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2月31日、2006年1月1日杨丽萍将带着她的最新作品《云南映象》来到福州。《云南映象》是杨丽萍表现云南少数民族的原生态歌舞作品,已在全国巡回演出498场。今年11月《云南映象》在美国公演也取得了巨大成功。
早在1986年就因表演独舞《雀之灵》而一举成名的杨丽萍,因为《云南映象》再次走到了事业的巅峰。昨日下午,本报记者与杨丽萍进行了对话,这个从云南大山走出来的“巫女”“舞神”,用智慧用生命在舞蹈在燃烧。
对杨丽萍进行的专访,是在“断断续续”中进行的——因为身在广州的杨丽萍当晚还有一场演出,作为灵魂人物的杨丽萍,总是不得不停止对话,一遍又一遍地上台指导。
“《云南映象》来自童年的记忆”
记:你马上要带着《云南印象》来福州了,这是你第一次来福州吗?《云南映象》在来福州前有改动吗?是否考虑到这边观众的欣赏习惯呢?
杨:是的,这是我第一次来福州。我不准备对这部作品进行任何的改变。
记:为什么呢?
杨:我带着《云南映象》到哪儿演出都不改动,包括到国外,因为我觉得我没有必要去改动它,它的原始美是大家都能接受的。
记:为什么说《云南映象》是原生态的歌舞集?
杨:为什么叫原生态歌舞集?因为云南有25个少数民族,不可能在一场演出中把这些东西表现完毕,给它留有余地,所以叫集,可能它有第一集、第二集这样的概念。
记:你的《云南映象》的创作源泉来自哪里?
杨:我创作这部作品的源泉都来自我童年的回忆。我的童年生活特别美好,我至今还在向往,我也觉得童年时候打下的烙印,包括审美的那种取向,一辈子都抹不掉啊。
记:目前你的名气因为《云南映象》的成功越来越大了,那么,对你而言,《云南映象》是一次自我超越吗?
杨:不是。实际上我从来就没有想过要超越自己,从开始到现在,我的心态一直都很平和。其实我什么都不想要,我只想好好跳舞,这就是我的全部了。
记:那么,这次为了《云南映象》,你四处做宣传,是否也可以理解为你为了舞蹈而改变自己的个性呢?
杨:人家都说我现在为了《云南映象》特别高调,我不否认。为了云南为了民族歌舞的展示,我愿意把我原来的个性隐藏起来。
“我是为舞蹈而生的人”
记:在舞蹈中,你运用手的时候很多,平时你都是如何保护自己的手的?
杨:说实话,我花在指甲上的时间比脸上还多,我的指甲一直修剪在固定长度,用很好的护甲油;我不常做面部护理,但手部护理是定期做的。这完全是因为舞蹈的需要,因为我不喜欢用假指甲。
记:你想过何时停止跳舞吗?
杨:我觉得自己目前的状态还很好,我每天要跳满8小时,也许在别人看来我的运动量很大,但我一点儿都没感觉到累。
记:这么大的运动量,有想过将来还能撑得住吗?
杨:我曾经说过,无论是金钱也好,爱情也好,美貌也好,对我都不重要,我觉得我是用智慧来舞蹈的。年纪的顾虑和痛苦,在我身上丝毫没有,对我来说舞蹈其实不仅仅是表演,更是表达自己内心的一种生命的感受、一种生命的意识。
记:生活中你是一个很内向的人吗?
杨:其实我不是一个内向的人,也许是我太沉迷于舞台上的感觉,而渐渐远离了生活中的热闹。或者应该说我是一个为了舞蹈而生的人。
原生态的《云南映象》
《云南映象》是一出彰显灵魂舞蹈、生命盛宴的大型原生态歌舞集,其中的歌舞基本上是根据民间舞蹈的原创改编的。通过舞台表演的结构,用起承转合的方式,把非常热烈的舞蹈、非常粗犷的舞蹈、抒情的傣族舞蹈、表现性爱的烟盒舞、表现精神的藏族舞搭配和糅合起来。
它的定位是大型原生态歌舞集,既有歌又有舞,在表现手法上使用了灯光、印象、舞美,实际上是几种概念和理念整合后的舞台艺术的表现形式。整个演出时间在90分钟到100分钟之间,每个舞蹈只用几分钟把精华展现出来。
福州东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引进的这台歌舞集与在云南昆明会堂定点演出的经典版一样,主要包括“序(混沌初开)”“太阳”“土地”“家园”“火祭”“朝圣”“尾声(雀之灵)”7场。
《云南映象》领舞者为杨丽萍,原来演出阵容中30%的专业演员已经完全退出,来演出的演员100%都是当地农民,其中最小的只有6岁半,所以这次的巡演应该比以前更加“原生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