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荣威、张志云夫妇。 本报记者 庞 剑摄
昨天是他从艺70周年,也是他80岁的生日。李瑞环同志十年前曾为他题词,说他是“硕果仅存”的艺术家。这位沉默寡言的老人,就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荣威。
他自幼入“荣春社”学艺,师从孙盛文、尚小云、宋昌宁等人,因嗓音洪亮做科铜锤。科班中经常上演《御果园》、《姚期》、《大探二》、《坐寨盗马》等剧目,成为“荣
春社”的台柱子,有“小金少山”之称;出科后,又在裘盛戎门下深造,后拜侯喜瑞、苏连汉为师,继承了侯派艺术的精髓。
在70年的舞台生涯中,李荣威创造了许多鲜活的艺术形象,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李荣威的代表作品之一———现代京剧《六号门》,成为他一生表演艺术中的一大亮点。他以传统戏的深厚功底和艺术造诣吸收现代表演艺术,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天津海河码头搬运工人的典型形象。当年为演好这出戏,他深入到六号门体验生活,扛包扭伤了腰,就扎上“腰硬”坚持。这出戏曾得到敬爱的周总理肯定,他始终牢记周总理在一次演出后接见他的谆谆教诲。许多有影响的艺术家也纷纷赞扬他塑造的胡二形象。在央视的《戏曲人生》中,李荣威畅吐心扉,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说:“我这一辈子就是为了京剧。”
李荣威决心把自己的爱心洒满整个社会,至今,他仍在执著地奉献着。他说,像他这样一个旧社会的穷苦艺人,受尽苦难后能有今天,是共产党给了他一切。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员,必须自觉地按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李荣威是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待遇,现为天津市表演艺术咨询委员会委员,曾多次出任中央和地方京剧大赛评委。他虽阔别舞台十余年,其实一天也未得闲。他不断收徒,在全国各地先后收徒十几人。他收徒弟教戏从不收钱,甚至白搭车费和饭钱。旧社会曾有“宁送一垧地,不教一出戏”的说法,他却从不保守,以一片爱心对待徒弟,不仅一招一式、一腔一调毫无保留地传授,而且从生活上无微不至地关怀。上世纪八十年代,武汉艺术学校成立京剧班,他冒着寒冬腊月的严寒,每天教戏8个小时。
李荣威与夫人张志云还多次到老年大学教课,不计名利报酬,一累就是一整天,夫妇俩以此为乐。两人还将几十位京剧爱好者组织起来,成立了“秋荣社”。李老师对老年大学和“秋荣社” 的学员讲学戏先得学做人的道理,家里经常是课堂、排练场和食堂。有时夫妇俩为商量学员的事到深夜。学员的孩子、父母病了他都要操心,甚至亲自看望;至于学业,哪个学员学习哪出戏更适合;水够不够大家喝,饭够不够大家吃,下雨了是否有雨具,他都要充分想到。今年12月4日,他创建领导的“秋荣社”被评为首届全市十佳票房,在中国大戏院成功进行了汇报演出。那奖杯和奖牌凝聚了多少他们夫妇的心血和汗水啊。
李荣威年岁大了,却十分关注国内外形势,特别是天津经济建设的大好形势。今年夏天,李荣威与戏剧人物画家崔英一拍即合,以京剧《六号门》为基础,创作了大型交响清唱京剧《海河魂》。为此,他不顾赤日炎炎,到海河沿线参观考察,亲身体验感受了天津建设的大好形势,多次组织剧作家们研究,终于完成了剧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