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博

新闻

  • 新闻
  • 图片
  • 微博
  • 博客
  • 视频

天津相声“活化石”谦祥益文苑进京

2014年09月29日14:00  法制晚报 微博 我有话说 收藏本文     
谦祥益谦祥益

  法制晚报讯(记者 钱业) 上周末,天津最火爆的相声茶馆“谦祥益文苑”首度进京演出。

  在刚刚结束的第五届相声节上崭露头角的六对天津青年相声演员登陆广茗阁茶楼,和北京“大逗相声”、“聚乐部”连续举办了三场“京津双城会”的演出。

  在京津两地小剧场相声出现滑坡的当下,相声演员认为在不离开相声根本的基础上,创新内容才能留得住观众。

  天津话有味儿

  观众捧哏

  此次亮相京城,是天津第一相声茶馆“谦祥益”首度进京演出。

  晚清时期建造的“谦祥益”,如今成为天津相声的“活化石”。负责人史清元告诉记者,此次演出之所以选择广茗阁茶楼,就是因为和天津茶馆类似。“观众围着八仙桌,品着茶,聊着天儿听着段子。”史清元说。

  记者看到,此次进京组合,有登上过春晚的青春搭档,有相声界最胖的“半吨组合”,有形象酷似“奥特曼”的马军、盛伟组合。其中刘春山、许健和张番、刘铨淼组合都是央视相声大赛的获奖选手。

  在演出现场,刘春山、许健带来了相声《出口成章》。演员和观众互动,让观众出字,然后四字词语接龙转到《百家姓》最后四个字“周吴郑王”上。观众给出的终极难题,正是“捧哏”的“哏”字。

  演员看似被考倒,却在最后完了一个刺激的十个词语倒计时,并成功把这第十个词落在了“周吴郑王”上,功力可见一斑。

  刘春山告诉记者,在天津,相声迷专业水平极高,他们几乎天天被观众操练。他说:“我们这次进京之前刚刚参加完天津相声节,场场爆满。一说起传统相声,天津的相声迷不少都能倒背如流。有时候演出你要翻包袱的时候,观众随口就把包袱流出来了。”

  出新不出圈儿预热大赛

  北京的相声小剧场由2009年德云社带动下最盛期的50多家减至目前的20多家,而据了解,天津的相声小剧场目前也是20多家。

  刘春山坦言,天津的小剧场目前也出现了一个相对的滑坡状态。“内容相对比较旧也是原因之一。经典的相声、不断地重复,观众也有听厌的一天,所以必须不断有新的刺激。但是相声有个圈儿,你不能出这个圈儿。”

  许健认为,传统相声永远是相声的“根”,再创作出的新节目也不能脱离了传统相声的框架。“这个根,新的相声可以从中吸收营养,今年开花结果,明年还能开花结果。”

  对于创新形式问题,刘春山认为现在有些另类相声,打着相声的标签,演的却是脱口秀。“传统相声一百多年,到我们这儿变了样了,我们也觉得愧对先人。”刘春山说。

  据了解,刘春山、许健创作并已经磨炼了一年的《智取威虎山》将参加今年的央视相声大赛。

  “我们当初创作的版本是20分钟,后来根据评审的要求改成12分钟以内。我们就在包袱比较密集的地方,把铺垫的东西尽量简化。现在送到评审组之后反响还不错。”

  文/记者 钱业

  制图/廖元

(责编: pp)

文章关键词: 相声央视《智取威虎山》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欢迎发表评论

发布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闻

  • 新闻
  • 图片
  • 微博
  • 博客
  •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