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的经典演出与重新解读
杨申/文
戏剧历史上涌现过无数优秀剧作,但能够成为经典的,则必须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在任何国家、民族、时代都能够顺利上演,且内涵上不受到某阶段社会意识形态所制约。它们所传达的主题往往是深邃并可以多意的,往往会讨论人类永恒的主题。
《日出》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所反映的乃是当时旧社会的风情面貌。一直以来,《日出》被称为“揭露阴暗、抨击罪恶、呼唤光明”的一部力作。然而随着社会变迁,《日出》最初被赋予的社会意义逐渐褪色,有评论家甚至指出:《日出》的时代感太过强烈,在今天只能作为历史回顾而演出。
经典作品的生命力不会仅仅局限于某个时代,在新的时期里,重新解读经典也成为了戏剧导演们所面临的课题——在剧作中找到期望表达的内涵,用新的视角与样式去呈现。
欧阳山尊创造经典
1956年欧阳山尊导演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排演的《日出》一直以来被戏剧界尊为“经典版本”。在排演过程中,欧阳山尊在艺术创作的基础上,更侧重于演出的现实意义。他与曹禺协商后修改了剧中些许人物的台词与活动,使得每一个角色的形象与性格更加鲜明突出。欧阳山尊为《日出》注入了新的血液,让这部戏“不仅仅停留在表现社会阴暗”的方面。他将每一位人物都解释得立体有机。对于“人物小传”的编写想象,更是让演员在表演起来受益无穷。
无论是剧中的人物,还是窗外射进的曙光,以及远处传来的劳动号子,欧阳山尊在《日出》中让每一个出现在舞台上的事物都“有据可循”,充满了象征意义。在当时的年代,是戏剧舞台创作的一次成功壮举,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以及观众心中的共鸣。
王延松重新解读《日出》
2008年,总政话剧院排演的《日出》由王延松执导。王延松近年来一直致力于“重新解读经典”的工作,特别对于曹禺的作品更是“情有独钟”。2007年,王延松的《原野》获得了戏剧界内的全面肯定,曹禺的女儿万方也曾高度评价:“我没有想到《原野》有一天能这样排演出来,这部《原野》就是我父亲笔下的样子。”
王延松认为:“对于经典剧目的排演,假使没有导演的重新解读,便会失去意义。曹禺的作品一直以来都受到各个时期社会意识形态的强烈影响,所呈现的演出也并非他的本意。我做《雷雨》、《原野》、包括现在的《日出》,都是希望去贴近曹禺先生最初创作的想法,而不是将其变成某一种宣传工具。《日出》最应该体现的是人学的内容,而不是社会学的。”
关于陈白露的定位与死因
对于《日出》中主要角色陈白露的解释,自《日出》出现起,便被无数人不断定义。最初,陈白露被定位为“旧社会玩世不恭、软弱虚荣的交际花”。50年代,欧阳山尊导演《日出》时,将陈白露的贯穿动作定义从“玩世不恭、慢性自杀”改为“追求快乐、舒适和刺激性的生活”。王延松则认为,陈白露并非单纯追求物质刺激,而是在面对物质阴暗中不断地“自我救赎”。
对于陈白露的死因,戏剧界也是众说纷纭。最初的解释为“幻想破灭、面对债务无力偿还、选择自杀进行逃避”。欧阳山尊则在排演《日出》时,加入了黑暗势力代表——金八意欲玷污陈白露。陈白露不甘心就范受辱,于是以死抵抗。王延松表示,陈白露面对阴暗一直在心存侥幸地挣扎。试图搭救别人的同时,也是在对自己进行拯救。而最终明白自己无力改变现实,选择了自杀以便在精神层面拯救自己的心灵。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