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话剧《卡利古拉》申城首演 主演剧终时面部骨折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13日10:47  东方网-文汇报

  在每个敏感的年轻人或者曾经年轻过的人心里,或许都有过哈姆雷特或者卡利古拉的影子。前晚,由享誉德国的汉堡塔利亚剧院带来的德语话剧《卡利古拉》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首演,为中外观众献上了一场原汁原味的加缪名剧。

  演员与观众互换位置

  在我看来,在法国文豪阿尔贝·加缪的所有戏剧作品中,《卡利古拉》是闪耀着钻石般耀眼光辉的作品,它让其在剧本创作之初即达到巅峰。剧本中关于人生、哲学的大段台词,使它在世界各地演出时,每次都吸引着最大数量的文学青年。

  这部难得一见的剧作在上海露面,恰如一场毫不声张的华丽聚会。演出开始前,在上话小剧场及其走道上,沪上众多有“文艺范儿”的熟脸不约而同地狭路相逢了。四面漆黑的剧场里,白惨惨的灯光营造出恍若梦境的演剧氛围;就在所有人东张西望的当口,戏已经开始……谁都不曾料到,发生在遥远的古罗马帝国的往事,穿越时光呈现出现代质感:开场时分,主演卡利古拉的演员拖着一台沉重的复印机来到舞台中央,由复印机现场复印出的人像照片被当场钉在舞台背景墙上,显得触目惊心;而中文字幕竟颇具想象力地投影在数张由A4纸拼成的区域。灯灭灯亮,剧中演员在不知不觉中与台下观众互换了位置,剧中人成了观众,观众就此成为剧中人,参与剧情的推进。一位不明就里的前排男观众被随机选中宣读“审判”,一位大妈被“卡利古拉”请到台上去直面死去的魂灵。

  这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残酷戏剧,它逼视观众的程度,让所有人都成了参与者——卡利古拉的臣民。死亡的威胁,令所有人惊惧——进而对暴虐产生了不寒而栗的剧烈心跳。主创人员对剧本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极具颠覆性的“改造”。这让一个讲述自我发现、自我膨胀到自我毁灭的故事,在多年后的今天,经由格洛托夫斯基的“残酷戏剧观”二度创作后,依然有着直击人心的巨大魅力。

  入戏过深导致重伤

  米尔科·克里比奇,是昨晚的明星,其饰演的卡利古拉有一双疯狂的眼睛,不时闪烁着灼热欲望的光芒。然而,所有人都在他的眼神中看到了天真。他的举手投足都透着孩子气,他离谱的号令好像只是一个被宠坏的孩子的任性胡闹,那是一种未曾见过的纯洁。他的行径十分荒诞,他柔软的形体在舞台上“雕塑”着看似绝无可能完成的造型,那暴戾中的纯真被他演绎得刻骨铭心。

  令人心碎的一幕出现在开场后两个半小时,这部冗长的戏在引人入胜中走向结局——卡利古拉的死!然而,结局令人意想不到的心碎:米尔科·克里比奇因入戏过深,在剧情推向高潮的瞬间倒下,面孔撞击在巨大的道具灯上,随着灯光的幻灭,卡利古拉“意外”死亡。令人惊叹的是,当时他正在完成高难度的舞蹈动作,原地跳转720度落地接360度飞旋。

  被激情笼罩着的人们丝毫没有觉察出演员已受重创,而只是认为在原作中嘿嘿地冷笑,然后坦然地迎接死亡——最终被万剑穿身而死的卡利古拉,换了种死法而已。不明就里的观众等了好久,舞台还是一片漆黑,以为全剧已经落幕。这时,剧场中传来断断续续、将信将疑的掌声。灯光重又亮起,传来的却是不幸的消息。

  谁都没有料到,这出极具戏剧性的《卡利古拉》会与另一种戏剧性重合。剧中走向死亡的卡利古拉,在现实中遭遇了他的“意外死亡”。米尔科·克里比奇随即被送往医院,经诊断面部创伤性骨折。

  也许,只有在肆意妄为的人那里,才会产生对人的最大限度的认识。《卡利古拉》一剧的精髓,竟如梦境般照进了现实;而剧中罗马帝国君主卡利古拉游走于历史真实性与戏剧艺术性之间,竟在现实中得到投射。截至记者发稿时,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传来的消息是:计划在沪连演4场的《卡利古拉》被迫中止。或许正因如此,绝版首演更显弥足珍贵。

  本报记者  陈熙涵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感动

我顶

无聊

愤怒

搞笑

炒作

养眼

悲伤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 0个访问此页面的人正在聊天参与

聊天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