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以演出话剧为传统的中国儿童剧场昨晚突然涌进了一群又弹又唱的人,二十人的合唱队矗立后场,二十几人的交响及摇滚乐队散列其中,有着愤世嫉俗桀骜面孔并愿意以人民自居的张广天与两个女学生模样的歌手端坐在最前排的光亮里,他们唱:“路本来是没有的,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我从前看工农大众,就像是花鸟鱼虫,全不知道他们流血流汗,都是在为了别人劳动。其实都是泥土,泥土才能种出繁荣,我们自命不凡的优越,实在是低级趣味的平庸。”
这是中央实验话剧院的民谣清唱史诗剧《鲁迅先生》在做最后的彩排,今晚将要正式与观众见面。所谓民谣史诗剧用我们看到的东西来解释好像是这样一种东西:剧中没有用语言和形体来塑造人物,而全部用音乐和歌声来完成演讲、内心活动、交锋、议论和叙述的表达过程,演员在歌唱时所带出的情绪与音乐一起融为音乐形象深入人心。与歌剧所不同的是,它没有华丽的布景、完整的故事,更不用典雅的美声唱法演唱,它更像是一群民谣歌手和民间艺人在舞台上表达鲁迅和他们自己的人生。舞台上除了演员之外,更为可观的是银幕上投影出来的纪录片和颇具创意的FLASH动画。“五四运动”、“三一八惨案”、红军长征等历史性场面被真实地记录在影片之中,配合相关的音乐令人动容。被夸张放大用鲜明色彩和粗犷线条绘制的鲁迅及鲁迅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和现代感,他们同《狂人日记》、《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纪念》等名篇和北平五讲、鲁迅逝世等重大事件的组合,让人感受到了民谣史诗剧带给人的震撼。
结合了交响、合唱、摇滚、说唱等音乐元素的这部清唱史诗剧的贡献之一,就是让通俗化鲁迅踱步而出。鲁迅不再是课本上“怒向刀丛觅小诗”的僵冷头像,也不是那个只是冷峻得能够说出“从前我说过吃人的筵席,其实我也是其中之一”的概念化人物,相反,它让我们看清了鲁迅的多个侧面,特别是他的精神。如果说有何不足的话,看过彩排的一位北大学生说:“太简单了。”曾搞过鲁迅研究的孙先生认为:“鲁迅精神是抓到了,可是脉络有点乱。”另一位记者同行说:“说是清唱史诗剧,可最弱的地方恰恰在音乐,不够丰富也欠缺完整。”该剧第一轮将在儿童剧场演20场。(本报记者满岩文;刘平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