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港台话剧受欢迎 给内地话剧带来启示(3)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18日11:29 南方日报
《暗恋桃花源》在大陆演了100场,入选话剧百年十大经典剧目 香港话剧团的《德龄与慈禧》日前登陆国家大剧院演出 7月3日至6日,作为“相约北京———2008奥运文化活动·港澳艺术节”的重要节目,香港话剧团的保留节目《德龄与慈禧》登陆国家大剧院演出,获得好评如潮。这是《德龄与慈禧》第四度公演,此剧自1998年首度搬上香港舞台便大受欢迎,囊括当年香港多项戏剧大奖,此后复演依然反响强烈。慈禧和荣禄的扮演者,是香港两位德高望重的“老戏骨”卢燕、曾江。 很多人对这个故事并不陌生,剧本取材于德龄公主的回忆录,写的是19世纪末中国还对西洋充满未知时,在西方长大、受西方教育的清朝宗室格格德龄走进紫禁城,与慈禧相遇在这一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共同演绎一段有笑有悲、令人感叹的缘分。慈禧晚年为何喜欢摄影,爱用法国化妆品?这就是得益于与德龄的微妙关系。而此剧的编剧、以创作《天下第一楼》而蜚声海内外的何冀平,继续挖深了这个主题,“德龄将一种人文精神如一抹阳光照进了深夜的紫禁城,照到慈禧身边,这是清末难得的一段历史,蕴涵一份希望,又彰显中西文化的思想冲撞。” 导演杨世彭告诉记者,这是他第一次将一部戏四度推上舞台,将这部“香港制造的精品”带到北京可以展示香港戏剧的艺术水平。 -启示录 从街头到剧场的先锋之路 提到香港话剧,有人会想到它没有北京和台湾话剧的深厚历史沉淀,却和流行文化的渗透最为贴近。尽管市场不景气,但香港话剧一直坚持本土文化立场,守住了本地市场。香港每年演出200多部舞台剧,有时每天甚至有超过两个舞台剧同时上演。香港每年演出剧目之多,排在纽约之后,堪与伦敦、东京相比。 从街头到剧场 大多周末到香港旺角的游客,都会对他们的街头话剧记忆犹新,每周末晚8∶00开始,旺角某处繁华街头,一群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在地上铺一层10平方米左右的地板胶,然后在上面表演各种戏剧。有的是自编自导,有的则是一些经典戏剧片段。 在香港社会商业机制极度发达的刺激下,话剧想尽办法吸引眼球,博取发展。街头话剧关键在于引起观众共鸣,如果街头演出成功了,在剧场才会获得更大成功。正如林奕华所说,作为艺术市场的一部分,观众是戏剧的衣食父母,在现代文化休闲方式的夹缝中求生的戏剧,更需要重视观众的心声。街头演出对香港戏剧来说,不仅完善了剧作,更成为影响观众的重要方式。 时尚外表下的先锋性格 香港话剧从不回避通俗文化,甚至强调演出的娱乐性以吸引观众,然后在嬉笑怒骂之中,结合教育和人生哲理的元素。话剧版《Q版老夫子》的大获成功就堪称一例。另外,香港话剧在近年来的发展中也逐渐摒弃了低俗、媚俗的路子,而是逐渐走雅俗共赏的路线,利用某些流行文化的题材原料,加以艺术化的演绎。例如,1994年“沙砖上”剧团演出《家变》,故事脱胎于卡夫卡《蜕变》,情节却本地化。这次演出,无论布景、故事、动作和语言都有浓厚的超现实色彩,但其本土和生活色彩,使人并不感到难以接受。 由于能最早接触海外新锐文化,香港话剧的先锋性一直有口皆碑,这种先锋性几乎涵盖了从话剧的编排到剧本的每一个细节。比如,香港金牌话剧导演林奕华的《包法利夫人们》如今正在大陆巡演,他大胆地运用流行文化的各种元素,吊起观众的胃口,尺度令人惊讶。比如剧中有模拟台湾综艺节目的段落,有映射陈冠希( 听歌)关于摄影技术的桥段,还有林志玲( blog)招牌式娇滴滴的“加油,加油”……除了带给观众无尽的笑声之外,更让人们看到现今时代各种消费文化的烙印。 细数林奕华每一部成功的作品,都可看到他擅于剖析社会现象、消费文化的独特见解。让刘若英( 听歌 blog)演活张爱玲的《半生缘》、让吴彦祖()成功诠释《快乐王子》、陈慧琳( 听歌)与许志安(听歌)演过他的《行雷闪电》、梁咏琪(听歌 blog)演出《大娱乐家》…… 如今,林奕华开始将目光放到改编中国四大名著之上,去年底在香港推出他“很黄很暴力”、完全不唯原著的创作———《水浒传》、《西游记》,今年准备在大陆展开巡演。 专题撰文,本报记者李培 实习生张禾根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