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戏剧专家张仲年:选排外国戏剧应避免随意性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21日08:26  解放日报

  本报讯(记者 端木复 见习记者 李峥)在挪威剧作家比昂逊逝世100周年之际,上海戏剧学院博士生导师张仲年率青年导演吴汶聪等将其话剧《新婚的一对》首次搬上申城话剧舞台。在上戏新空间首演现场,张仲年感慨地告诉记者,比昂逊是与易卜生并驾齐驱的戏剧大师,中国观众知道易卜生的《玩偶之家》《建筑师》等,但对比昂逊却知者甚少。他希望我们能以更宽广的视野来排演更多的国外优秀戏剧。

  他写出了挪威第一部现代戏剧

  张仲年教授介绍,比昂逊一生创作了《挑战的手套》《破产》《人力难及》等21部剧本,190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甚至比易卜生更早写出了挪威的第一部现代戏剧。他的创作尽管触及时弊,但有一种诗意浪漫的风格,并正面引导人们去追求光明,至今仍深受挪威人的喜爱。像《新婚的一对》写才华横溢的大学生阿克尔到世代贵族府上做女婿,对新环境极不适应的阿克尔发现妻子心里只有父母,导致他们无法相爱。该作品由茅盾翻译成中文,剧情很简洁,演出也只有一个半小时,但却生动地塑造了一个刚毅柔情的年轻丈夫形象,并凸显了“爱的发现”这个主题。张仲年表示:“一个世纪前,易卜生因娜拉而在中国闻名,他对个性解放的追求和对社会问题的不懈探索令人钦敬;而比昂逊的温情之风却整整晚来了一个世纪!”

  我们今天的文化视野还太狭窄

  上海戏剧学院范益松教授指出,我们的舞台需要更多的海外经典。易卜生和比昂逊同为十九世纪末期挪威最著名的剧作家,但在我国,一个尽人皆知,一个鲜为人知,这真实反映出我们今天的文化视野还太狭窄。一百年前,外国名著已纷纷走上中国舞台,但从群星璀璨的人类戏剧史看,我们对国外优秀戏剧的介绍随意性太大,既不全面,又缺少应有的规划,常常是挂一漏万。好比除了阿加莎推理悬疑剧外,还有希区柯克经典《39级台阶》、本·艾尔敦名作《爆玉米花》等。对海外当代戏剧新作,我们的关注更不够,细数近年来获普利策奖、托尼奖的戏剧作品,少有能登上中国舞台的,这使我们丧失了不少了解世界文化发展最新潮流的机会。

  多元文化中融合才能更好发展

  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孙惠柱强调,只有在多元文化中碰撞、融合,中国的本土戏剧才能更好发展,并为世界戏剧艺术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如果说经典作品记录了人类文明的发展,那么当代艺术就是洞悉时下人们灵魂的窗口。在政治、经济越来越与国际接轨的时代,作为“地球村”的“村民”,我们迎接当代国外佳作的动作显然也慢了半拍。反观人家,从意大利著名作曲家普契尼的歌剧《图兰朵》到迪士尼动画大片《花木兰》,以及最近接连推出的外国电影《功夫熊猫》《2012》等,中国红、中国结、中国功夫、中国戏曲等中国文化元素,频频出现在西方各类艺术样式之中。如果我们也能以这样开放的心态来盘活国人尚未知晓的巨大存量,中国的戏剧舞台将会更加多姿多彩。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