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娱乐讯 10月8日下午2时,北京现代音乐节的创建人及艺术总监,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叶小纲教授做客新浪娱乐,畅聊他的新歌剧作品《咏别》。以下是聊天记录:
主持人赵宁:欢迎各位新浪网友,我是主持人赵宁。今天来做客新浪直播间的是北 视频:叶小纲聊新歌剧作品《咏别》 媒体来源:新浪娱乐 京现代音乐节的创建人及音乐总监,著名的音乐教育家,作曲家叶小纲老师,欢迎您。
叶小纲:您好,谢谢!
获称最狡猾的作曲家
主持人赵宁:叶老师有非常多的头衔,也有非常多的朋友都非常喜欢您的很多作品,但是我在网上看到有人给您一个很有意思的称号,您知道吗?
叶小纲:不知道。
主持人赵宁:叫做最狡猾的作曲家,听说过吗?
叶小纲:我好像听说过。
主持人赵宁:您觉得您怎么会有这么一个称号呢?
叶小纲:我记得有一个作品是国家大剧院开张的时候请我写一部作品叫《大剧院序曲》,有个作者问我,这个作品花了多长时间,作品的长度十分钟,戏曲的要求是10分钟,我说我花了很多时间吧,好像不符合我的实际情况,说我拿起笔来就写,花了很短的时间就写,显得我不认真,所以我说保密,就这么来的。
主持人赵宁:我知道您的创作速度非常快,比如您过奥运会为郎朗写的钢琴曲,特别短的时间就完成了。
叶小纲:一下午。当时是这样,他们找了很多人,一开始我根本不是在创作的名单里,他们找了很多人,有全世界各地的人毛遂自荐,自己掏心掏肺做了很多,但是张艺谋不是很满意,又要显得中国的大度、宽容,又要显得凛然不可侵犯,中国现在站起来,又要很和谐,能容纳世界。要求特别多,无论提多少要求,都无论为过,好像很多不满意。终于陈其钢给我打电话,还是请您老人家出来吧,我就知道他们要什么,我花了一下午的时间,把主题写完了,肯定成了,不会有问题。
我写了一下午,我的学生邹航做了三天,一个一个往里输,输完三天以后,我的助手说他们会不会不要,我说你放心,不会有问题,他们说五点钟吃完饭以前来电话,我的助手在录音棚对面,刚刚做完,就送去。他一直胆战心惊,因为他是年轻人,我说不会有问题,过一会电话响了,陈继刚说,小纲,艺谋要跟你说话。艺谋说:“小纲,我听了那么多,还是你最靠谱。”就说了这么一句话,我当时特别高兴。不是我料事如神,我确实知道在特殊的场合,特殊的历史环境内,中国人向全世界展示什么,这个我很清楚。但是很多也许没有搞清楚要什么,艺术家是需要才运的。
主持人赵宁:天才的部分,同时有经验的部分。
叶小纲:还有审时度势,这个场合需要什么东西,要心里明白。特别特别恰如其分的,在特别恰当的时间做了特别恰当的事情。
主持人赵宁:我也听说,张艺谋导演问叶教授,后面的那部分什么时候写完,叶老师心里嘀咕,我说一两天,会不会觉得不重视。说了一个星期,其实很短的时间就完成了。所以叫您最狡猾的作曲家一点不为过,我对这个词有更不一样的理解,我是觉得作为听者,我们很难猜出来叶老师接下来交出的作品是什么样,很难用既定的思路决定您下一步的创作方向和创作风格,比如我们知道马上您的歌剧要跟大家见面了。
新的歌剧作品《咏别》花费了很多时间
叶小纲:您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好,很高兴您是很有经验的主持人,特别好。我也很高兴跟您这样对话。奥运是奥运。奥运是要写出代表中国的形象,由于我的经历以及这么多年积累下来的艺术办法,好像很如期完成了这么一部作品。接下来写的歌剧叫《咏别》,可能不是那么容易,那是非常个人化的,内心非常强悍的艺术家,想要在这个时代里表达自己对这个世界看法的,不能说呕心沥血,但是确实花费了不少时间。
