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自己在做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甚至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谈到黄梅戏《红罗帕》,导演孙怀仁一脸感触地如是说。
作为黄梅戏界的知名导演,孙怀仁在传统戏方面的造诣着实令人叹服。每每复排经典之作,能请到孙导坐镇,是演员梦寐以求的事。即便曾经沧海,孙导对《红罗帕》还是有别样情怀,一种来自于强烈责任感和成就感的别样情怀。
孙导告诉记者,《红罗帕》是以传统黄梅戏《罗帕记》为蓝本改编而成的。《罗帕记》是一出对演员唱工要求极高的戏,全剧有400多句唱,唱腔设计丰富而工整,被誉为“集黄梅戏声腔艺术于大成者”。 “我们一直很想复排《罗帕记》,但你也知道,戏曲是‘角’的艺术、‘唱’的艺术,没有唱工一流的好‘角’,复排《罗帕记》就没有了意义。而吴琼、张辉的合作,给了我创作的激情和动力。另一方面,《罗》剧没有留下过优秀而完整的舞台资料,如果我们这次排演,能留下一个相对优秀而规范的舞台范本的话,对于黄梅戏的承前启后,意义重大。我觉得,作为黄梅戏老一辈工作者,我有责任和义务做好这件事。”孙导说这话的时候,激动的神情让人为之动容。
在排演《红罗帕》的过程中,孙导提出了一个 “规范而完整地再现经典”的理念。她说,这和京剧搞‘音配像’是一个道理。“时至今日,吴琼的演唱功力已经到了炉火纯青、游刃有余的地步,张辉的演唱也是男演员中的头挑,他们两人搭档,在‘唱’这方面是丝毫不用担心的。我做得更多的,是根据剧情人物的需要,将演员表演、身段、舞台调度等在宏观的把握下,以程式规范地再现出来,从而给《红罗帕》划定一个朴实、原生态的模式,将它规范在传统戏的范畴内,让老观众一看一听觉得那还是黄梅戏,而细细品味又带有不少新意。”
孙导告诉我,相对最早期的《罗帕记》,《红罗帕》还是有不少变化,融入了导演和演员的理念,加了一些新的东西。比如针对吴琼的演唱优势新涉及的一些唱腔;又比如,在剧本的主题上做了一些升华,将人性的弱点作为矛盾发生的根本原因,以引起现代人的共鸣。“这些变化是以尊重经典为基础的,我们的尝试是否能成功,期待着市场和观众来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