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娱乐

主要作品
2006年《猎杀》
2006年《单挑》
2007年《杀杀人 跳跳舞》
2008年《中国功夫小子震惊海外》
2008年《街头术》
2009年《战神事件》
2012年《街头之王》
2013年《风雪武者》
2014年《超级保镖》
个人事件
疯狂,只为逼出更强的自己
岳松被追随者贴上“热血”、“搏命”的标签,因为从训练到表演,岳松都不断追求突破自己极限,而更多人看过岳松的训练和表演视频后会给出“疯狂”的评价。有很多人可以一次做几十个引体向上,但只有岳松会在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情况下在北京的28层高楼外立面上完成引体向上。也有人在跑道上尝试冲击自己的最好成绩,但也只有岳松会将自己绑在疾驶的汽车后面跑到虚脱。在电影发布会上,动作影星们会安排一些小露身手的节目,不过这种表演往往是走个形式,绝非难为之事,只有岳松会在自己电影的发布会上挑战踢断厚厚的大理石碑,更令人意外的是,他真的做到了。而在《风雪武者》拍摄中,岳松更是一次次用生命去探索极限:赤脚在满是麦渣的雪地上奔跑千米、寒风中徒手打击巨树、用冰哑铃甚至野猪来进行力量训练,在零下30度下冰湖中练习打拳出腿。这种舍命般的疯狂令很多人感到不解,但对岳松来说,这种疯狂正是超越自己的真正捷径。
“每个人都知道只有把自己逼到极限,你才可能有真正的突破性成长。不过要做到这一点可并不容易。极限不仅仅是把自己训练得累趴在地上不能动,极限是肉体和精神的双重超越。人很难自己把自己逼到真正的极限,一定要在特别的环境下你才会迸发出自己的潜力。”岳松曾在一本书上受到启发:一个小孩在高台玩耍,不小心摔落,他拉住绳子,后来实在拉不动了,就用牙齿咬住绳子,硬是坚持了几个小时,最终获救,这是极限状态下的奇迹,平地上也许他一分钟也坚持不了。“如果是在健身房,也许我做20个引体才会有感觉,但如果是在28楼的外立面上做引体,人完全没有依靠,生死一线间,全身的能量都被引燃,你能感觉到每个细胞、每个动作的爆发。在这样的极限环境下,每一秒钟都在超越自己,都是极限的尝试,最短时间把心智、身体推到极限。这的确是非常危险,不建议别人模仿,但对我来说探索身体的未知能量原本就是一件疯狂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勇气,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岳松一直以来都以这种极限的方式来训练自己。“强不光是生理上的,也是精神上的,极限训练与其说是练习肌肉,更多是磨练精神。如果有一天你遇到真正的危险,你的精神上能否克服恐惧,去发挥你的力量。很多人问我怎么才能超越自己。超越自己没有捷径,你必须要穿越孤单和无助,只有靠自己穿越那片黑暗,你才能真正超越。训练肯定是痛苦的,但我们的身体有着我们想不到的适应能力,一开始适应不了,后来变得慢慢能适应,一次次的成长,量变变成质变,你就会变得与众不同。”
岳松最早成名是他能空翻七米,而事实上他却从未接受过正规空翻的训练。正是在一次次极限探索中,他发展出自己独特的风格。“我走进体操馆时没有任何基础,也没有人教我。我只有一个目标,只能实践中摸索。没有条框,没有枷锁,我在一次次实验中找到了自己的发力技巧。别人往高翻,我往远处翻,结果越翻越远,后来一个跟头能翻7米。也许世界上很多人弹跳比我好,但他们永远不会如我一样体验像子弹一样向前穿越的感觉。每条路都是自己探索,这才是乐趣,别人告诉你的路只是别人走过的已知经验,但自己探索则蕴含着无限可能和潜力。有人变强是为了奖金,有人是为了本身的快乐。极限训练中寻找快感、探索未知能量,这其中的乐趣令我迷恋,无法自拔。”
