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马兰花》首演 献礼中国儿艺60岁

2016年06月01日 00:12 新浪娱乐 微博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马兰花马兰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勤劳的人儿在说话’,其实不论在什么时代,勤劳这个内核是永恒不变的

  1956年一个盛夏的夜晚,开幕铃声刚刚响过。突然,观众席传来热烈的掌声,我们好奇地从大幕缝隙里向外张望,原来是敬爱的周总理来看戏了!他和普通观众一样坐在孩子们中间,时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

  如今80多岁的老艺术家连德枝回忆起当年参加儿童戏剧《马兰花》首演时候的场景,仍旧难掩激动。记者透过老人那苍老却不失神彩的眼神,仿佛目睹了60年前的演出盛况。

  也是这样一个夏天,导演钟浩正紧张地带领团队排演第六版《马兰花》,赶在今年“六一”作为中国儿艺建院60年大戏进行公演。对于导演这部60 年的经典戏剧,钟浩这位国内知名的儿童剧导演觉得既荣幸又忐忑。“或许你不完全知道这个故事,但相信少有人没听过马兰花,这实际上是一种文化现象。‘马兰 花马兰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勤劳的人儿在说话’,其实不论在什么时代,勤劳这个内核是永恒不变的,这也是这部跨越了甲子时光的经典,始终能盛开在人们心中 的原因。”

  香饵胡同里的诞生记

  从上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艺术家连德枝历经了《马兰花》的四度创作,也赢得了一代又一代小观众的喜爱。“从艺40多年来,我曾创作了近50个儿童形象,而在《马兰花》中塑造的这个小猴形象是艺术生命最长的。”

  连德枝老人回忆,上世纪50年代初,自己参加了“中央戏剧学院表演干部培训班”,当时在班上学习的大多是有些名望和艺术造诣的演员,如田华、 于蓝、王一元、蓝天野等,而任课教师是从苏联请来的专家鲍·库里涅夫。1955年的“六一”儿童节,库里涅夫把培训班所在地的北京香饵胡同里的孩子们请进 了教室,布置给班上学员一个“突击作业”——为孩子们表演一出儿童剧。而班上由任德耀改编自民间故事的舞台戏《马兰花》还只有一个大纲。然而,这场“恶作 剧”式的突击表演不仅让这部经典的儿童剧意外地诞生了,更让学员们学会了如何脱离僵化的表达,学会了自然而真实地去表演。

  “那个时候中国导演是自己缺东西,没法完整地给;苏联导演不缺东西,但他不单纯给,而是启发,激发演员的创造力。让我一个大姑娘来演猴子,这 确实难为我了,我几次去动物园观察也未得要领。苏联专家告诉我,演动物也要和演人一样要有思想,要找它动作的逻辑。表演中,只有小演员没有小角色。”采访 时,连德枝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依然觉得历历在目。

  1956年的“六一”儿童节,《马兰花》作为中国儿童艺术剧院的第一个剧目正式公演,同年便在第一届全国话剧汇演中获奖,而连德枝将一个原本是群众角色的小猴塑造得立体丰满,获得了表演三等奖。

  “你的手指头还疼吗?”在戏里小猴子这个角色有一个烫了手指的动作,周总理在观看演出后风趣地问连德枝。

  “那时候周总理只要有时间就会来看戏,还经常和演员们交流意见。”连德枝回忆道。戏中大兰和老猫原本是一起摔死的,总理对扮演大兰的演员说: “你是从犯,不要死嘛!这可以挽救,改造过来。老猫是首犯,大兰是从犯。让大兰和老猫一起死掉,不就没有区别对待了吗?”讲到这里,老人哈哈大笑起来。

  那晚离开剧场时,周总理语重心长地嘱咐连德枝和参演的演员们:“童话剧很有意思,你们要多为孩子们演出。”

  如今,《马兰花》陪伴了三代观众成长,历经了五个版本、国内外2000多场演出以及几代艺术家的创作与表演,这不仅记录了一个剧院的成长,也见证了中国儿童戏剧的发展。而这枝传递着富有生命力的花朵,依然年轻、美丽,弥足珍贵。

  “我们向传统学习其实是更进一步”

  “我第一次看《马兰花》的时候是1978年。此前经历了文革,有十多年这部戏是停演的,许多宝贵的演出记录都已遗失、损坏。”按照导演钟浩的 回忆,自己真正参与这部戏的创作,已经是第四版了。“与上世纪50年代强调民族风格不同,1990年的版本是较之以往变化最大的一个,话剧慢慢开始转向音 乐剧的风格。那个时候的文艺思潮非常活跃,戏剧创作在强调假定性的原则上要去制造生活幻觉。”作为副导演能和导师陈颙先生一起导这部戏,让钟浩感觉获益匪 浅。

