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戏剧 >正文

梨园探幽系列:京剧流派之王九龄卢胜奎杨月楼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12月06日17:34 新浪娱乐
梨园探幽系列:京剧流派之王九龄卢胜奎杨月楼

杨月楼饰薛平贵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娱乐图片

                    王九龄、卢胜奎、杨月楼

  京剧自从1885年以后,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三排出现,脱离徽班而形成一个独立的剧种初期,到新三派谭鑫培、王桂芬、孙菊仙鼎盛时期大约经历了50多年的实践,不仅唱工老生一门发展得较为突出,就是其他各门角色也出现了不少人才。不仅京剧在北京站住了
脚,而且向外地也有了发展。当时较大的几个城市如天津、汉口、上海都纷纷来约京剧班到那里演出,京剧演出扩大了阵地,所以投身京剧事业的人也就多了起来。甚至有些京剧票友,不顾当时社会的抨击而毅然弃官、弃商,如卢胜奎、张二奎、孙菊仙、汪笑侬、刘鸿声等下海正式当了京剧演员。在程、余、张老三派红极一时之时,还出现了王九龄、卢胜奎、杨月楼等著名生行演员。

  王九龄(1818——1885),湖北罗田人,与余三胜同乡。王九龄幼入北京小九合成科班学艺,先学刀马旦,后改武生、老生。道光末年搭余三胜主持的春台班;咸丰初年,改搭张二奎主持的四喜班,以王荣斋名挂二牌。张二奎故后,以王九龄名为该班头牌老生。

  王九龄文武全材,戏路宽广,唱做均佳。他的嗓音清脆圆润,字音准确,唱法干净,他的艺术流派应属于鄂派。在咸丰初年,他在四喜班以靠把老生戏见长,常演《冀州城》的马超(挂髯口,与后来杨小楼演法不同)、《战太平》的花云、《战蒲关》的王霸(扎靠开打,也寓后来演法不同)。后来逐渐创造了合于自己条件的唱、念、做工兼有的戏,比如《骂王朗》、《小桃园》、《除三害》、《金兰会》、《垄上麦》和本戏《五彩舆》、《德政坊》等。他的唱法是继承余三胜的鄂派,而逐渐趋于流利婉转,并消除了余乡音重的“土味”(当时皮黄的唱法有时很接近今天的汉调)。他发展了余三胜的“反调”戏,创造了走低音的唱法,听来更加抑扬婉转,后来为谭鑫培所宗。王九龄唱法也讲究实大声洪,如他演《除三害》唱“第二害南山上出了猛虎”的“虎”字唱法就是一例,而汪桂芬在《文昭关》、《龙虎斗》中也借鉴了王九龄实大声洪,用脑后音的唱法。至于王九龄在《五彩舆》中既上口又接近口语的念法,又为孙菊仙所用。至后来的“新三派”中都有吸收他的艺术特点之处,尤以孙菊仙吸收更多,后来老生时慧宝和谭鑫培亦有学王之处。

  卢胜奎(1822——1890),又名卢台子,胜奎是其艺名,江西人(一说安徽人)。出身官宦人,家自幼酷爱戏曲,常与剧界人士交往,因考试不中遂入梨园,初演即为程长庚赏识,约其入三庆班。入剧界后隐去真名,时张二奎正值红极之时,便取"胜奎"为艺名。他是继张二奎之后票友下海的第二人,也是“以仕而伶”的第一人。

  卢胜奎有文学根底,善作脚本。三国戏由《马跳檀溪》至《取南郡》共四十折,就是出于他的手笔。卢胜奎搭“三庆班”尊程长庚为师长。凡程长庚不演的戏就由卢胜奎来演,比如程认为诸葛亮一生谨慎绝不会冒险,所以不演《空城计》,再如程也不演薛平贵的戏认为是没有历史依据,这些戏都由卢胜奎来演,卢也常演程不演的衰派老生戏和做功戏。比如程不演《搜孤救孤》里的公孙杵臼(那时这出戏是以公孙杵臼为主角的),卢胜奎也接演。谭鑫培在三庆班演须生时多是给卢胜奎配戏,谭的做工、神情、身段有许多处都是模仿卢胜奎,或是在卢的演法基础上进行革新。卢胜奎的拿手好戏有《盗宗卷》、《打棍出箱》、《开山府》、《舌战群儒》、《安居平五路》等。卢胜奎不但能编戏,亦能改戏。《失街亭》、《八大锤》二剧也是经他改编编演出流传至今的,演薛仁贵征东事之《龙们阵》及《法门寺》(又名《郿坞县》或《朱砂井》)等,据传亦为卢氏所编。卢一生所编剧本,大都流传至今。老本《失街亭》开头还上姜维、魏延、关兴、张苞等四将,卢都予删除。他在王九龄的改编本基础之上进一步进行修改,后来谭鑫培遂就王、卢的修改本进行再加工,流传下来现在样子的《失街亭》成为京剧的优秀保留剧目。《八大锤》一剧,就是卢胜奎和徐小香从《天现铜桥》中抽出来的一段故事,经过卢胜奎的改编。

