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首个儿童粤剧剧目深圳演出

2012年10月15日14:18  大洋网-广州日报 微博
小朋友表演赢来观众大呼过瘾。 小朋友表演赢来观众大呼过瘾。

  本报讯 (记者蒋偲摄影报道)“阿妈那个年代的”粤剧,由4岁~12岁的小朋友来表演,会是什么场面?昨日下午,“粤剧在周末”大型公益演出请来香港著名儿童粤剧协会“查笃撑”,为深圳市民带来的粤味十足的《月亮姐姐睡何乡》之《反斗睡房》、《点解点解大封相》之《大封相》、《落难三眼小神仙》等剧目段落,小朋友们诙谐幽默,又不失韵味的表演让在场的市民直呼过瘾。

  创新、生动、调皮……这些元素与传统文化交织在一起刺激着所有在场观众的观感。不少从事粤剧事业的工作者表示,这才是真正让粤剧走近年轻人、走向市场的道路。作为香港首个儿童粤剧团,“查笃撑”又是如何创新的?本报记者带您一同走进天真烂漫的儿童粤剧。

  原来粤剧也可以这样活泼

  大老倌在台上做戏,观众看多了,儿童做大戏是否分外有趣?记者昨日在现场看到,演出开始,首先是小朋友身着各色戏服,展示身段,并用英语、普通话和粤语来提醒大家关闭手机,立马引得现场笑声一片。随即,儿童粤剧《月亮姐姐睡何乡》上演,浪漫天真的对白用粤剧唱腔来表现,显出小朋友爱懒贪玩的本性,诙谐幽默,又不失传统韵味。虽说是儿童粤剧,但从装扮、台型到表演都是粤味十足。

  仍旧是全程大锣大鼓的“伴奏”,但经过改编的传统粤剧《六国大封相》则在小朋友们可爱轻松的表演中,变得别有一番滋味。

  在看完这场别开生面的儿童粤剧后,不少粤剧爱好者都提出,这种表演方法太活了,为什么之前都没想到?更有一批从事粤剧事业的工作者感叹,这才是真正让粤剧走近年轻人、走向市场的道路。原来粤剧可以不那么严肃,那样活泼,那样亲切生动。

  对话:“查笃撑”

  编写小孩子“自己”的粤剧

  “查笃撑”儿童粤剧协会成立于2002年,该团艺术总监马曼霞告诉记者,“查笃撑”在剧本创作、粤剧唱段和舞台设计方面,都是沿着“传统”粤剧艺术路径,将粤剧“年轻化”地表演出来,使粤剧和儿童教育结合在一起。

  昨日在深圳戏院亮相的《月亮姐姐睡何乡》之《反斗睡房》等剧目均由马曼霞创作,更是香港首个儿童粤剧剧目。    

  广州日报:你是如何创作儿童粤剧的?

  马曼霞:传统的粤剧剧目通常都有一个比较有文采的剧名,在小朋友眼里都不容易明白。以《月亮姐姐睡何乡》为例,内容讲述五兄弟姊妹在中秋之夜悄悄离家,以寻找月亮姐姐的居所为借口,到灯市游玩。过程中,他们在灯市闹事闯祸,最后还是回家找妈妈帮忙。故事没有深奥情节及曲词。其实,我创作的最大的原则就是写小朋友自己的戏剧,希望能让小朋友从戏曲中了解传统艺术。

  广州日报:创办儿童粤剧团方面,有什么心得可以分享?

  马曼霞:其实儿童粤剧团最困难的地方不在于小朋友,反之,这是最容易处理的一环。但剧本是新的,没有录影带可以模仿;布景、道具、戏服都要依剧本再造,制作费高昂;戏服则是为小孩子度身定做的;小孩子转眼便长大了,同一位小孩,三个月后演出同一角色,戏服已不合身,重新制作又是成本……这一切都是成本。“查笃撑”是非牟利性的,所有的东西都是剧团自己筹措的。但‘查笃撑’很幸运,认识到一些爱粤剧的朋友。

  广州日报:这一模式在培养年轻的粤剧观众上有何经验?

  马曼霞:要培养年轻的粤剧观众,首先剧本要吸引青少年。不能总是把“这出戏有多好多好看”、“多少老戏迷百看不厌”等类似观点强加给年轻观众。所以必须根据青少年的心理去编剧本,让他们拥有自己的粤剧。

  我们不要小孩子扭着脸做大人戏,我们希望透过新的题材,带出两个信息。第一,尽量渗入一些传统资料,提起小朋友们对中国文化的兴趣;第二,透过戏剧,促使家庭关系谐和。

  相关新闻

  皮影戏下周“飞舞”

  市民可免费领票

  本报讯 (记者蒋偲)10月20日,“2012年(第十三届)深圳戏院少儿演出季”公益项目还将为市民朋友带来此次演出季的收官之作:皮影飞舞。届时,深圳首个皮影社区艺术团“百仕达皮影艺术团”将倾力演出经典剧目《东郭先生》、《梁红玉》、《阿凡提》、《三只小猪》、《狼来了》、《鹬蚌相争》、《三打白骨精》等。

  记者了解到,该团成立近5年以来,创作出20多部戏,演出400多场,足迹遍布珠三角,所到之处掌声一片。下周六10:00及14:00,他们也将在深圳戏院的舞台上与观众朋友见面,为家长儿童朋友们送去欢乐。据悉,戏迷朋友们可凭个人身份证到深圳戏院票房领取免费票,一人两张。

(责编: 山水)
分享到: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