  在新的戏剧观念指导下,第四版的《马兰花》突破原有的艺术积淀,做了很大的超越和创新。“但陈颙导演常和我们说,这次改编我们向传统学习其实 是更进一步了,戏剧本来就是一个舶来品,如果50年代是向中国传统美学学习的话,90年代则是向传统美学的原则学习。比如,更强调写意、简洁、景随情移、 行云流水的中国传统美学风格。”钟浩说。

  经历了第四版复排的还有连德枝,不过这是她最后一次参演的版本。

  “为了符合90年代小观众的审美需求和欣赏心理,这个版本的创作加强了戏剧动作的视觉形象、强调节奏欢快明亮,这就要求演员运用舞蹈和诗化的 形体语言,强化人物的心理空间。比如老猫这个反面角色就是用四只猫来表达这个戏剧形象的复杂性。但大量的形体动作需要相当的体力和技巧,年轻演员都感到吃 力,何况我已年过半百,然而演员的天职就在于探索和创造。”

  不知是否因多年的舞台表演而积劳成疾,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如今连德枝老人的双腿已无法直立,但回忆起自己曾经塑造的角色她依然神采奕奕。 “1994年我们曾到澳门演出,那里的小观众非常热情,演出结束后好多人都惊讶地发现,原来台上又蹦又跳的小猴子竟然是一位50多岁的阿姨。”连德枝老人 笑着对记者说。

  演员为创造形象付出的劳动和心血,一旦被观众认可和理解所体验到的幸福是无与伦比的,而演员创造性的劳动又会给观众以角色外的心灵震撼。

  上世纪90年代,连德枝曾收到这样一封信,一位当年看过《马兰花》的观众带着自己的小女儿来看戏,她在信中说:“看了马兰花使我看到,我们艺 术园地里还有一片净土。有你们这些老师、艺术家引导孩子,他们是幸福的。他们不仅向你们学习表演,更重要的是学习做人……从舞台上一个活跃的小猴子身上, 我看到了您的人品、精神和奋斗成果。您严肃认真的态度,又使我们深深反省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态度。”

  虽然历经时代变迁,在几代艺术家的浇灌下,马兰花花开不败,给人们心中播下真、善、美的种子。

  孩子看的是趣味,大人看的是意味“如今的儿童剧舞台丰富多样,大家的想法也很多,但实际上最重要的还是其精神内核,这也是为什么经典得以传承的原因。”钟浩在思考《马兰花》的艺术创作时反复强调这个观点。

  在钟浩看来,我们面对经典的态度,不应该是保守与照搬,而是应该有着现代意义的诠释。《马兰花》之所以能成为常演不衰的经典,它本身就是在不 断修改和完善的——回到2016版《马兰花》的重排工作中,沿袭前人所留下的精神财富和创作理念,钟浩为这部作品确立了“勤劳”主题。他说,无论之前这部 作品做出如何的修改和调整,但是“马兰花马兰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勤劳的人在说话,请你现在就开花”这句口诀,以及马兰花是勤劳之花这一核心设定,是永恒 不变的。比如,对于马兰花的理解,对主人公小兰和马郎来说它是宝贝,而这个宝贝实际上是他们对生活的共同认识,即要靠劳动创造幸福;而对老猫和大兰来说, 马兰花是变出好东西的工具,这是很物质层面的东西。而这种鲜明的对比,也是对现实的一种关照。

  很多时候,儿童剧被看成是只给儿童欣赏的舞台艺术。但实际上,好的儿童剧要不仅能让孩子喜欢,还要让大人喜欢。

  钟浩向记者举了童话大师安徒生的例子,“为什么安徒生在全世界这样受尊重呢?因为真正好的儿童作品一定是大人喜欢的,大人可以从这里看到作者 深藏的意义。我们的文化里充满了太多的教育,而在剧场里不需要教育。安徒生曾说:‘每当我写童话的时候,我都想这是爸爸妈妈念给他听的。’也就是说好的作 品一定是经过大人的审美过滤的。”

  “不仅仅是儿童文学作品、儿童戏剧,当下那些有影响力的动画电影在创作上也是一样的道理。儿童艺术作品绝不是简单地哄小孩子玩玩,讲讲故事。或许孩子一开始并不完全理解,但慢慢地他就会明白。所以,趣味是留给孩子的,而意味是留给大人的。”钟浩如是说。

  60年,在中国人的传统思维里是一个特殊的时间节点,这是一个轮回的结束,也是一个新的开端。经典儿童剧目《马兰花》和中国儿童剧也在新的轮回里带给孩子们美好的传承与崭新的希望。

(责编:pp)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水煮娱专栏+ 更多
热门搜索
热点微博
高清美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