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概念”一炮打响了。叶小纲、陈其钢个人专场音乐会的“轰动效应”即为明证。从去年的谭盾作品专场到今年的“中国概念”,北京国际音乐节正在一步一步地与国际接轨——以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本国音乐家的音乐作品形成自己的音乐节特色,并逐渐成为音乐节最具号召力的旗帜,其中“中国概念”引起了意想不到的反响,成为一个实实在在的品牌。
如果说去年谭盾作品专场——《卧虎藏龙》协奏曲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电影传播的放
大效应,那么今年的叶小纲作品专场和陈其钢作品专场,则完全是依靠他们的艺术实力和作品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吸引了人们的目光。
近年来中国作曲家在国际乐坛异常活跃,他们大量基于深厚传统文化底蕴成熟的现代作品在乐坛上受到关注,以谭盾、陈其钢、盛宗亮、陈怡、郭文景、叶小纲等为代表的中坚力量已经步入了世界音乐主流创作群体,世界重要的乐团竞相向他们委约创作。本届音乐节上演出的叶小纲作品全部由德国一家专业音乐出版社出版并拥有版权,而陈其钢的作品则全部是著名交响乐团委约创作的最新作品,其中二胡协奏曲《逝去的时光》是蒙特利尔交响乐团委约的世界首演,而《蝶恋花》则是上半年刚刚在巴黎现代艺术节轰动一时的新作,在北京的首演同样赢得了大批外国使团的关注。据说演出吸引了50多个国家的驻华使节到场,法国国家电视台还特派了摄制组跟踪报道。
与世界同步欣赏中国当代作曲家的最新创作,可以说,在这方面北京国际音乐节已经跟上了世界潮流。但是,要想最终引导音乐潮流,定期地与世界主流作曲家委约创作肯定是必不可少的,适时地委约推出中国作曲家的新作并由此而逐步形成北京国际音乐节在国际上的号召力——真正具有“中国概念”才是更重要的。
“中国概念”叫响了,这是第一步;让“中国概念”更加叫座,让更多的人为之叫好,则需进一步的谋划。(李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