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越剧表演艺术家茅威涛:做越(粤)剧交换演出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7日14:13 南方网
“越剧改革属于最前沿的,因为我们参与了” 与茅威涛、郭晓男的谈话,一直围绕着越剧改革,笔者清晰地看到这二人对越剧事业的满腔自信。郭晓男说,作一台戏的创作者,非常艰辛,因为如果改不好,很可能这个剧种就完了。因此导演需要有很强的剧种责任心,不能做坏了,不能瞎搞。他明确表示,他知道越剧在未来十年要怎么走,所以敢不客气地说,浙江小百花就带点弄潮儿和有引领的意思。 说到这里,茅威涛又补充道,郭导是个非常认真的人,一旦接了一个活,就一定会先去研究它,研究透了再着手。她说郭晓男对中国戏曲情有独钟,在情感上首先没有破掉它的想法,而是去丰富和发展。 有学者曾经讨论过这样一个现象,存在一批以女大学生为主的中青年知识分子戏迷群体,这群人正是从茅威涛开始认识越剧、走进越剧和喜欢越剧的。从传统越剧一路看过来的老戏迷,也许会说这些“茅迷”根本就不懂越剧,甚至说他们喜欢的东西,已经不是真正的越剧。对于这样一种现象,茅威涛和郭晓男仍然非常自信,他们说,现在的观众完全可以接受舞台上呈现的美学形态,也没有谁说浙江小百花的东西不是越剧。
“为了三十万的赞助,我喝了三杯酒” 访谈中,茅威涛屡次提起新任中国作协主席铁凝,言语中尽带惺惺相惜的感觉。她看了铁凝为筹建河北文学馆四处奔走的报道,说当时“鼻子一酸”。抵掌浙江小百花多年,她说自己已经对经营上的各种困难障碍,已经百炼成钢、麻木了,已经不会想哭了。但是作为一个省级剧团的当家人,茅威涛认为,如果不能在都市坚守住,而是到民间去取一瓢饮的话,就走回头路。她回忆道,“曾经要为《西厢记》集资30万出一本书,我喝了三杯酒。从我的角度来说,为什么要让我做这样的事情呢?”言语中总带些无奈,让人想起《藏书之家》之“三跪”,膝下黄金为求书的那种“守望”。 谈到艺术院团的生存发展,茅威涛有很多看法。她认为,这不是一个人或者一个团可以解决的,政府需要下功夫去研究问题出在哪里。现在国家出很多钱,但是这笔钱只是在养人,并没有养事业、养人才、养艺术。这种体制导致很多剧目的创作,就是冲着得奖去的。拿到了奖,马上“刀枪入库、马放南山”。 郭晓男承认,把剧团一下推到市场,是机遇与风险并存的。但是毕竟还是有机遇,哪怕有10%的机遇也应该抓住。郭导的话,表现出强烈的创新意识。他说,做一个产品,结果没有人买,因为过时了,那为何不打造现在市场所需要的产品呢?小百花就是要出来作品,要让观众看,观众觉得好了不是就有票房了吗?不是就可以全国走了吗? 他们二人认为,中国是世界上少有的拿那么多钱养剧团的国家。但是,对艺术的扶持还需要更合理有效的方式。以西方国家为例,基金是推进和扶持文化艺术的一种重要方式。基金有两部分,政府和企业的资助。企业的资助是属于税前列支的,也就是说,对于扶持文化艺术的企业,政府以减税等手段加以鼓励,逐渐形成良性循环。 为了让更多的观众能走进剧场,小百花与其合作剧场已经有意识地压低票价,但是目前中国的戏剧现状,还做不到把门槛降低到让普通老百姓一个月看一场戏的程度。郭晓男强调,剧场艺术是有公益性的,不完全是消费型。如果高度文明和发展之后,这部分应该是政府贴给市民的,是让市民低价甚至免费享受的精神生活。
希望能做两个YUE剧的交换演出,沟通岭南文化和江南文化 浙江小百花的几出大剧都来过广州演出,但广东粤剧却很少到江浙一带。问起茅威涛对广东戏剧发展的建议时,她说,粤剧作品看的不多,但信息不断,知道粤剧界一直有创新的动作。而张德江书记创意的“永恒的旋律”名家名歌和“中华之声”名家名曲演唱会,给她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她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抓手,希望想出办法让这个抓手深入下去,对剧团和戏曲院团的生存和发展带来福音。 茅威涛还请南方网转达她热情的建议,即粤剧和越剧进行交换演出。她说,浙江小百花搞过“东部文化西部行”的活动,与秦腔作过交换演出,效果不错。粤剧和越剧也可以尝试这种方式,沟通岭南文化和江南文化。 整个访谈直播进行期间,广大的茅迷不断通过网络向茅茅问好,表示对她的支持和喜爱,嘱咐她不要太累。也有网友急切地询问茅威涛主演的各部戏什么时候出碟、茅茅下一步想与谁合作等问题。由于时间关系,茅威涛无法一一回答,但她放戏迷放心,07年还会再排一部戏。还有一个打算,真的要出一张特别棒的碟。她还答应继续与记者保持联系,通过邮件回答网友的提问。 给广大茅迷喝下了这碗“暖肚汤”后,茅茅夫妇就匆匆赶去和朋友会面。这次访谈,未能把茅威涛锐意进取、勇于改革、敢于担当的精神风采完全展现,但她未来的作品、小百花未来的道路,才将是真正的证据和检验。我们唯有默默支持和静静等待,看这个生活艺术不分的完美女人,会带给我们什么新的惊喜。(完)
【发表评论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