影新人参加香港导演年会能见到我喜欢的许多导演,很兴奋,当时的港产片《似水流年》、《警察故事》非常耐看。虽然《秋天的童话》得到了许多褒奖,但我并未觉得自己成功了,当然,很多人喜欢看我的电影我是很欣慰的。我上街已有人认出我,让我不太自在的是我去大排档,吃饭时有人在对面指指点点,我听见他们说,“那不是导演张婉婷吗?她怎么会在这种地方吃东西!”冠文来演。
你不习惯这种被“关注”?
我更愿意处在幕后做自己喜欢的工作,那对我有很大满足感。《秋天的童话》成功后,很多人鼓动我拍《秋天的童话》第二部、第三部,说可以多赚钱。但我的个性要求我不想驾轻就熟,希望挑战自己有所突破,于是拍了电影《宋家王朝》。这个片子从1992年开始筹备,四年后拍完,这种题材对我是一个全新的尝试,没有人知道拍出来的效果会怎样!
据说拍摄《宋家王朝》你遇到了许多困难,最终完成跟你乐观的个性是分不开的?
那是绝对需要乐观的,拍摄一开始就遇到很多波折,资金就筹备了一年。很多人都觉得这个题材太冒险了。演员方面宋庆龄我开始找的就是张曼玉,但那时她跟男友在度假。后来我又坚持找她,正好她和男朋友分手了,我们才有了这次合作机缘。
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完成的《宋家王朝》连获金鸡奖“最佳合拍片”及金马三项大奖和金像六项大奖,我们的辛苦付出有了一个比较完满的回报。拍《宋家王朝》我感觉仿佛读了一个“博士课程”,当时看了很多书翻阅了很多史料,在香港没有人站在历史的角度拍戏,我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拍对历史感兴趣的东西。我对宋家三姐妹人性的感悟和我自己的经历有关。我很小就被父母送到国外读书,成了不中不西的人,对中国了解不多。我希望通过拍摄宋家三姐妹的故事对中国的历史多一些了解,多一点了解自己的根。
另外在后期制作时我第一次尝试用电脑剪接,加了很多电脑特技。这种尝试让我很有成就感。
知性导演的“玻璃之城”
率先在电影制作中运用电脑科技也为香港电影注入了新鲜的元素,这种意识跟你学院派的经历有关吗?有评论说你是香港电影界知性导演的代表人物。
跟我一直不断学习新鲜经验有关,当时很年轻,也有资金支持,做一些尝试何乐而不为! 但那时用电脑剪接也挺冒险,完全一边剪接一边探索,我记得有一场戏用电脑足足做了一个星期。 后来我又尝试用电脑做音乐,都是一步步摸索过来的。
你上大学时主修的是戏剧,为什么又选修了心理学?
那时的理想是做记者,没想过要当导演,香港也很少有女导演。选修心理学的初衷是想多了解一些人的心理,当时还不觉得心理学是科学,要做试验,问卷调查,是很精密的学科 ,而非文学范畴,所以读得很辛苦。
但是它对我如今拍电影却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电影主要是塑造人物,心理学对我把握角色的性格很有帮助。电影是门综合的艺术,所以所学的任何知识都会派上用场。比如我喜欢运动,身体素质很好,拍戏的过程中就能够忍受恶劣的外部环境。
你的电影虽然大多是爱情题材,但透过爱情故事能透射出一种时代背景,以小见大,很人性化。比如《玻璃之城》。
筹备这个电影时正值香港回归,之前我的电影大多是在美国、英国拍的,还没有拍过我土生土长的香港。在我看来这座城市的很多东西非常漂亮但很虚幻,就像玻璃,我决定拍下这种感觉。《玻璃之城》不光是人与人间的爱情故事,也反映了我对城市对故土的爱,是两种情感的交织。
当时你选择舒淇来演一个纯情的大学生是蛮有勇气的,那时她刚开始转型。
虽然她演过很多那类的片子,但我觉得她的眼睛很纯净,可塑性很强,可以妖艳可以性感也可以清纯。她是能展现不同面貌,很难得的演员,她本人的个性也是蛮纯净的。后来一个大学教授看了《玻璃之城》也说舒淇有大学生的气质,就算看她穿很少衣服的图片,也能读出一种单纯。
《玻璃之城》也成就了舒淇和黎明的一段情?
关于这些我从来没有问过他们,只是感觉他们两个人演戏很有火花,简单的对白从他们的口中说出来都很让人感动。
我留意到你的影片中男女主角都很漂亮,比如周润发、钟楚红、张曼玉、舒淇、黎明、吴彦祖等。
拍电影是一个非常辛苦的过程,所以一定要找自己喜欢的演员来拍,我对演员的要求是不只漂亮更要有个性。每天跟这些赏心悦目的帅哥美女一起工作在我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
这也说明你很善于发现明星,比如当年坚持启用周润发及后来发现吴彦祖……
吴彦祖是个很纯静很优秀的男生,他是学建筑设计的,有一定的知识背景。我觉得他不仅人长得帅,对人也热情有礼貌。在片场他工作很认真,生活中也不去泡夜店,是个很有志向的年轻人。他今天的成功不是靠绯闻上位的,所以我蛮替他高兴的。这种成功的范例,对娱乐圈中人是一个好榜样。
当初你拍《玻璃之城》时,还没有人认识吴彦祖,你怎么想用他的?
