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回《小市民》也会像《海燕》一样“出名”了
5月份,莫斯科契诃夫艺术剧院将进行其建院百年来的首度访华演出。这次他们带来了高尔基的著名剧目《小市民》。记者了解到,该剧演出将长达3小时20分钟,而该剧的舞美道具也重达12吨。记者昨天了解到,这12吨道具将从海参崴运抵北京,由于数量过于庞大,运输天数过长,因此原定于5月9日和10日举行的演出不得不向后推迟。
【关于来华演出】
泥土从俄罗斯运来的
虽然离演出还有很长时间,但是俄方的工作人员已经飞赴北京考察天桥剧场的场地,并根据场地情况制作最完美的道具。记者了解到,该剧的道具重达12吨,开创了俄罗斯文化年演出的一个纪录。《小市民》是俄罗斯斯坦尼戏剧体系的代表作品,既然剧情和表演是高度现实主义的,那么其舞美设计必然也会是写实风格。不过,记者在采访中却惊讶地发现,该剧的写实主义舞美真实得到达了令人惊讶的程度。首先,舞台上的一切道具都要“货真价实”,俄国人生活中用什么,舞台上就要摆什么。除了桌椅等物,舞美人员还特意从俄罗斯带来了一大堆泥土,用来铺在舞美上的“花园”里。他们很幽默地向中方人员解释说:“这个戏将在北京上演,我们在花园里放上俄罗斯的泥土,观众就会明白这个戏的剧情依然是发生在俄罗斯的。”
食品是俄罗斯原装的
除了这些“硬件儿”,舞美人员对“软件儿”也不放过。原来,演员们在台上会根据剧情吃饭喝水,并烹调食物。中方人员原本还热情地要帮助俄方人员采购食品,但没想到被他们一口回绝了。他们说,如果食品不是俄罗斯原装的,那么演员就不能很好地表现出浓郁的俄罗斯风情了,因此他们坚持要从俄罗斯带来所有的食品,届时演员们将在舞台上现场烹制原汁原味的俄罗斯大餐。
搭17米大桥是最难的
该剧舞美还有个最大的难度,那就是舞台上必须安装一座跨度为17米的大桥。在演出时,演员们会从这座桥上走来走去,并会在桥上荡秋千。这是正常演出中的舞美难度最高的一环,不过这座罕见的大桥也将带来现实主义戏剧巨大的震撼力。
没如期演是道具闹的
不过,由于该剧重达12吨的道具过于庞大,因此运输成了一个大问题。现在,这些精美的道具就给演出带来了一些小麻烦:剧组人员要从海参崴将道具运至北京,运送需要花费很长时间,原定于5月9日和10日的演出可能不会如期举行了。现在中俄双方正在为演出日期进行磋商,不过这一切都要看那重达12吨的道具何时运抵北京了。
【关于百年剧院】
百年剧院首度访华
莫斯科契诃夫艺术剧院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剧院之一,是表演艺术划时代的分水岭。作为该剧院奠基人,俄国最负盛名的戏剧大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把毕生的心血投入到这所剧院中,他通过导演契诃夫的作品确立了自己的戏剧体系。他主张戏剧艺术要真实地反映“人的精神生活”,要做到在“体验基础上的再体现”。
遗憾的是,剧院自1898年以来,还从未在中国进行过演出。剧院在5月举行的首次访华演出将首次向中国观众展现最正宗的现实主义戏剧的风貌。
《海鸥》是最亲的接触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的当代代表是原莫斯科艺术剧院总导演叶弗列莫夫。1991年,他来到中国为北京人艺排演了契诃夫的名剧《海鸥》,是轰动一时的戏剧界盛事。这也是莫斯科艺术剧院与中国最亲近的一次接触。
【关于《小市民》】
与《海燕》同年诞生
《小市民》与《海燕》诞生于同一年。1901年的俄国正处于大革命前夕,高尔基敏锐地洞察到在动荡生活中的人们的内心冲突和对社会不确定性的惶惑,描写了一个家庭里父子两代人的冲突,揭露了资产阶级保守派与自由主义者的矛盾。
《小市民》是一部反映小市民阶层与无产阶级思想冲突的现实主义戏剧,揭示了两种对立的生活态度。小市民别斯谢苗诺夫害怕现实中的任何变动,竭力维持他的宁静安逸的无聊生活。他的儿子彼得曾经参加进步的学生运动,但被学校开除后十分懊悔。他虽然讨厌父亲因循保守的清规戒律,但实质上仍是一个追求个人安逸、害怕革命的小市民。而别斯谢苗诺夫的养子、火车司机尼尔则是不同于小市民的、对自己有清晰认识的新人,他认为生活充满着自己掌握的乐趣,并且要按照自己的理想来建设生活。
高尔基借剧中人之口指出,这些小市民的生活态度是由他们缺乏精神追求所决定的,他们脱离劳动,陷入个人主义的泥沼,无益于社会的同时,也毁灭了自己。他的这样一句话或许值得今天的我们学习:“要紧的是我喜欢生活!人能活在世上——这就是天大的乐趣啊!”
首演时剧场像战场
《小市民》的深刻意义早在莫斯科契诃夫艺术剧院首映时就为人所知了。沙皇政府害怕这出反映了新力量和新思想的作品惊醒沉睡中的俄国人,对剧本做了严格审查和修改。而当1902年10月,被审查过的剧本彩排和上演的前几天,剧场里也像战场,戒备森严,如临大敌。剧场的工作人员由身穿便服的宪兵警察来代替,可谓是戏剧史上的一大奇观。在莫斯科观众看完戏后群情激荡,高呼:“打倒大公爵!”1903年在别洛斯多克演出时,更是激发了观众的示威游行,可见《小市民》对于人性、对于社会深刻的教育鼓动力量。
【相关链接】
焦大师曾排过高尔基的《底层》
高尔基不仅创作了大量优秀的小说和散文,也创作了大量的戏剧作品。高尔基的剧本创作大体集中于3个时期:1901年到1906年的第1次是俄国革命时期,主要作品有《小市民》《底层》《避暑客》《太阳的孩子们》《野蛮人》和《敌人》。《小市民》中的尼尔是高尔基作品中第一个自觉地为争取自身解放而斗争的先进无产者的形象,他的出现标志着高尔基在表现新人的艺术探索中进入了新的阶段;第二个时期是在俄国革命失败后的反动年代,主要作品有《怪人》《瓦萨·日烈兹诺娃》《伪金币》等。在这些剧本中,作家斥责资产阶级和沙皇政府镇压人民的暴行,揭露由于他们仇视人民而导致的道德堕落、心灵空虚以及对革命的恐惧心理;十月革命后,高尔基的戏剧创作达到第三个旺盛时期。这个时期的优秀剧本有《耶戈尔·布雷乔夫》等。
在中国,很多观众对于高尔基的戏剧作品并不是十分了解,1947年,戏剧大师焦菊隐将中国两位著名剧作家柯灵、师陀根据高尔基的戏剧《底层》改编的剧本《夜店》搬上了中国舞台。信报记者王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