  杨月楼(1844~1890),谱名久先,从艺后改名久昌,字月楼。其父杨二喜,为清道光年间徽班武旦演员。相传咸丰年间,二喜携子由家乡怀宁进京,于天桥卖艺,为“忠恕堂”张二奎赏识,遂聘二喜为教师,收久昌为弟子,排名玉楼,与俞玉笙(即俞菊笙,为俞振庭之父)为师兄弟。文以《打金枝》、《金水桥》、《回龙鸽》、《五雷阵》等奎派戏见长。武戏《长坂坡》、《恶虎村》、《贾家楼》等为杰作。 因演《安天会》、《水帘洞》、《泗州城》的猴王孙悟空,故有“杨猴子”绰号。他所扮演的猴子兼具神、人、猴三位一体,塑造猴王形象无论从精神面貌还是形体扮相上都以大气取胜,而小的身段有极玲珑。杨月楼身材纤长,扮演孙悟空矫健灵活,翻转腾挪的动作轻似绵柳。

  杨月楼体魄魁梧,嗓音洪亮,文武皆能。起扮相仪表堂堂,有“天官”之誉。他的唱工是洪亮结实,高亢宽大,所以适合演奎派王帽西,可是他又具有程派的严谨凝重,讲求字音,所以唱出来似金敲玉振。奎派的缺点是能文不能无,演唱缺乏韵味,程派的缺点是不讲究念白,而杨月楼将两派的缺点全都弥补了。杨的扮相既雍容华贵有凝重肃穆。他演的长靠挂白髯口的戏则取法余三胜的圆润老练。可以说杨月楼兼具程、余、张三派之长,集于一身。

  以前的武生演员嗓音好的少,谭鑫培在年轻嗓子不好的时候才演武戏,俞菊笙的嗓音根本不好,唱得不搭调。而杨月楼却能以高亢嘹亮的嗓子来演武生。他不但扮相好,而且身材颀长,善于在武生戏里利用自己的唱、念特长。如《长坂坡》和《连环套》中就有很多创造。尤其在长靠武生戏中多具有儒将的 身份,和俞菊笙的武生戏一味的“好凶斗狠”迥然不同。他的短打武生戏如《恶虎村》则继承于张二奎。另外,有些前面扎靠后面穿箭衣的戏如《旱天关》的赵义、《贾家楼》的唐璧他也常演,和俞菊笙平分秋色、互见长短。

  杨、俞为张二奎左膀右臂,一时有“忠恕堂文武双璧”之称。咸丰末年满师后,在京很少露演,自立“忠华堂”课徒授艺。同治末年赴沪演出,轰动上海滩。张二奎过逝后,他被程长庚约入三庆班,光绪四年(公元1878年)底,由程长庚呈请,杨月楼被保选为四品顶戴的精忠庙(梨园公会前身)庙首。程故后月楼接任掌三庆班达10年之久。光绪十四年十一月经张淇林保荐,与王楞仙同被选入升平署进宫承差。光绪十六年六月初一故于宣南右顺胡同寓所,年仅42岁。在其弥留之际、托孤于盟弟谭鑫培,望精心培育其子三元(即杨小楼)成才,并嘱三元拜在谭氏膝下为义子,按氏家谱排名嘉训,后成为一代国剧宗师。

  总地来说,杨月楼基本宗张二奎,却又融合其他流派之长,他以老生而兼演武生在京剧史上可以说是杰出人才。也惟其如此才后继乏人,只有他儿子杨小楼能传其衣钵,但是杨小楼学乃父的戏是由谭鑫培间接传授的。

