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及尔之战》标准收藏版碟封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娱乐图片
暴政与反抗,不能忘的历史!
——《阿尔及尔之战》(标准收藏版)
中文片名:阿尔及尔之战
英文片名:The Battle of Algiers
类型:剧情(Drama) 战争(War)
级别:NR
出品公司:里亚尔托
上映日期:1967年3月13日
导演:吉洛.庞提柯沃
主演:布拉希姆.哈吉亚奇
DVD制作公司:标准(Criterion)
DVD发行公司:里亚尔托
DVD发行日期:2004年9月21日
区码:一区
格式:DVD-9x3
片长:125分钟
画面比例:可变宽银幕 Widescreen anamorphic 1.85:1(黑白)
音轨:法语
字幕:英文
画质: ★★★★
音质: ★★★
推荐指数:★★★★☆
IMDB评分:8.4/10(1256票)
MOVIE
说起战争片,我们本能的就会在脑海里浮现出种种浩瀚磅礴的大场面,其实作为“战争”二字,它真正存在的意义,应该是“历史事件的真实”。既然说真实,那么现在要说的,就是一部我们平时在普通的战争题材影片中领略不到的,具有深刻政治内涵且充满写实风格的半纪录片:《阿尔及尔之战》。
关于影片本身勿需多言,以阿尔及利亚争取独立为背景,讲述了在阿尔及尔这座城市里,地下运动组织“民族解放阵线”同法国殖民者的殊死搏斗。需要说的是,这次发行的《阿尔及尔之战标准收藏版》是经过数码音画修复的新版本,基本上还原了影片的真实原貌,我们可以从画面中真实地目睹大量的恐怖主义攻击,和法军的无情反击。法国最后并没有在军事上失败,在恐怖残暴的“阿尔及尔之战”中甚至还获得了军事胜利,但法国最终却被迫退出阿尔及利亚,实在是政治上的失败。
正是这样一部影片,由于片中的专制暴政引起人民反抗,以及欧洲和阿拉伯人交战的主题,直接映射了美国对伊拉克的作战,因此,在去年曾引起华盛顿五角大楼的轩然大波!
导演
简单说一下本片导演杰罗.庞泰科沃。1919年生于比萨,曾经做过法国导演尤亚克莱的副导演,1955年由他执导的《Giovanna》在威尼斯影展获得好评,1957年与马雷堤合导《蓝色的海》,1960年导演了《零点地带》。1967年,其自编自导的《阿尔及尔之战》轰动全球,囊获了第27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并得到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1969年得到奥斯卡最佳导演和最佳原著剧本奖的提名。
DVD
关于这套碟的包装,算是中规中矩,没什么出彩儿的地方。如果就影片本身来说,这套碟的碟片配置还是相当令人满意的,三张碟片中,第一张碟是正片碟,另外两张碟分别是“导演与电影”和“电影与历史”的花絮碟,应当说是非常全面系统的介绍了有关本片的所有历史资料,以及影片拍摄背景。下面先大致看一下三张碟片的内容吧,以便于后面更详细的介绍。
◎碟一:阿尔及尔之战
正片
预告片一个
拍摄剧照及海报集
◎碟二:导演与电影
专政的真相:探讨庞提柯沃的政治观和他的电影风格
关于影片的影响、风格的讨论:导演斯派克.李、奥利弗.斯通、史蒂文.索德伯格等。
影片制作花絮:导演、摄影师、配乐、剪辑、演员的采访。
◎碟三:电影与历史
回忆历史:全新纪录片,由历史学家、作家和学者谈论电影的历史背景。
纪录片:讲述法国与阿尔及利亚之战的恐怖。
个案研究:记者对反恐官员的采访。
1992年拍的纪录片《阿尔及利亚的归来》
画质与音质
该碟此次是全新数码灌制,因此影片在画质方面是比较出色的,各种爆炸和暗杀的场面真实可信,色彩过度与曲线搭配的清晰可见。虽然在有些细节上表现得不是很细腻,也不能说是无可挑剔般的完美,但对于这样一部历史久远的珍贵影片,这样的画质也算是上乘了吧?除了大力的鼓掌以外,我们还能苛求什么呢?当然,本片的花絮部分,由于多是影片拍摄的那个年代或者更早期的画面,因此除了对幕后工作人员的访谈等部分画质较佳以外,其他地方只能当做历史资料来看了。
由于影片中有许多诸如警察被暗杀、酒馆被炸等场景,那么通常情况下,在烘托真实紧张的氛围时,音质方面则显得比较重要。但对于本片,这一点可以忽略不计。严格地说,影片在这一点上,做的不够突出,甚至说平庸也不为过。不过话说回来,从某种角度讲,这样一部意义深远的影片,哪怕不需要声音,仅仅只是黑与白的画面,就足以流芳百世了吧!
