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京辉的语境更加现代,诡谲奇幻的氛围中,密实材料的包裹下,演员的声音被变形,动作被切分,结尾处演员们面无表情地走向观众,在玻璃罩子前止步,他们茫然地在玻璃上画圈、呵气,冲不破生活与世界的樊笼。
没人知道孟京辉的真实想法。他善于跟媒体打太极,笑眯眯地拒绝很多采访,但记者们仍然喜欢围着他转……他深谙进退之道,内心蛰伏的仍然是那个先锋实验的他,伺机而动。
《我爱XXX》《思凡》那些作品都收进了他的“黄皮书”里,供年轻的戏剧观众瞻仰回望上世纪那个用愤怒和戏谑说话的他;《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初露商业端倪,制造“人民戏剧”概念,兴起风潮;而后这个实验戏剧的先遣者顺应时势、当仁不让地成为了商业戏剧的旗手,《琥珀》《艳遇》的票房飘红;如今他的团队打造了蜂巢剧场,驻场演出《恋爱的犀牛》,他签下一批科班出身的演员,剧场里飞瀑流泉,湍急不息——80后的马路勇敢激情干净纯真,明明薄得像一张纸,利得如一把刀,美好得像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他们的绝望和痛楚因为年轻而格外动人,唤起七零年代观众心中无限的况味。青春的力量能为一部戏带来截然不同的味道。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孟京辉曾经骑着自行车去各个高校普及戏剧,这些学生后来毕业了,走上社会,成为孟氏戏剧的忠实观众;在刚刚落幕的北京青年戏剧节中,他是艺术总监,认真地跟每个青年导演谈方案,每个戏首演必然安静地看着,亲自主持青年戏剧论坛——他对媒体说,这些青年导演是未来中国戏剧的希望。
中年人孟京辉平和了许多,他看到了年轻人的力量,他愿意保护年轻人的这种激情和锐度。他排演过《秃头歌女》,时隔多年青年导演以现实主义的方式重新解读,他只是说,哦,当年我们也有很多东西没有看懂,我就原封不动地把我的困惑带到了戏里。
孟京辉总能出其不意。无论商业还是实验,他出手,即是戏剧话题。不妨把这一次看作他的回归,不管怎样,没有他的戏剧舞台一定是不完整的。
形式好玩 仅此而已
顾小白(编剧、影评人)
大多数媒体都报道了该剧的形式感,我不赘述了。故意做旧又有点令人怀念的效果还是挺时髦的,但仅此而已。孟京辉并没有把人物的内心展开,我觉得和他合作的演员都镇不住场,没办法把观众带入角色,甚至作为一个话剧演员,很多人的肢体语言都不过关。不比早年和孟京辉合作的那些人,陈建斌、胡军、郭涛(听歌 blog)、李乃文(blog)他们,充满个人魅力和“戏味儿”。现在这些年轻演员可能不成熟,所以孟京辉现在的戏也越来越依赖形式感了。
但演员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导演的问题。孟京辉本意可能是想把戏做得很“轻”很“虚无”,就像原作电影那样,但跟原作电影相比,这个戏太轻浮了,包括一个演员演三四个人啊,男演员扮演妓女啊,还有一些搞笑的情节,这些“花活儿”都没什么意义,看得出孟京辉还是在艺术和商业之间摇摆。
据说孟京辉说过,沉闷也是一种趣味,甚至是一种高级趣味。但显然他没有表现出“高级的沉闷”,而法斯宾德的电影虽然也是发生在一间屋子里,几乎没有什么场景变化,也很闷,很沉静,但角色一出场就令人认同,人物内心很丰富。据说他还说过“不喜欢法斯宾德的人就别来看了”,这个态度就有问题,你不能拿“看没看过法斯宾德”当挡箭牌啊。很多艺术电影都很沉闷,但看完后会让人震撼或者感同身受,但如果只是“玩沉闷”,就没意义了。
两个作者的遥相呼应
崔峤(歌德学院<中国>德国文化中心文化项目部主任)
法斯宾德的处女作电影曾经在开拍前获得过剧本奖,在结构的实验角度和人物塑造上都在当时的德国很有新意。但其实很多德国人并不喜欢法斯宾德,甚至非常不能接受他,文化艺术界当然非常重视他的独一无二。法斯宾德自己也清楚他相对于那个时代和环境过于超前,所以很多时候他在和公众对峙,也非常愤怒。但是艺术是超越时间和地界的,现在法斯宾德是德国当代文化国际交流的代言人,也有越来越多的德国人为他骄傲,虽然是在他身后。
孟京辉的同名戏剧在戏剧形式上有很多创新,包括电影剪辑录音和戏剧的融合,通过耳机传达的“第二现场”和剧场空间的隔离都很有中国特色。我倒更觉得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作者之间跨越时间遥相呼应的合作,并不只是艺术形式合作的优势。任何艺术作品都是具有自己的个性的,是导演的作品,形式是其次。
歌德学院主办这次活动的目的就是要推广戏剧在中国的实践和创新,尤其是年轻导演。小剧场戏剧应该是最富有自由表达的艺术形式之一,但是在中国被商业小剧场话剧充斥,非常可惜。作为实验戏剧,我们并不追求众口一词的称赞,只是想鼓励艺术的自由表达。
本报记者吕佳
新闻排行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