武术,给生命充电
在电影演员和武术家两个身份中,岳松表示“前者只是我的工作,而后者则缔造了现在的我。”
作为中国新生代动作演员,岳松本身的气质似乎与娱乐圈格格不入。别说去讨好迎合投资方,建立圈内人脉,为了变强,岳松甚至觉得“吃饭睡觉都简直是浪费时间”,如疯似魔的训练背后,岳松所追求的是一种自我实现。“别人眼中的成就不是我的目标。成为被吹捧的明星,享受掌声和虚荣,这并不是我要的,我想为自己的生命、为武术电影创造真正的价值,赢得自己的尊重。”也正是因为这种态度,岳松的电影梦想充满了挫折。“在刚回国不久,我度过了人生最低潮的一段时期。我带着我的电影剧本跑了很多地方,没有背景,没有人脉和资源。
仅有热情和理想是远远不够。不懂得溜须拍马,不会左右逢源,所有人都告诉我,我不适合在电影圈发展。我整晚的失眠,感觉人生没有意义。”让岳松重新获得力量的,还是武术训练。在最痛苦的日子中,岳松每晚从东四环到天安门跑一个来回,20公里的路程令他“越跑越清醒。”“生命如船,每个人都会遇到风浪。而武术就是我的港湾。电影做不下去,信心受到打击时,我就去练功。两个小时后,汗水湿透衣服,烦恼与郁闷都一起排出了身体。人好像充满了电一样,两小时前的痛苦不堪都烟消云散。”
要练好功夫,必须花费大量时间。“练武时间越长,越感觉到,功夫就是等于你花费的时间。小说中打通任督二脉都是杜撰,你投入多少时间,就会有多大的收获。”岳松手腕粗大,腕围足有20公分,几乎和泰森完全一样粗,这也是他寸拳力量的来源。岳松有着一手寸拳技巧,能将80公斤的老外打得如子弹般横飞出去,但很少有人知道岳松是在餐馆的厨房里练就了这手漂亮绝活。“我刚到英国时没有收入,只能去餐馆刷盘子。最后一道工序是将盘子放进消毒柜里进行消毒,这需要等待1-2分钟。等待的时间中我无所事事,就专心练习寸拳,击打机器、击打墙壁,每天都有几个小时在等待与击打中度过。每天完成训练后,我就感觉我这天没有浪费,我为我的身体做了一些事情。不知不觉,自己寸拳的力量也就慢慢积累下来。”随后岳松凭借着自己的寸拳功夫,在英国打响名声,在英国创下了每小时50英镑的私教记录,并接受英国著名时尚杂志《CANARYWHARF》的专访,阐述他的功夫哲学。“我认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生命本身是一种奇迹。挖掘自己的潜力,认识自己,完善自己,这是我们仍然在呼吸的意义,也是对自己生命的一种责任。武术给我带来的,不仅是身体的改变,从武术训练中,我也受到很多启发,武术的道理与为人处世的道理是一致的。武术不是技能,而是我生命一部分。没有武术的话,我就是个毫无自信的人,武术缔造了现在的我。”
电影,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英雄
岳松对于动作电影有着自己的理解,这也令他在电影中找来真正的搏击冠军与自己对戏。“电影就是不断革新,每个时代都有自己对电影的要求,不可以停留在以前的经验之中。中国也曾流行过一段时期的飞天式武术,但由于无限夸张,失去了动作质感。李小龙的电影能征服海外观众,因为他表现的力量、速度和打击感与真实格斗是一致的。电影可以不是真实的,但必须尊重真实的物理定律。一个好对手能刺激你,我也找过很多动作很漂亮的动作演员,其中包括套路武术冠军,但他们的力度不够,给不了我那种强刺激。综合格斗冠军杨建平在片场踢脚靶热身,没踢几下武行全躲一边,没人愿意给他拿脚靶了,他腿太重,武行的胳膊都给抽肿了。但我要的就是这种力度感,与这样真正的格斗冠军对战,才能把我的潜力都激发出来。”由于岳松是从武术家转行拍摄电影,并且有着非常不错的实战功底,很多人也希望他能登上真正的擂台,为国争光。“很多人希望我能上擂台证明自己,但对我来说做每件事都要有始终,等我在电影领域做出成绩后,会尝试在其他方面去努力一下,擂台对你们充满魅力,对我也一样。”