那个角色我想找一个新人演,吴彦祖是陈志强介绍给我的。那时他已拍过杨凡的电影,杨凡也说他很有潜力。
2000年吴彦祖和舒淇又主演了你执导的电影《北京乐与路》,关于这部电影有一些争议,一些评论认为你拍的是香港导演眼中的北京摇滚乐?
基本上是这样,我毕竟是外地来的人,我只想通过吴彦祖演的这个从香港来的异乡人的眼光看北京的地下乐队文化。
虽然有争议,但是因为《北京乐与路》你获得了香港导演协会授予的杰出导演奖,有人说你是得奖专业户,你怎么看奖项?
我觉得奖项不要看得太重,得奖后马上要把荣誉忘掉,否则会感到压力太大。
揭密成龙身世之谜
之前你曾拍过反映洪金宝、成龙童年故事的《七小福》,最近又完成了有关成龙身世的纪录片《龙的深处》?
对,这部片子在日本和欧洲上映了,但在内地和香港都没有上映,他的家人有所顾忌。当时传闻说成龙不是他爸爸的亲生儿子,他就问他爸爸关于自己的身世。1999年,成龙母亲病重的时候,他父亲决定告诉他家里的故事。也许是因为有过《七小福》的合作经历,成龙就问我要不要跟着过去听,我们就找了一个摄影队去拍。后来越听越觉得故事特别有意义,它不只是成龙家族的故事,也是经历过清末的家庭妻离子散的故事。于是,我就剪辑成了纪录片,把历史片断和成龙家族故事剪辑在一起。拍摄过程中去了澳洲、安徽等跟成龙有关系的地方,我们还找到了很多关于他家庭的图片。纪录片制作完成用了四、五年的时间。
通过纪录片的拍摄,你对成龙的成长也有了新的了解吧?
对,之前拍《七小福》就对他有了一定的了解。在众人面前,成龙一直给人“大哥”的形象,很威武。但是拍摄这个纪录片我发现大哥成龙也有很童真的一面,他在父亲面前就是个小孩子,他父亲是一个很有权威的老人,头发全白了,讲话声音很大,他跟成龙讲话时,成龙都是毕恭毕敬的,仿佛小孩子一样听着他爸爸讲故事。
纪录片中也拍了成龙的太太林凤娇和儿子房祖名了吗?
拍了,但没有剪到片子里面,《龙的深处》主要讲的是成龙的身世。不过,房祖明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那时他还没有入娱乐圈发展。虽然他一年中只能见到爸爸几天,从小还要躲起来,但他的性格一点也不孤僻,是一个阳光少年。
童话摇篮
张婉婷是香港学院派导演的代表人物,不仅学过戏剧、电影还学过心理学。她拍片不多,但几乎每拍一部均获多项奖。是香港颇受瞩目的新锐女导演。
对音乐有浓厚兴趣的她,却意外当了导演,所以她的音乐梦想就只有在电影里实现,于是有了曾经的《北京乐与路》和正在进行的音乐歌舞剧《电影之歌》。
她的电影不仅展现了她的音乐之梦,也挥洒着她的柔情和理想。
那部经典的《秋天的童话》,让我对周润发和钟楚红刮目相看,也让我记住了这个可以如此生动刻划爱情的女导演张婉婷。
她用红、黄、橙等暖色调把纽约的秋天拍得很美,还有枫叶,我觉得那是浪漫的符号。印象最深的是女主角失恋了,一遍遍地走到电话机前,但没有铃声响起,又失望落寞地离开……那一刻我的脸上有眼泪水滑落。
《秋天的童话》真的制造了一个“美丽的童话”。那一年,张婉婷获得了第七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的四项大奖。
张婉婷拍电影是以“喜欢”为根本原则,不会像先生那样三思而后行,她喜欢这种冲动带给她的灵感。她觉得宋家三姐妹的人生很传奇,甚至觉得她们求学的经历跟自己有几分相似,就决定拍了《宋家王朝》;香港回归时,有感于母校香港大学要拆掉重建,就拍了颇具怀旧色彩的《玻璃之城》。
依然记得《玻璃之城》里很多的细节,舒淇飞扬的长发,调皮纯净的笑脸,一次次响起的钢琴声,还有那首经典的“TRY TO REMEMBER”。
还经常禁不住感叹舒淇、黎明由此而生的那段雾里看花的恋情。
关注张婉婷还因为她的“最佳拍档“罗启锐,他们是大学同学是多年默契的搭档也是生活中的伴侣。他们合作的电影制造了一个又一个童话,他们的爱情也是一个美丽的传奇。
印象中张婉婷的惟一身份是导演,殊不知她还担任过罗启锐执导的影片《七小福》等的编剧及策划。张婉婷说工作中他们的关系很“专业”,如果她是导演,现场遇到问题她就是决策者。
张婉婷的神奇还在于她挖掘了周润发、黎明、吴彦祖这些魅力男星的潜质。她首先肯定了她们是他影片中角色的不二人选,也不讳言他们也是她眼中的魅力男人。她说跟赏心悦目的他们在一起工作是一种幸福。
还惊叹于大哥成龙对张婉婷的欣赏,要不怎么把自己的身世之谜让她来解读,有了那部让人好奇的纪录片《龙的深处》。
外表寻常的张婉婷如她自己所说有许多生动的侧面,所以即使她拍《北京乐与路》这种比较压抑的电影,也能让我们在无奈艰辛落寞中感受到真挚的亲情、纯真的爱情和执著的理想。
张婉婷,一如她的名字,用电影柔情地讲述不一样的人生。王江月 岳亮 摄影/高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