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上海首家民营剧社——现代人剧社创始人张余的最新统计,至2010年底,本市民营剧社已经超过30家,是2009年的2倍;去年上演剧目70台,占全市话剧演出剧目的37%。民营剧社、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和外埠来沪演出剧团,在上海话剧舞台上三分天下。但在这可喜景象的背后,民营剧社面临着资源短缺、财务掣肘和市场虚火等瓶颈。
先天资源不足
民间剧社的剧增,部分原因在于艺术类院校扩招,而国有艺术团体缩编,毕业生只能“自主创业”。目前上海拥有表演系的高校已有10余家,但生源质量未必同步增长。某民营剧社招募一名龙套演员,有五六十人应征,却无一人入选,导演感慨:“女孩虽然漂亮,但是同质化,没个性。”
除了不像国有院团那样拥有一流人才资源外,民营剧社在排演场地上也很难挤入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大剧院小剧场这样的热门场所。张余认为,上海各个戏剧制作体存在“租借心态”,只顾自己抢占剧场,不会“抱团成长”。
资金捉襟见肘
悬疑剧《箱爱》心跳版定于4月20日推出,但珉间喜剧工作室负责人赵珉对回收成本并不乐观。据张余统计,民营剧社去年一年上演的剧目中60%难以收回成本,资金捉襟见肘是常态。尤其是去年四季度以来,剧目制作费用、场租等分别上涨了20%和50%左右。赵珉叹道:“如果要挣钱,谁做话剧啊,疯了!”一年推出六七部话剧,却只能保本,而在民营剧社中已算中上游。2002年从上海戏剧学院毕业至今,赵珉始终以自己做电视剧编剧的酬劳,“养”着工作室的六七名伙伴。
至于拉赞助、在剧中植入广告以补财务缺口,民营剧社的口碑不响亮,不占优势。《箱爱》想找箱包厂商赞助,结果人家说“悬疑剧不吉利”,拒绝了。
最怕市场做坏
多年来话剧观众虽然在数量上有所增长,但是真正懂得欣赏的还是少数。某民营剧社负责人说,不少团购观众看起来像是刚从棋牌室出来的,“给他们演戏,演员都提不起精神。”但是,为了生存,不少民营剧社只得“顺应”低层次观众的喜好,为了讨他们“欢心”,反复制造滥戏,降低了话剧的平均水准。这样,最终将导致话剧丧失原本值得骄傲的人文内涵,做坏了市场,这才是民营剧社发展的最大敌人。
本报记者 朱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