花絮
本片的花絮部分绝对是值得一看的,对我们观看影片和了解导演意图是很有帮助的。第一张碟的花絮部分比较少,除了一个预告片以外,只有影片拍摄的剧照和各个版本的海报集。第二张碟是花絮碟,具体内容如下:
◎专政的真相
由庞提柯沃讲述他拍摄这部影片的背景与进程,以及他去法国以后的心理和对电影对政治的理解,值得一提的是,他在24岁时成为共产主义小组的领导者,正是这些参加作战的经历,给他拍摄影片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片中提到庞提柯沃这部《阿尔及尔之战》中使用的很艺术的手法甚至影响了整个电影时代,而他的为人则保持低调又专注,其中庞提柯沃本人有这样一段自白很说明问题:“六年才能拍出一部电影,这是性格上的弱点,是心理的,即使当我喜欢一个故事的时候也是如此;这是一个性格上的弱点,是一种无力,就像是一个性无能的男人面对一个女人一样。”
庞提柯沃提到了1959年,他导演了他的第一部图片电影之后,他与编剧佛兰克的多次合作,并且成为四十多年的伙伴与朋友。佛兰克在1982年逝世以后,庞提柯沃也就次沉寂了多年,他甚至说了“我不会再拍电影了”的话。其他介绍的有他后期所拍摄的如《燃烧》等影片的想法,多是政治性很强的作品,有些触及了美国方面。
短短的37分半钟,让我们了解了庞提柯沃的人生观和他的电影,对于庞提柯沃的政治观和他的电影风格及这段历史感兴趣的朋友,是不能错过!
◎关于影片的影响、风格的讨论
由“黑人电影教父”之称的斯派克.李、《野战排》和《天生杀人狂》的导演奥利弗.斯通、以及史蒂文.索德伯格等人的畅谈组成,包括对这部电影的制作、影响和对庞提柯沃本人的点点滴滴。这段花絮应该是最新的,但是时间比较短,只有17分钟。
◎影片制作花絮
这段花絮基本上都是访谈内容,接受访谈的有摄影师、配乐、剪辑、演员等人,时间是51分钟。虽然没有庞提柯沃自己的评论,但我们通过影片幕后人员和几位主要演员的回忆,还是能够感受到庞提柯沃对演员的把握、对电影的理解与掌握,都有着很深的功力。回忆其中多场拍摄细节时,为了让非职业演员快速进入角色,庞提柯沃非常有自己的一套办法。恐怕现在的导演们也在运用与之等同的方法,即协调现场演职人员,又使影片拍摄富有层次感。
第三张碟也是单独的花絮碟,具体内容如下:
◎阿尔及尔之战与历史
由历史学家、作家和学者谈论电影的历史背景,时长69分钟。
◎个案研究
ABC的记者对反恐组织官员的采访,除了谈电影本身,还有法国与阿尔及尔,基地恐怖组织、伊斯兰组织等,主要针对恐怖行为的探讨,时长25分钟。
◎1992年拍的纪录片《阿尔及利亚的归来》
这部分包括庞提柯沃在影片成功以后,接受电视台采访、在街头受到人民的爱戴、对底层民众的关注,以及影片在民众心目中的位置,另外还有一些较敏感话题的讨论,如女性、宗教、自由等,时长58分钟。
◎纪录片,讲述法国与阿尔及利亚之战的恐怖
片名是“最好的敌人”,导演帕提西克.拉曼,有较多历史资料图片,最后有阿尔及利亚之战时期的当事人的访谈,时长29分钟。
总结
记得片中有这样两句对白,法国军官充满疑问的说:“你们到底要什么?” 一位普通的阿尔及尔人民的回答:“自由。”对于这样一部有历史意义的深刻电影,简短的文字是无法表达清楚的,真正的东西,只有去影片里寻觅了。(红魔鬼)
|