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是当下中国仅有的少数仍未放弃探索精神的艺术之一。这来自于它深远、伟大的传统。同文学一样,戏剧起源古老,具有一种高贵纯正的血统,不轻易向世俗低头,并且始终以艺术至上的态度坚持着自己的探索。
正因此,对于在今天这个消费文化占据统治地位的市场化了的时代,仍然诞生《镜子·女人》这样具有强烈先锋意味的戏剧作品,我丝毫不感惊奇,相反,这正符合我们对戏
剧这门艺术原有的期待。这部作品,适时地出现在 2006 年中国大学生戏剧节上,来证明纯艺术的追求继续拥有自己的领地,并且脚踏实地、平静沉着地薪火相传。
《镜子·女人》提醒和展示着艺术的非实用的那一方面价值,尽管实用是这时代艺术的主色调,尽管越来越多的人变得不习惯用非实用的态度对待艺术,《镜子·女人》却很简洁地告诉众人,艺术其实可以和购买、消费无关,而只是作为一种纯精神的活动。
在这里,让感官逍遥并得到抚慰的符号或元素是没有的,可以让人捧着炸薯条、爆玉米花,懒懒地躺在沙发消磨光阴的故事情节与人物,也是没有的。那些东西固然有供应的必要,但《镜子·女人》不打算提供;它希望让观众严肃地度过几十分钟,并在观看过程中思考一些与享乐无关的事情。
幄幕拉开时,舞台上出现的是若干几何形状的道具和一些如雕塑般静止无声的男人。白色和黑色,没有更多的颜色,不需要;更多的颜色,甚至是被排斥的,因为创作者不希望去刺激或唤醒视觉的娱乐性欲望。女主角出现,带来了唯一的红色,唯一的动感的影像,也带来了全剧唯一的人声。
整出戏,只有这么一个角色,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独角戏?不知道应该怎样命名它。过去地方戏里面有独角戏,那是滑稽的,甚至媚俗。如果我们也称《镜子·女人》为独角戏,首先需要指明,它与那种刻意取悦观众的形式,毫无关系。在《镜子·女人》当中,“独角”的采用,是为了更深地进入人物内心,沉浸于个人的灵魂世界。
独角,使《镜子·女人》完全贯穿在内心独白的话语方式之中。不要把这理解成一种封闭。尽管人物之于观众不事取悦,但并非自我封闭,恰恰相反,人物和观众,因此得以在更内在的层次上交流、对话――如果彼此都对灵魂世界产生关切的话。
在这种话语方式下,戏剧目的发生质变,从摹仿走向倾诉。在古典意义上,戏剧通过情节和表演制造假像,假戏真唱,无戏不假,而以假乱真,正是戏剧魅力的体现。《镜子·女人》则告诉人们,制造假像并不是戏剧应尽之义务;戏剧同样能够和诗歌、音乐那样,撇开面具和虚设的故事,直接走进心灵。
于是,“小香粉”这个女人,脱离情节,脱离行动,脱离与其他人物的关系和整个外部现实,仅仅用内心独白表达了自己。我们不知道时间和地点,不知道故事从哪里开始、在哪里结束,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以及发生的顺序和过程,甚至不知道是不是可以信赖她的讲述。但这些都没有关系。我们只是被邀请进入她的心灵空间,听取一颗灵魂的生命感受。
与外部形相和关系极其模糊相反,在心灵空间,女主角的讲述异常真实。我们听到或联想到这样一些重要的语词:女人、性别、率真、活力、本原、自由和爱。任何一个心灵不曾死去的人,都会与这些词发生共鸣,并切切实实活在对于它们的体验、向往和焦虑之中。
很少有其他东西,像镜子一样对人类构成巨大的隐喻功能。李益《立秋前一日览镜》:“万事销身外,生涯在镜中。唯将满鬓雪,明日对秋风。”镜中有得失,有真相,有沧桑,有生命的猛醒或悲叹,有难以捕捉、稍纵即逝的时间……这一切,其实浓缩了古希腊哲学所揭示的那个永恒的人类主题:“认识你自己。”《镜子·女人》一开场,女主角不断地询问:“有镜子吗?”“为什么把镜子都藏起来了?”这询问,对于人类是有终极意义的。喜欢照镜子的女人,存留和显示了人类对于自身年轻与美好生命的眷恋。“镜子里的那个女人不是我。”这句令人压抑的台词,值得人类每个成员咀嚼与反思。在漫长的文明发展过程中,我们究竟失去了什么,又如何不知不觉中面目全非?灵魂是不是已“被一层层肥油所包裹,就像埃及人做的木乃伊那样,永无喘息的机会”?你可以不回答,然而,请与女主角一道去思考。也许,当你凝视着这个疯疯癫癫的红衣女人,倾听着她似乎茫然的絮语时,你会重新找到一面自己心灵上的镜子。 李洁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