  附:杨月楼轶事——名妓暗救杨月楼

  著名京剧宗师杨小楼的父亲杨月楼,是“同光十三绝”之一,曾几度到上海演出。有一位闲居上海的广东徐姓妇女,见他人品出众,技艺非凡,便有心将女儿许配与他,因而与之多有交往。这位妇女本是官眷,人虽半老,风韵犹存,丈夫死后拥有一大笔遗产。住沪的广东人见她与杨月楼过从甚密,便疑心两人有私情,觉得丢了广东人的面子。现又听说杨要娶她的女儿,便断定杨企图吞占徐姓家财,霸占母女,出于同乡人的义愤,他们联名讼之于官。当时的上海县令也是广东人,见了诉状便怒火中烧,即刻出签将杨月楼拘捕入狱。审讯时,杨拒不开口,县令命衙役用铁锤打他一千下,谁知铁锤落下,质软而轻,毫无痛苦。这是怎么一回事?几天以后,一个妓女到监狱去探望他,才解开了谜。此探监者名叫沈月春,是上海名妓,因厌恶勾挡生涯,早已有心从良。杨月楼每次到上海演出,她都要去看他的戏,并深深爱上了他。奈因自己身份卑贱,只好把爱慕之情藏于心底,此次当得知杨因事系狱后,她慌忙跑到县衙疏通关系,衙役告诉她,此事实在爱莫能助。衙役还说,县太爷已命我们准备铁锤,打算在堂审时找个岔子活活将杨打死。沈月春一听泪如泉涌,突然跪下,苦苦哀求衙役救她的“心上人”一命。她花了一千两银子,终于买通了衙役。衙役在行邢时,用的“铁锤”是软木做的。

  沈月春去监房探望杨月楼的时候,因为杨并不认识她,她只好自报家门,并详细叙述了自己暗里救他的经过。言谈之中,她微露爱慕之情,最后竟哭着对杨说:“自君入狱,妾不敢自安,每日吃素念佛为君消灾,诚望君早早出狱。”杨月楼听了她的哭诉,感动不已,他真想一把拉住她的手,说上几句感恩的话。但是他深知,此举非但剪不断月春的相思情,反而会使她陷入更深的爱恋之中;再说自己早已与徐姓妇女的女儿有过海誓山盟——一个非她不娶,一个非他不嫁。他是不可能娶眼前这位多情妓女的,又何必误了人家从良的大事呢!想到这里,杨月楼竟扳起面孔,双目怒视,高声责问她:“谁叫你救我的?谁叫你吃素的?我坐班房与你何干?”可怜沈月春那知杨月楼的用意,面对如此“忘恩薄义”之人,她顿时心灰意冷,痛哭而返。从此厌绝尘事,自削其发,跑到杭州建了一座尼姑庵,当了尼姑。

  附:清末四大疑案——名伶杨月楼冤案

  杨月楼是某京剧戏班演老生、武生的名伶,由于演技扮相俱佳而名噪一时,时誉赞其玉立亭亭艺兼文武。同治十一年年十二年年期间他在上海租界著名戏园金桂园演出倾倒沪上男女 一般京调非偏爱只为贪看杨月楼。就在同治十二年 年冬天杨月楼因与一商家女子的姻缘而引发了一场官司。杨月楼在金桂园连续演出表现男女之情的《梵王宫》等剧,一广东香山籍茶商韦姓母女共往连看三天 韦女名阿宝年方十七,对杨月楼心生爱慕。归后便自行修书细述思慕意欲订嫁婚约,连同年庚帖一并遣人交付杨月楼约其相见。杨月楼且疑且惧不敢如约,韦女遂病且日见沉重。其父长期在外地经商未在沪,其母即顺遂女意遣人告知杨月楼,令延媒妁以求婚。月楼往见遂应约,倩媒妁具婚书,行聘礼订亲并开始准备婚事,但事为韦女叔父所知以良贱不婚之礼法坚予阻拦谓,惟退。

  韦母遂密商杨月楼仿照上海民间旧俗行抢亲 ,韦女叔父即与在沪香山籍乡党绅商以杨月楼拐盗罪公讼于官。于是正当其在新居行婚礼之日县差及巡捕至执月楼与韦女,并起获韦氏母女衣物首饰七箱据传有四千金,在将韦女解往公堂的路上,据记小车一辆危坐其中,告天地祭祖先之红衣犹未去身也。沿途随从观者如云。审案的上海知县叶廷眷恰亦为广东香山籍人痛恶而重惩之当堂施以严刑,敲打其杨月楼胫骨百五。女因不仅无自悔之语反而称嫁鸡遂随鸡决无异志而被批掌女嘴二百。二人均被押监待韦父归后再行判决。此案一出立刻传遍街衢舆论轰动 杨月楼是红极一时!人人皆知的名优犯了这样颇富戏剧性的风流案自然格外引人注目。同时优伶一向被视为贱民而韦姓茶商则不仅属良家且捐有官衔,是有一定身份家资小富的商人,杨月楼以贱民之身而娶良家之女违反了良贱不婚的通行礼法,此外韦杨婚姻有明媒正娶的正当形式而乡党则以拐盗公讼于官县官又以拐盗而予重惩,这种种不合常规的事情也引起人们的兴趣因而一时众论纷纷。最后为案澄清冤屈的人是慈禧太后。不过,杨月楼案却是糊糊涂涂的了断。参与制造此案的人都未受到一点影响,照样高高兴兴当官搂钱。而杨月楼的妻子韦阿宝,亦被其父逐出家门不知下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