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综艺大观 >正文

开幕日上演原创舞剧 《花木兰》升华中国元素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10月17日12:13 解放日报
开幕日上演原创舞剧《花木兰》升华中国元素

舞剧《花木兰》剧照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娱乐图片


  一部中国出品、创造性升华“中国元素”的大型舞剧,即将成为第七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舞台上最吸引“眼球”的原创作品。前天,作为艺术节开幕演出之一的《花木兰》,由上海歌舞团和澳大利亚悉尼舞蹈团在东方艺术中心进行首次舞台合成。千年“木兰”跃然舞台的背后,凝聚着对文化创新的孜孜探求。

  创新不失中国味

  由上海文广集团演艺中心等出品的大型原创舞剧《花木兰》,选题酝酿将近4年。在如何处理这一既在中国家喻户晓、又被写进迪斯尼动画大片的世界性题材时,中方通过先期策划决定:用最广泛的审美覆盖面让经典走向国际演出市场;用跨地域跨国界组合创制班底的方式,让国际先进的文化产品生产理念、一流艺术人才为我所用;传奇而不猎奇、浪漫而不轻飘的风格,保证在创新出奇同时,作品不失浓浓的中国味。

  由中方专家拿出的文学剧本创意,为上海打造又一部精品舞剧奠定了基础。出品方随后在世界范围搜索合作对象,目标锁定于以创制《莎乐美》等经典现代舞作品闻名的澳大利亚悉尼舞蹈团。曾以《金舞银饰》等力作行销欧美市场的上海歌舞团,与之共同完成一次特殊的艺术创作。

  融入世界更精彩

  中外不同文化背景,对舞剧艺术创作、编排所产生的理解和操作差异不可避免,怎么办?求同存异,互相磨合,巧妙嫁接。

  悉尼舞蹈团艺术总监、《莎乐美》的编舞格林厄姆·墨菲,在两国制作方沟通中,读懂了中国出品方“是墨菲版《花木兰》,更是中国原创舞剧《花木兰》”的心思。准备《花木兰》的案头资料,他花的功夫丝毫不亚于任何一位中国编导,甚至研究了各种根据“木兰从军”改编的地方戏曲作品。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他从舞剧观赏心理和剧情视觉效果出发,重新配置敌我双方人物,加设女密探等古诗中没有、却能对全剧起到穿针引线作用的角色。《花木兰》舞台表现形式很新颖,故事仍然很中国。

  编舞对谙熟西方舞蹈艺术的墨菲来说,则是一个将中西方舞蹈语汇砸碎后重新揉捏的过程。他从中国演员的训练中捕捉到中国元素,继而产生双人舞、独舞的创作灵感。演出合成现场,观者都有同感:《花木兰》的舞蹈样式很难用现代舞、中国古典舞还是民族舞来概括,然而中国气质和神韵却非常鲜明。

  “蜕变”后惊艳世界

  6月初,8位在剧中戏份最重的上海歌舞团演员,赴澳洲排练一个月。一部中国舞剧在异国土地上生成,也是破天荒头一遭。

  现代舞悍、猛、疾、利,对肌肉力量、速度、抓地感、体力要求极高。《花木兰》中,中方主演行云流水般的情爱双人舞等,则更多体现出东方舞蹈的阴柔婉约之美。一次休息,扮演花木兰同伴的中国舞蹈比赛金奖获得者陈文不经意间“耍”了段北方民间舞,中国舞威、烈、刚、柔并举的风采让澳洲演员大感意外。他们当即试学,可怎么也出不来那个味,《花木兰》排演结束,不少澳洲演员成了中国舞迷。

  经传统科班训练的中国“花木兰”吴佳琪和同行者勤奋而有悟性。与澳方磨合后,他们简直脱胎换骨,驾驭不同舞蹈技艺的能力突飞猛进。墨菲经常在他们完成一次漂亮的舞段后给予亲吻和拥抱,他感叹:上海歌舞团演员活力四射,对传统知识十分了解,他们一定能通过《花木兰》打动世界。

  记者历数参与《花木兰》创作的艺术阵容:编导、舞美、灯光是澳洲的,音乐素材主要来自陈其钢;现场打击乐伴奏是澳洲的,文学创意、服装又是中国的;40位上海歌舞团演员和15位悉尼演员,不分彼此打成一片。艺术节开幕日,跨国合作擦出的火花,将会呈现怎样的精彩呢?伍斌/文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819,000篇。


评论影行天下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