尽管也出演过电影中的动作英雄,但岳松对于英雄有着自己的理解。“英雄分为两种,一种是所有人的英雄,但这需要各种时代条件,比如战乱时代就比较容易出这类英雄。而第二种是做自己的英雄,坚定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我在这世界上活了28年,最大的骄傲就是没有嘲笑过任何人。每个人都值得尊重,每一个普通人的背后都有可能有我们看不见的巨大努力与付出,只不过他们的付出没有变成结果。就好比健身或者练功,如果你今天去跑步,你坚持一分钟就是自己一分钟的英雄,坚持两小时就是两小时的英雄。”
极限,武道狂训练手册
岳松除了极限训练外,更注重日常的训练,与很多健身人士不同,他每周七天都会进行训练,将训练分为每天完成的日常训练和专项训练两种。
日常基础训练
每日1000个俯卧撑,分10组,每组100个
除常规俯卧撑外,有时岳松还会在其中加上手指俯卧撑和手腕俯卧撑两种特别训练
单臂单手二指俯卧撑:每组6个,左右手各5组。训练完后,要用高温的热毛巾敷手指一段时间,增加血液循环,使其得到足够的放松和恢复。
腕力的训练:做正反压腕俯卧撑每组15个,完成5组。此训练可以增强腕骨的厚度和韧度,对直线拳法的发力帮助非常大。
引体向上10-20组,每组10个共100-200个
腹肌训练,仰卧起坐、负重控腹、仰卧举腿等
柔韧训练,压腿,压肩,压腰,控腿(包括负重控腿),踢腿(负重踢腿),一字马,各种腿法空击
专项训练:
越野20公里,每周两次
实战反应对抗训练,每周一次,3分钟一回合,休息3分钟,完成10回合实战
每周两次力量训练,训练时间为2小时左右,力量训练后打击沙袋放松。
在力量训练中,岳松除了极限大负重之外,还会进行很多中小重量的爆发力速度训练。
上肢爆发力训练:卧推50公斤,每组30个,完成10组,随后左右直拳400次最大爆发力击打沙袋
腿部爆发力训练:中小负重深蹲跳,每组25个,完成10组,完成后以左右鞭腿极限爆发力抽打沙袋300腿,发展爆发力,防止肌肉僵化。
专业拳法训练,每周1次,训练时间1-2小时。
专业腿法训练,每周1次,训练时间为1-2小时。
每周一次野外极限环境训练,时间不限,训练内容因环境而不同,如山地跑步、登山、野外力量训练等。
每日的高强度训练,岳松有着一套自己的恢复方法。“很多人追求泵感,但我认为练到肌肉充血的状态直接去休息是一种失衡,能量积蓄在身体里不利恢复。在力量训练完后,身体里积蓄满力量,我会采用快速空击,爆发性打沙袋来宣泄掉这些多余的能量。这和拉抻肌肉一样属于放松,不过是一种爆发性的释放和拉伸,更符合武术的需要。”除了多做拉伸之外,坚持训练本身也是一种身体自我调节和适应的方式。“现在我每周会跑2次20公里。以前我训练,当天跑完20公里,第二天就不跑了,后来发现这种大起大落的训练法反而令身体难以恢复,现在我周一跑20公里,周二就跑8公里,周三是5公里,然后周四继续跑20公里,让身体循序渐近去适应这个强度,一开始身体会不适应,不过长期坚持下来,身体就有质的变化。这就是一场持久的战斗。”
尽管每天的训练计划量很大,但岳松也会注重身体的反应,根据自己身体的状态来灵活调节训练计划,保护自己不受伤。“其实我在训练上也经常根据身体状态调整计划,比如上周我想做一次野外极限训练,定下的计划是30公里山地越野。但可能是身体还没有调整到最好的状态,我最后只跑了20公里,如果硬要坚持也能坚持下来,但很可能会影响到第二和第三天的工作,只有你了解自己的身体,你才能和它一同默契合作,达到最高效的训练效果。”

明星写真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