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版《西园记》重排 讲述杭州西溪的爱情故事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21日10:13  青年时报

  7年前,导演杨凡曾经导了一个昆曲题材的电影《游园惊梦》,宫泽理惠王祖贤(听歌)主演。在咿咿呀呀的昆腔里,当王祖贤女扮男装,化身柳梦梅在戏台上唱起《牡丹亭》的《游园惊梦》时,真是眉如墨画目似朗星,活脱脱一个翩翩佳公子,堪称女扮男装之典范。

  当年王祖贤为了演活这个风流倜傥的柳梦梅,专程来杭州向浙江昆剧团资深名小生汪世瑜及中生代的陶铁斧学习小生身段唱念。7年后的今天,汪世瑜退休了,却一直也没闲下来,在昆剧界享有“巾生魁首”之盛誉的他,除了和白先勇(blog)成功推出青春版《牡丹亭》外,时隔多年,又要将他曾经的代表作《西园记》再次搬上舞台。

  在这个名为“传承版”的《西园记》里,汪世瑜要正式将这出当年由他演红的昆剧中的精华,传给浙昆下一代传人。就在本周,汪世瑜正式进入浙昆《西园记》的整体排练工作,并担任总导演。8月27-29日,陶铁斧、李公律、毛文霞,这三位浙昆三代小生的代表人物,就要在杭州剧院各演一出汪老师的经典之作。

  1980元一张门票 昆曲就该值这个价

  汪世瑜,原浙江京昆艺术剧院院长,国家一级演员,第三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他14岁入团学艺,师承昆剧名家周传瑛,攻小生。汪世瑜兼能巾生、冠生、鞋皮生,尤以巾生见长,蜚声海内外。网上随便搜索一下,“国际著名的昆剧表演艺术家”、“硕果仅存的昆剧瑰宝之一”等溢美之词层出不穷,可见其在昆曲行当中的地位。不过年轻观众开始了解这位“巾生魁首”,大概还是从他担任青春版《牡丹亭》的总导演,以及建议“学术明星”于丹在《百家讲坛》中讲昆曲开始。

  说到挚爱的昆曲,6月刚随青春版《牡丹亭》赴英国巡演回来的汪世瑜难抑自己的自豪之情。“在伦敦,180英镑一张演出票的《牡丹亭》被英国观众疯抢。全本《牡丹亭》分上中下三场,一共要9个小时。那些盛装出席的英国观众满口说着英语,但很奇怪,他们居然好像看懂了,并且感动得一塌糊涂……”

  “我们在美国加州巡演,最高的票价卖到1000美金一张,而且是最先卖完的。我在北京皇家粮仓做厅堂版昆曲《牡丹亭》,1980元一张的票价堪称天价,到现在已经演了140多场,基本也都是满的,这说明市场还是认可的。700年的昆曲,就应该值这个价!”

  当年演《西园记》汪世瑜连涨五级工资

  这次重排的昆曲《西园记》,改编自明末吴炳所著的传奇作品,是浙昆第二代“世字辈”的代表作。“远尘嚣,遍十里西湖厌遨游,看踏破万叠武林山岫,莺啼幽花如绣……”从《西园记》的唱词中便可看出,又是西湖又是武林,说的正是杭州的故事。而西园,其实指的就是今天的西溪。

  故事从襄阳才子张继华游学杭州开始。“西园大概就是现在杭州西溪湿地的位置,过去已经算是杭州很偏的郊区。才子一般都喜欢游山玩水,结果在这里偶遇佳人,是一个认错情人娶对新娘的轻喜剧。”汪世瑜介绍。

  因为是用昆曲表现,所以这场恋爱谈得雅致到极点。这出当年由浙昆第一代8位“传字辈”老师精心打磨和手把手教出来的《西园记》,甫一亮相便红遍大江南北,盛演360多场。尤其是汪世瑜在舞台上用将近15分钟的缓慢速度拾起一块手绢,那个摄魂夺目的“弯腰一拾”,被惊为天人之手势,叫人怎能不向过去的优雅致敬。

  “我20岁开始学这个戏,22岁演出,当时在上海的丽都大戏院一演就是一个月。要知道,当时在上海能连演一个月,那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回忆起当时的盛况,汪世瑜记忆犹新。“那时真是戏剧人的黄金时期。当年武林广场的杭州剧院刚建成时,《西园记》在那里连演7场,杭州观众要买票还得排长队。当天刚演完,第二天的票就已经被抢光了。”

  让杭州观众排长队买票,这恐怕是今时今日的杭州演出商无比艳羡的场景吧。而让人惊叹的还不止这些。“因为这出戏,汪老师连涨了五级工资,这在当时可是不得了的事情呀!”浙江昆剧团现任团长林为林感慨道。第一年连涨三级,第二年再涨两级,一共涨了79.5元,而当时普通人的工资不过20多元!

  浙昆三代小生 20、40、50各自精彩

  七月流火的杭州,在浙江昆剧团4楼的排练厅里,虽然4台空调呼呼冒着冷气,但偌大的空间还是闷热。汪世瑜的排练是严格的!常人穿着短袖都嫌热,但他硬是要求陶铁斧、李公律、毛文霞三人都穿上戏服,因为“不穿戏服是没有感觉的”!

  于是,排练厅里常常可以看到非常搞笑的一幕:当陶铁斧、李公律这两位小生一本正经地对着如花美眷(花旦)倾吐情思时,突然不合时宜地露出两条“毛腿”,因为实在热得不行了,冷不丁凉快一下也好。而毛文霞这个年轻的女小生最惨,由于个头比不上男人,一定要穿上闷热的高底靴子来找感觉,真正是挥汗如雨地苦练。

  当然,最辛苦的还要算汪世瑜,因为他必须要分别传授三人技艺,还要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特点扬长避短,按他的话来说,就是要“做些手脚”。“比如李公律,他的个子本来就很高大,如果头再抬得太高就过了;而毛文霞则正好相反。女小生要把下巴挺起来以弥补身高的不足,手指也要尽量撑开,这样才能显示出张生风流倜傥的男子气概。”

  说来也巧,陶铁斧、李公律、毛文霞这三个“张继华”的传人,年龄段正好代表了浙昆的三代小生。24岁的毛文霞,是三人中唯一的女小生,虽然经验尚浅,但青春靓丽,活脱脱一个青春版的“张继华”。而44岁的李公律则正值盛年,是被誉为浙昆传字辈“昆生第一人”——周传瑛先生的关门弟子,前不久还举办了个人专场。至于国家一级演员、浙昆副团长陶铁斧,他是汪老师门下最得意的弟子,更有“钱塘雅士”的美名。到了知天命的年龄,自然艺术造诣也最高。如果套用张艾嘉(听歌)《20、30、40》那部电影的片名,传承版《西园记》的三位小生,恰好是以20、40、50三个年龄段诠释各自的风情。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闻排行】【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