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特兰(中)在排练现场本报记者 郭新洋 摄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娱乐图片
法国的浪漫混合进老上海的奢华,再添点欧洲芭蕾的典雅风味,这便是中法合作大型原创芭蕾舞剧《花样年华》给记者的第一印象。昨天,上海芭蕾舞团的演员们在法国编导伯特兰·德阿特的指导下进行了排练,五颜六色的各色旗袍,造型逼真的黄包车,玲珑怀旧的上海滩场景,混合了爵士风情的肢体语汇,给观众一种新奇的视觉感受。连排结束后,导演伯特兰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感性胜过理性
伯特兰现任法国莱茵巴勒舞团团长,个子不高,脑袋光光的,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上芭艺术总监辛丽丽告诉记者,别看伯特兰相貌不起眼,但他却是一个十分感性的艺术家,面对舞蹈的时候激情四射,甚至会在排演爱情双人舞的时候忍不住流泪。辛丽丽说,他常常会在吃饭的时候,不小心把一大盆菜倒翻在自己的白衬衫上,“在巴黎机场的时候,他竟然只拎一个塑料袋。结果袋子破了,东西撒了一地,把身边的人都笑得半死。”
现代超越古典
然而,面对中国题材的芭蕾舞剧《花样年华》,伯特兰就立刻成为另一个人,专注而兴奋。为了搜集旧上海的历史资料,他先后两次来沪实地参观,并把那个时期的上海文化完美地融入到舞蹈、舞美和服装中。“他是个老好人,从不对演员发火。”他的翻译说,“伯特兰甚至在法国的时候就开始背诵演员名单,一到这里就立刻和他们打得火热。”
热闹配以缠绵
昨天在现场,记者看了一段表现上海街头的舞蹈,类似于爵士的音乐配合动感十足的舞步,这似乎离古典芭蕾十万八千里。他介绍说,“我要求舞蹈不仅要有芭蕾的技巧,更要有神韵,展现出热闹繁华的上海街头。不过主人公的双人舞依然是缠绵的。” 本报记者 张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