主持人赵宁:我经常觉得一个艺术家的创作可能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命题作文,比如刚才提到的奥运,有一部分完全是自我情感的抒发,从《咏别》来说。
叶小纲:《咏别》可以说是讲了理想主义的人物,在上世纪20年代在北平作为书生气质非常高贵的,出生文化比较高的高品位的人,为一个戏班子写戏。上世纪20年代是中国京剧的高峰,四大名旦都是在那个时候出现的。描绘了这段的历史。严格说也是命题作文,因为这个题材是北京国际音乐节给我的,但是它能不能引起我的共鸣,这是最重要的。这个故事挺有意思的,讲的艺人们之间纠结的事业、情感以及与社会的冲撞,因为20、30年代是中国社会刚刚建立民国没有多久,京剧艺术刚刚开始繁荣,各个流派,各种派别都产生,与社会的矛盾,与艺人之间的关系,这个时代的纠结有这个时代的反映有一定的典型意义的。人物之间的关系,故事情节的发生,以及社会人生百态,再过一百年差不多还是这样。
主持人赵宁:人性本身的东西不会变的。
叶小纲:对,所以特别有典型意义,特别有代表意义。所以我就毫不犹豫的说我愿意做这个事情,这个事情从启蒙到现在有四年。刚刚开始创意。
主持人赵宁:您都会参与其中,比如每一步?
叶小纲:剧本我没有参与。
主持人赵宁:可能四年里。
叶小纲:一开始雏形,有最开始的萌芽,又落实到剧本,落实到人,落实到具体的细节,一步一步参与下来,到最后。我音乐完成的还是很快。
主持人赵宁:但是肯定前面准备了很多工作。
叶小纲:准备了很多工作,第一个里面涉及了很多京剧的东西,我这个年龄对京剧不陌生,我们是听样板戏长大,跟你们不一样。第二个也做了很多功课,后来我写过昆曲,《贵妃东渡》,京昆是一家。这个作品具体开始动笔有一年,中间停了很多,因为剧本要改,观念上,导演手法上理念上的冲撞,真的动笔还是很快,这我也可以实事求是,拿起来就写,想都没想。这么多年京剧的积累以及对这个故事的认同以及性格非常强悍,尽管最后主人公是自杀了事了,剧作家是自己采取死亡比较强烈的戏剧行为。但是他所阐述的人生观,我觉得到现在也是有,孜孜不倦的追求,对感情的追求,出污泥而不染,中国文化提倡的高尚、高洁,出污泥而不染的品质,都在挣扎和矛盾中。所以这个题材非常有意思,讨论了四年,写了一年不到。
主持人赵宁:叶老师您每次的创作都是下笔如有神的状态吗,都是非常快吗?
叶小纲:每个作曲家的类型不一样,有的是掏心掏肺,弄半年,我是很快。
歌剧《咏别》符合审美
主持人赵宁:您是很快,有这么多丰富多彩的作品。有没有究其根源,因为什么打动你,才有创作的欲望。
叶小纲:我刚才说《咏别》,这个时代的告别是符合必然的,因为你是这种品质的人,你不能同流合污,你不能容忍肮脏、污秽,不仁道。人有四种追求,一种是最后是一种审美追求,审美追求是比较高的,审美追求前面是道德品质追求,前面是基本追求或者可以分几个追求。一个人到审美层次追求的时候,第一它本身具备很高的素质,第二它不妥协,鲁迅先生说的,我绝不宽恕,鲁迅有那么一句名言,我绝不宽恕。我们这个时代,不能说我们还提倡这种东西,我们应该为它浩叹,赞美,是可以的。
主持人赵宁:审美是叶老师选择作品的标准,在很多次访谈中,也经常看到这个词的出现。
叶小纲:我也是这样,希望在品位上,品质上,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像我做的北京现代音乐节,或者我现在教书,我都是这样。
主持人赵宁:都是以这样的要求来要求自己的。
叶小纲:因为人生非常快,您刚才说我看上去很年轻,其实我觉得我很老了。人生一眨眼的事,所以我觉得要抓紧每一步,我是这么想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