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将于10月10日至15日在国家大剧院上演的戏剧《明》,虽然是“永远的莎士比亚”戏剧季的开幕大戏,但在《明朝那些事儿》作者“当年明月”的改编下,在导演田沁鑫的执导下,生生把李尔王的故事搬到了明朝的16个皇帝身上,而且开创了演员“只有上台没有下台”的先河……
当年明月和我 都想轻松演戏
记者(以下简称记):怎么想到与当年明月合作排戏呢?
田沁鑫(以下简称田):他的作品比较朗朗上口,比较机趣。他一共看过7部话剧,都是我领着他看的,但他说“我就像个钻头,只要给我个定位,我就会去无限挖掘”——有时候我觉得他提的问题甚至比学戏剧的人提得还要深入。《明》的第一稿,他写了108页,写得很好,但是演起来得演5个小时(笑)。第二稿时,他对舞台的组织和人物的行动性都有了一个提升。压缩到了48页,就可以演了。
记:《李尔王》原作是很沉重的,但我看彩排时你们都特轻松。
田:讲述宫廷阴谋的戏,本来很沉重,如果“大事件大演”,观众会受不了,再加上当年明月的叙述方式很轻松,所以我们采用了这种演绎方式。我是一个依据题材来定形式的导演,给我什么样的题材我就做什么样的戏,每一次都不一样。
我定位这个戏有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我们认为中国人爱看“实人实事”,演绎也是通过实人实事来演绎,那种瞎编乱造的戏观众看完就忘了,不会那么“粘稠”地热爱。我们选择了几个原型,如朱元璋、朱棣、朱允火文,还有嘉靖皇帝;第二个层面我认为老百姓喜欢寓言式的东西,简朴的有哲理的故事,还要有一点点传奇,而传奇是老百姓很喜欢的。这样两个层面就像“钻头”一样打开了一个空间——如果真按历史来的话,中国没有李尔王那样的皇帝,他发生的事情安在谁身上都不对。中国没有皇帝被儿女逼得满世界乱跑的。我们中国是不讲分江山分权的,讲的是大一统集权制。分权的也有,但不能长久,只有在“五代”这种乱世的时候才有。中国的皇帝在“传位”的时候从不敢掉以轻心,因为传统观念认为,“江山”比“皇帝”重要,皇帝在江山里都是过客,只能叫“天子”,天的儿子罢了,都不叫“国王”,所以没有一个皇帝敢在他那儿把祖宗的基业给废了的,所以戏的结尾我会让这16个皇帝淹没在“江山”之中——就是一副巨大的透视效果的山水画,非常精美。
我就要演员在台上自由散漫
记:据说演员们上台了就不下台?
田:国内应该是没有这样演戏的。我个人比较喜欢中国传统文化,咱们中国人对于琴棋书画这些东西都当业余爱好来玩,后来西方实用教育来了以后咱们才把这些东西变成专业教育,我一直有个疑问:东方的哲学精神非要变得实用吗?西方哲学精神就有灵性吗?我觉得答案甚至是相反的——东方哲学反倒是充满灵性,很跳跃的,当然我不是说西方人笨(笑)。具体到舞台上来,中国观众看中国戏,也是很自由散漫的,可以喝茶可以聊天;过去演员也是很自由的,摘了“胡子”就能喝水,就能擦汗,戴上“胡子”就能开唱,拉过门儿的为什么那么长啊?那就是在等着演员休息呢。这种强烈的跳跃性和装扮感是中国戏的特点。戏剧的“戏”字,中国繁体字是“虚戈”,就是强调装扮,装一个龙扮一个虎,没有用真龙真虎演戏的,想看真龙真虎你可以去动物园,犯不着来剧场。比如说齐白石画的“虾”,多少人说好,卖多贵的价格,但那是虚的,真虾在菜市场,不值多少钱——为什么画出来就不一样了呢?因为它有一种高度提纯生活的“禅意”。中国的舞台作品也如此,有高度的装扮感、高度的意境和高度的自由,始终不忘和观众交流的这种“松弛”,充满着游戏精神,充满着机趣。
新闻排行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