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岁剧《年》
2005年12月31日,中国儿童艺术剧院的小剧场里,160位孩子和家长们观看了儿童贺岁剧《年》的处女秀,这是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在一年中上演的第四部儿童剧。2006年,儿艺将迎来50岁的生日,儿艺在春节期间推出“春节演出周”,日前记者在中国儿艺的票房了解到,春节期间各场次的门票销售都已经超过70%,作为儿童剧目,这样的景象实属罕见。
然而记者在对这一现象进行探访时却发现,同很多艺术形式一样,儿童剧依然存在着自己的喜与忧。
喜
家长热
2005年10月,新浪育儿北京论坛一篇“与孩子共享艺术的喜悦———让我们和孩子一起去看话剧吧”的帖子受到广大网友的热烈响应。随后,这个由“水煮小鱼”发起的“亲子艺术之旅”迅速起航,先后组织了数百名家长和孩子们观看了《小蝌蚪找妈妈》、《年》,并且在论坛上掀起了一个就儿童剧话题讨论、交流的高潮。众多家长也认为,带孩子看儿童剧,不仅可以增加亲子之间的感情,更可以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受到艺术的启蒙教育,并进一步提高孩子们的情商,而这也正是系列儿童剧大受欢迎,并导致一票难求现象接连出现的重要原因。
孩子真
在马兰花上演时,为了增加同孩子们的互动,编剧特意设计让老猫在演出过程中出其不意地出现在观众席中,而导致了演员遇到了很多“人身攻击”。而在《小蝌蚪找妈妈》上演的过程中,一位叫做“溪溪妈妈”的家长事后回忆到:“螃蟹老师教学生算术时,全场会响起答案;大黑鱼在欺负小动物们时,气愤的小观众会握紧小拳头高喊‘打死坏大黑鱼’;”不少家长都感叹道,原来一部好的剧目会在孩子心中产生如此之大的影响。
忧
市场弱
儿童剧未来如何发展,仍需一个需要不断尝试的过程。儿艺院长周予援接受采访时认为,虽然在国外,带孩子看儿童剧目的演出是一个非常流行的生活方式,但不同的背景和文化习俗,导致中国儿童剧不能完全照搬;儿童剧的发展刚刚处在一个起步阶段,市场需要长时间的耐心培育,但往往一个剧目的失败往往会为整个行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同以成人为目标的商业化宣传推广不同,家长们对于儿童剧的炒作行为多数都抱着负面的看法,一旦要被定义成“挣孩子的钱”,儿童剧就会被家长迅速被打入冷宫。
戏难做
儿童剧看似简单轻松,其实不然。它在向孩子提供快乐的同时,还担负着向孩子们传递是非、美丑等严肃的内容的重担。用周院长的话说:“越是孩子的戏,越难做!前来看演出的孩子往往都是第一次走进剧场,如何善待孩子的这个‘第一次’是所有儿艺人都必须高度重视的,我们要为此付出很多很多,绝对不能觉得是孩子就可以不在乎,我们要让孩子在感受快乐的同时,还能留下些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