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京艺术创作中心和中央实验话剧院联合出品的大型话剧《狂飙》,在首都剧场的首轮演出已经接近尾声。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狂飙》在首都舞台上掀起了一股令人振奋的“狂飙”,这部内容深刻、样式新颖、风格独特的话剧,无论从思想性、艺术性还是从演出票房来说,都取得了巨大成功。作为该剧的编剧兼导演,田沁鑫扎实的艺术功力和舞台驾驭能力,也赢得了广大观众和业内人士的普遍好评。
其实,当初田沁鑫选定《狂飙》这个题材时,许多人是抱有怀疑乃至不屑的态度的,他们提出的问题是尖锐和现实的:写田汉、演田汉,在演出市场化的今天,这样的话剧会有人去看吗?一贯坚定的田沁鑫并未因此而动摇,近乎一年时间的构思、创作、排练,田沁鑫在用她的心、她的血、她的灵魂构筑着一种全新的艺术境界,这个境界绝对不同于她过去的《驿站桃花》、《断腕》、《生死场》,而其间她历经冲动、迷茫、停顿、顿悟的艰辛与压力是许多同辈中人远远不能也不愿承受的。
作为一个对艺术的疯狂痴恋者,田沁鑫是这样解释她对《狂飙》的满腔激情的:在十九世纪、二十世纪之交的中国,发生了一场文化运动,这就是所谓的“新文化运动”,这场运动的最后十年被称为“狂飙时期”。田汉正是在这个时期登上中国文化舞台,并发出耀眼光辉的,这就是《狂飙》这部戏的由来。我之所以选择田汉是因为我在这位大师身上看到了“假做真时真亦假”的精神,我希望通过这部戏告诉大家,我们的国歌作者是个一生充满传奇色彩的大艺术家。
“戏中戏”的独特情节结构,是《狂飙》最大的特点,对于这种罕见舞台样式的运用,田沁鑫这样认为:这样做是因为我们关心的是田汉自己选择的,他认为有意义有冲动的事。而在这个时刻,或许社会在他是格格不入的。我的关注焦点是如何挖掘这些早年曾在中国话剧舞台上亮过相的作品的舞台潜力,对这五出戏,实验了五种表演风格,这些都是在我国舞台上出现过的表演技术和手段,有些至今在用,有些是正在实验戏剧中刚刚尝试的。
为了挖掘青年演员身上的舞台潜能,在长达一个半月的排练中,田沁鑫每天要和演员一起摸爬滚打10多个小时,从台词、形体到一个细小的动作,她都一丝不苟。有一次,她甚至因为极度疲惫而在排练场上突然发病被送进医院。要知道,《狂飙》中的14位演员中除了老演员穆宁,其他演员甚至都没有在大舞台上完整驾驭角色的经历。而《狂飙》是一个靠演员情绪调动剧场情绪的戏,这便意味着在长达20多场的演出中,演员要始终保持着如一的兴奋与激情,而这一切都是田沁鑫和演员们在共同的摸索中完成的。
在对于新主流戏剧的追求中,田沁鑫用《狂飙》敲开了一扇厚重的大门。田沁鑫说,现在剧场中的艺术家似乎被一个两难的局面困住了。或者拼命地讲究个性,似乎谁也看不懂就是个性的顶峰;或者,就完全放弃自己。可我们必须承认,离了观众我们这些人就毫无用武之地,如何与观众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这是我们今天戏剧界,尤其是话剧界同仁要首先考虑的事情,这也是我们创作《狂飙》的初衷。田沁鑫透露,她将在首轮演出结束后,根据观众们提出的各种建议对《狂飙》作进一步的完善与修改。(本报记者 赵爽)
    点击此处发送手机短信将此条新闻推荐给朋友
    手机短信传送天气预报、演出信息、彩票号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