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房?评价?不关注。话剧名导来宁谈创作——
在中国话剧界,林兆华算是一个响当当的人物,他创作的60多部作品被业界评为“具有极高艺术价值”,74岁的他至今仍活跃在话剧一线。
尽管被濮存昕等一大批话剧界人士称为“当今中国社会最成功的话剧导演”,但林兆华固执地认为,自己和成功、大师不搭界,“票房?评价?我不管。我做话剧,就是为了不吐不快的感悟。”
昨晚,林兆华导演的话剧《回家》在南京文化艺术中心首演结束。这部用老年痴呆症患者视角解读当下社会的话剧,从内容到形式都很“小众”,不过观众表示“很震撼”。
关于《回家》:“老年痴呆症患者只是一个视角,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解读”
记者:这部剧以一个老年痴呆症患者的视角,讲述自己过去的挫败、对眼下社会的无法理解和融入,为何青睐这一题材,并起用“85后”演员?
林兆华:剧本是过士行历时3年完成的,老年痴呆症患者的角色设置及其失败一生打动了我。失败能引发反思,具有戏剧冲突效果。
对于演员本身,我不怎么担心。你看这帮孩子在台上都没怎么化妆,就算没佝偻的身体、沙哑的声音以及花白头发,他们只要将这些特殊人群的思维把握准确,比如老是自己与自己对话、充满自责、疯言疯语……就能带观众入戏。之前我们也多次去北京安定医院观摩特定人群。从演出效果看,他们还是比较入戏。
记者:不少年轻人喜欢这部剧,您有所预料吗?
林兆华:剧中主角经历“文革”、遭遇下岗,还面临当今社会医疗、教育、房价等问题。他无法融入社会,沦为边缘人——这种状态很多当代年轻人也正在经历,老年痴呆症患者只是一个视角,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解读。
关于话剧和人生:“做话剧,是为了不吐不快的感悟”
记者:您的《绝对信号》1982年首开国内小剧场话剧先河,这些年北京、上海等地小剧场话剧也开始热闹,与此同时,娱乐甚至恶搞剧也多了。
林兆华:人家搞笑,我也不能批判,他们也有存在的理由。不过如今话剧界被明星腕儿霸占着可倒是事实,有明星票房肯定不错,但总得给年轻人一些机会。
记者:您的作品有思考、有人文情怀,但大多面临票房尴尬,您在意吗?
林兆华:的确不太好。很多戏如《哈姆雷特》《樱桃园》《建筑大师》都是小众。
但我不考虑票房,不然就拍电视剧,排明星、大制作话剧了。我一直保持自由心态,想做什么就去做。我也不愿说我的戏是“为填补戏剧舞台的空白”,我拍戏就是为自己,为那点不吐不快的感悟。
记者:周围人叫您“大导”“大师”,濮存昕等人称您为“当今中国社会最成功的话剧导演”,您如何评价自己?
林兆华:“大师”我从没认可过,还没到那种状态呢!其实所谓成功、失败无需外界评说,有人认为我是成功的,说你导那么多戏、《窝头会馆》一票难求啊,但我很多戏也没人看,你说这是成功还是失败?其实不重要,我只寻求内心的满足。
本报记者 王海妮 罗薇薇
链接——
林兆华,1936年生于天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导演,1984-1998年任北京人艺副院长。现任北京大学戏剧研究所所长。执导话剧《绝对信号》开创小剧场话剧先河,随后创作《哈姆雷特》《窝头会馆》《建筑大师》等60多部戏剧,艺术价值极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