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娱乐讯 26日夜,三十年前曾风靡中国,并为中国改革开放前期解放思想做出了巨大贡献的话剧《于无声处》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艺术剧院重新上演,三十年前第一版的演员们,也坐在舞台下,观看了这部给他们的命运带来极大改变的作品。时隔三十年,再次回首道路的起点,全场观众和主创人员一起,眼含热泪,无限感慨。
该剧将于26日-29日连演5场,10、11月,该剧还将在全国其他城市或大学巡回演出。
剧情不改,感人至深
话剧《于无声处》于1978年由宗福先编剧,苏乐慈导演,上演于上海工人文化宫。故事发生在1976年文革结束前夜,社会气氛还没有完全恢复,人们的思想虽仍高度压抑,但却积压了强烈的对正义的呼声,处于即将爆发的边缘。
剧中,青年欧阳平为悼念周总理,并支持参加自发悼念周总理的人民,编写了一本名为《扬眉剑出鞘》的诗集,到处散发。他因此被定为现行反革命,全国通缉。这天,他与被陷害摧残的母亲——坚强不屈的老共产党员梅林一起,来到了母亲曾搭救过的老部下何是非家中,落脚之外,也是希望能够获得老战友的支持,并寻找失去联系的同志。怎知,何是非为了自保,已经投靠了“四人帮”,一方面不顾自己的女儿何芸与欧阳平深深相爱,将她作为活礼物许配给上海民兵组织领导成员唐有才,而另一方面,正是当年出卖了梅林的他,再次将梅林的儿子,热血青年欧阳平交到了唐有才手中。最终,在梅林的鼓励下,欧阳平昂起头颅与“四人帮”顽强斗争。被父亲安排为公安干部的何芸,也终于认清了父亲的面目,与她的哥哥何为一起,愤然离去,追随梅林和欧阳平。而两年前便发现了丈夫丑恶行径,一直自责矛盾,深深压抑,被看作精神病的何是非之妻刘秀英,也终于爆发,跟随儿女离开了这个气派但却闷热的家。
三十年后的重排,沿用了这个富有戏剧张力的故事,情节几乎无一处改变,只是表演方式和舞台处理上,更加侧重于人物的情感表现,力求展示在特殊年代中,人们真实的情感状态。虽然在编剧宗福先看来,这三十年的历程过去,现在回首这个起点的时候,恍如隔世。他也曾经怀疑,那时候的痕迹现在已然一点都找不到了,时间竟如此一干二净地擦去了一个时代,现在的年轻人还会愿意看这样的故事吗?但正像制作人李胜英所说:“因为三十年前的这样一部旧戏承载着我们一代人的青春记忆,我们把它重新搬上舞台。这份记忆对于今天年轻人的意义就在于历史和现实相撞时迸发出的那簇火花,我不能保证这簇火花一定会在剧场燃烧,会在当代人的心里燃烧,但我想尝试一下,我想看看‘人生选择’这个重大命题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跨越时空,将不同年代人的情感世界连成一片……”一个20多岁的年轻男观众,在演出结束后,也眼含热泪地告诉记者:“很感人。以前我觉得这段历史跟自己很遥远,但我现在仿佛能切身感觉到我们的父辈在那样的年代,经历着怎样的苦难,也能看到在那种时候,人和人经历着怎样的情感。”
上海市作协主席王安忆看完演出说:“这出戏不错,出乎我的意外,我之前也替他们捏了一把汗,怕那时候的演出现在看起来会很怪,但是没有,很舒服。当时我们沉浸在政治观点和愤怒里,而现在注意到的是政治背后的道德和人格,表现的都是人之常情,只是穿着不同的外衣。”而剧中的感情,也深深打动了她:“剧本很好,一上来就表现出这个家庭的气氛是不好的,何是非的变节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欧阳平的一句 ‘这次回来,你变得爱哭了’写得真好,那些儿女看似没有参与政治斗争,但都过得很忧伤”
新闻排行 我要评论
相关专题:话剧《于无声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